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公益机构就业潜力待开发

        在中国,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空间究竟有多大?

 

  2009年9月16日正式发布的《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下称《报告》),通过数据对此进行了测算。

 

 

 

  截至2008年底,中国登记注册的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已有41.4万个,以非正式登记的方式存在的草根公益组织大约75.9万个,此外还有25万个组织没有登记。若按每个组织7名员工估算,则有超过1000万人在社会公益机构实现就业。

 

  《报告》对中国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能力进行了粗略计算,指出中国的慈善组织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容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和专业人士。但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公益机构创造的就业机会可占非农就业岗位总量的10%。即使按《报告》1000万人的粗略估算,对比中国近3亿人的城镇就业数量,中国这一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依然偏小。

 

  “要吸引大量的职业化、专业化的人才进入公益慈善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在报告发布会上说。

 

公益事业人力短缺

  《报告》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最能吸纳就业的是社会服务业,尤其是残疾人服务和老年人服务。非营利性组织在这些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统计显示,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中国总人口数的6.34%。然而,医疗服务、康复训练的相对滞后,残疾人的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报告》显示,仅有12.53%的残疾人接受过救助或扶持。

 

  老年人服务更是处于极度短缺状态。《报告》显示,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各类功能受损,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和护理。而需要护理的老人未被满足的需求高达86%。

 

  《报告》的作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指出,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服务当然需要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安排,但以非营利组织的方式推进就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的就业,也将是解决中国社会服务业供不应求、处于短板状态的重要政策。

 

  具体到每一个社会组织,其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当旺盛。杨团指出,慈善工作的专业技术性越来越突出,无论是募捐、统计、项目设计、资源分配、财务管理、组织人事、志愿者培训、慈善传播、慈善评估、慈善监督等,都需要具有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而清华大学NGO研究所2000年的一项大规模调查数据显示,NGO员工的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和大专为主,员工中来自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转岗、分流、离退休人员较多;人员构成专业化程度较低,并且优秀人才向企业或国外机构转移的流动率较高。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在发布会上说:“我们慈善队伍很需要一批文化素质高、有专业知识的、年轻的慈善工作者。”

 

供需错位存瓶颈

  公益事业求贤若渴的同时,却有上百万有着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大学生为找工作焦头烂额。这意味着供需双方间实现对接,并非易事。

 

  2009年8月14日,一场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在京召开,百余家社会组织在自己的展台上方贴出了“绿色小手”的标志——这表示他们需要招募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场上人头攒动,咨询者为数众多,真正登记求职的人却寥寥。

 

  “做一段时间志愿者还行,但我不可能把它当成一辈子的职业。”大学生小王是个热心公益的人,可他从未想过要将公益作为职业,“家里人希望我能有份稳定、体面的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小陈则是全班惟一进入NGO工作的应届生。“北京生活压力太大了,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以金钱为导向,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很高的期望,以及较大的同侪压力,一些有着公益意识的大学生都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选择。”梦想成为“青年创业导师”的李开复告诉《财经》记者。

 

  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调查数据,2008届高校毕业生中,仅有1%的人选择进入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工作。

 

  “想要从事公益的大学生面临的矛盾,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他们不能喝西北风。”徐永光分析。

 

  不少专家指出,第三部门普遍待遇较低,激励机制亦不完善,严重阻碍了人才的进入。而因长期受资金短缺的困扰,多数NGO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组织能力建设,整体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也难以得到提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公益机构就业潜力待开发  中国  中国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潜力  潜力词条  就业  就业词条  机构  机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