快好知 kuaihz

国内首部NGO媒体工作指南问世

 (2008年11月25日 北京)由德国伯尔基金会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中国民促会)共同组织编写的《草根组织媒体工作手册》今日在北京问世。作为国内第一部专为非政府组织(NGO)编写的媒体工作指南,该手册印刷版免费赠送给全国各地NGO工作人员,同时推出的电子版供网上阅读下载。

 

这本32开大小、不足200页厚的手册共收入NGO媒体宣传工作成败案例20个,媒体工作小常识图表和贴士14个,NGO网站和博客地址近500个;并且向NGO推荐了热心公益事业报道的新闻媒体近80家,向读者推介了公布其2010年年底前项目计划的环境保护类、公益、救助、助学类、社会工作类、医疗服务类、残障服务类、NGO近30家。

 

“可以说,这是一本小而全的NGO媒体宣传工具书,旨在帮助那些刚刚成立的、各方面资源和经验不足的NGO,特别是NGO当中最基层、最弱小的一类,即所谓‘草根组织’来学会如何与新闻媒体接触、沟通、交流、进行长期的良好互动。”手册编写负责人、伯尔基金会项目顾问朱易说。

 

手册的酝酿和编写历时一年半,其间伯尔基金会和民促会共举办讨论会三次,反复征询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家NGO代表和50多位记者编辑和专家学者代表的真知灼见,经过三次大幅度的修改和无数次细微修改,终于成型,朱易介绍说。

 

“一方面我们要求手册的内容实用精炼,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它是一本外观可爱、携带方便、阅读愉悦的小书,一本对NGO工作者有用的书。”朱易说。该书配有近30幅漫画,以期突出重点内容,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配有励志名言近百条,希望给读者以灵感和启示。全书以轻型纸印刷,其重量低于一本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便于携带。以绿色为主的彩色印刷,强调草根的力量,并以此向读者呼吁珍爱绿色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

 

手册的封面区别于一般手册的枯燥乏味。苹果绿封面上,一副漫画抓人眼球。这是一棵大树,其左右各有一人正在给树浇水。左边男子看上去像是一位记者,右边女子看上去是NGO工作人员。他俩脚下各有一串脚印,来自不同的方向,意即他俩各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负有不同的人生使命。然而,他们听从了同一个召唤:即加强国人的公民意识,建立公民社会。所以,在历经长途跋涉之后,他们终于殊途同归,相遇相识,展开长期的沟通互动,共同致力于公民意识的提高和公民社会的建立。“这个小漫画的主题是:NGO和媒体共同浇灌公民社会之大树。”朱易说。

 

“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民间组织和大众传媒应该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支主力军。它们以不同的形式,直接与公众沟通,表达公众的意见,从而启发并倡导公民意识,而它们之间的合作产生的能力则更为强大和高效。”伯尔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梅凯灵(Katrin Altmeyer) 在手册的序言中指出。

 

这本媒体手册就是希望在媒体宣传方面给民间组织提供“实用可行的帮助”;手册从构思到付印就是一个民间组织与媒体紧密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她说。

 

中国民促会秘书长、NGO资深专家黄浩明强调指出:“建立民间组织与媒体的互动关系是提升民间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提升民间组织与媒体合作的技能,通过媒体客观真实报道,加深公众对民间组织的认识;另一方面,倡导媒体能作为民间组织的一个‘看家狗’,起着监督民间组织发展的作用。”

 

作为伯尔基金会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国民促会对于手册的成型和问世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手册编写过程中中国民促会发动和协调全国的NGO资源,对手册的初稿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待手册完稿后又组织手册的发布工作。

 

    黄先生和梅凯灵女士均表达了继续改进和完善手册的愿望,并且恳请民间组织和媒体朋友及网上读者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伯尔基金会和民促会。梅凯灵女士指出,之所以在出版印刷版的同时出版电子版,就是为了便于网民阅读,更便于大家以此为平台,对NGO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沟通这一话题展开长期的讨论,对手册做及时的修改。

 

    手册作者梅月系自由撰稿人,拥有六年国内外新闻报道工作经验和11年在大公司和民间组织从事媒体宣传、公共关系的工作经验。

 

    据悉,目前我国共有至少300万个NGO(又称“民间组织”),他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活跃在环保、慈善、维权、扶贫、民生、医疗、儿童、性别平等、残障服务、教育培训、乡村建设等各个领域上,日益成为与政府和市场相并列的“第三部门”。

 

 

 

伯尔基金会机构简介

 

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是德国的六个政治基金会之一。它与德国绿党联系紧密,但是一个法律上和思想上独立的机构。

伯尔基金会目前在海外设有25个办公室。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理解是伯尔基金会的行动目标。伯尔基金会的核心工作是在全球推行政治教育,推广民主参与,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性别身份、不同政治观念之间的人们更好地相互了解,并号召公众参与政治、保护环境、提高公民意识和性别平等。

伯尔基金会北京办公室成立于2005年,主要合作伙伴为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同时,基金会还与中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民间组织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在以下领域开展项目:环境可持续性,公民社会,全球化和性别问题。

 

中国民促会简介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中国民促会)是一个全国性、非营利性、联合性、自愿结成的独立社团法人。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事业,截止到2006年12月底,中国民促会已经与160个国外民间组织和国际多双边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已有19个国家或地区的77个国外民间组织和国际多双边机构通过中国民促会向我国共提供了3.3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援助。项目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0个区县。

 

促进公民社会发展,为中国的民间组织,特别是基层民间组织提供一个交流、沟通和支持的平台是中国民促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中国民促会在关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和能力建设的同时,努力扩大同国内外政府、企业和研究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渠道,更加关注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

 

媒体联络

朱  易  德国伯尔基金会媒体项目经理 010 66154615转106,13520033390,

       zhu.yi@boell-china.org;

张曼莉 中国民促会培训部主任 010 64097888转615,13120209759,

zhangmanli@cango.org。

 

电子版下载

www.boell-china.org

www.cango.org

 

 

- 完 -

该书电子版本站下载地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工作指南  工作指南词条  问世  问世词条  媒体  媒体词条  国内  国内词条  NGO  NGO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