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第11期公益中国沙龙在北京利智康复中心举办

   2010年1月23日,主题为“携手利智,践行责任”的第11期公益中国沙龙在京举办,本次沙龙由北京市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企业公民研究中心、公益中国网联合主办。

 

 北京利智康复中心肖培林主任致辞。

中央财经大学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王再文教授在主持公益中国沙龙。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NGO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并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曾有人这样描述“从全国残障领域的NGO活跃程度来看,目前还处于‘落寞的奋斗’阶段,作为残障领域内的NGO,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现状让人尴尬。”10年来,尽管是“落寞的奋斗”,但利智康复中心始终坚守“协助智障人士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宗旨,为全国各地的智障人士提供专业化服务,根据学员的能力水平和具体需求,分别开展侧重点不同、互为补充的服务,目前开展的服务有学前教育、日间活动、托养、职业康复、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性就业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论坛”秘书长景朝阳博士认为NGO应该保持其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中国企业家档案》常建功总编认为NGO也要包装,企业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利智是残障领域NGO中的一员,残障领域NGO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利智身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与反映,利智面临的困难与困惑也是这个领域里的机构所共同面临的。利智及整个残障领域都希望得到社会更多的了解、关注与支持。

 

北京利智康复中心学员表演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第11期公益中国沙龙在北京利智康复中心举办。

 

利智成立于2000年8月31日,近10年来服务了600多名学员,近500人已经回归社区,有六七十人正式就业。然而,自2005年以来,利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9年,仅盈余1万多元。利智康复中心肖培琳主任说,我们是勒紧裤腰带做公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继同教授认为民办非企业的提法本身就存在问题,政府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红色助残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顾宁珂主任表示,政府已经规划了残疾人培训专款,但政策有了却没执行到位,以致于像利智这样急需培训经费的助残NGO资金短缺。面对这一现实,NGO如何采取合适的方式生存?《中国企业家档案》常建功总编认为,NGO也要包装,要将好的形象、好的项目亮出来,与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对接上,企业家也非无原则、无差别的慈善,NGO要有与该企业慈善方向相关的项目才能更容易得到资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论坛”秘书长景朝阳博士认为NGO应该保持其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不要在政府、企业面前迷失,NGO尤其要注重自身的“内功”修炼,唯如此不能获取外部力量的支持。中央财经大学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王再文教授表示,长大成人后的企业应该与利智这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项目对接,担负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吴江副教授、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助理余超、泰乐志愿组织田坤律师、《知音》杂志副主编阚娟、《人民政协报》记者高志民等爱心人士也积极献计献策,探讨、支持像利智这样的民间助残机构如何发展。

公益中国沙龙发起人艾若(左)向利智康复中心肖培琳主任(右)赠送公益状。

 

公益中国沙龙适时将关爱残障、践行责任的大公益理念广而告之,公益中国沙龙发起人艾若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助残公益事业中来,从了解、关注,再到支持残疾人福利事业。携手公益,合作共赢;和谐社会,残健同行。 

 

北京利智康复中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利智  利智词条  康复中心  康复中心词条  北京  北京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沙龙  沙龙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