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思宇在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接受专访

刘思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青少年爱心大使”、世界自然医学组织健康组织促进会注册会员、SIPChina社会创新俱乐部(Social Innovation Park)会员、“记忆健康360工程”记忆健康大使、社会企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会员……现在的他,正就读于山东工商学院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

 

大二学生有着七年防艾路

 

今年是刘思宇来烟台读大学的第二个年头,也是20岁的他从事艾滋病预防和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的第七个年头。

 

初次见面,你很难将这一大堆“重量级”头衔和眼前这位彬彬有礼又稍显瘦弱的男孩联系在一起。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作为联合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青少年爱心大使”的刘思宇比往常更加繁忙,因为此时的他正带领着由他创办的“思宇责任社会”和烟台市疾病控制防疫中心进行一项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活动。“我觉得对别人的帮助有两种,一种是在你跌倒的时候,扶你站起来;而另一种则是想尽一切方法,不让你跌倒受伤,而我想做的就是第二种。”说起做公益,刘思宇的脸上显现出同龄人少有的真诚和稳重。

 

防艾路上步步艰辛

 

“当时就是觉得成为佩戴红丝带的志愿者很光荣。”说起那段往事,刘思宇也被自己“幼稚”的想法给逗笑了。当

 

时年仅13岁的他,看到电视上那些志愿者们佩戴着红丝带,行走于各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但真正与艾滋病防治结缘,是因为多年前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位怀疑自己患艾滋病而终日生活在恐惧中的“恐友”。“当时,那位男生竟然因为过度恐慌,一个月瘦了近20斤。”作为朋友的刘思宇觉得非常难过却又爱莫能助。随着与这类群体的接触日益增多,刘思宇发现生活中对防艾知识一无所知的“恐友”很多,为了帮助他们,刘思宇便开始自学艾滋病防治知识,并对“恐友”进行心理疏导。

 

当时,在读高中的刘思宇常利用周末时间在街道上散发由他自己编辑整合的关于艾滋病防治小知识的传单,并只身前往西双版纳等少数民族村寨开展禁毒防艾宣传,免费向当地居民派发安全套和宣传折页。

 

2008年7月,刘思宇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授予“携手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爱心大使称号。同年7月,刘思宇代表云南到上海参加颁奖大会,接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的“参与式方法培训”,成为培训会场上年龄最小的成员。

 

“只要有人需要帮助,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2009年9月,来自云南的刘思宇成为山工商的一名新生,虽然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可刘思宇的防艾之路却在他的坚持下,一直稳步向前推进。

 

去年,刘思宇在大学里自筹项目资金,建立起“思宇责任社会”这一公益团队。今年3月21日,在烟台市疾控中心的支持和配合下,刘思宇在疾控中心对来自山东工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大学和鲁东大学的三十余名志愿者进行了防艾“参与式方法培训”和“同伴教育”,形成一个参与式工作坊。

 

刘思宇说:“因为艾滋病在大学校园里,目前仍是一个敏感的词语,想要真正地从事防艾的公益活动,志愿者们本身就需要进行‘脱敏’教育,让他们能以一颗平常心去了解相关的知识,进而去帮助需要我们帮助和关怀的人。”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也只是个普通的20岁大男孩,会想和朋友一起去运动场,也会想和自己喜欢的女生一起逛街聊天。可是,当我想起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帮助,我就会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

 

采访即将结束时,刘思宇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表达了他从事防艾知识宣传和其他一切公益活动的心境。“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将被海水

 

冲到沙滩上的鱼,一条一条地送回海里,别人就问小男孩,‘到底有谁会在乎被水冲到海

 

滩上的鱼呢?你又能帮助多少鱼呢?’小男孩低头继续将鱼送回海里,静静地说‘只要这条鱼在乎就足够了’。”

 

 

原文链接: http://jcld.shm.com.cn/html/2010-11/30/content_2569625.ht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艾滋病  艾滋病词条  专访  专访词条  接受  接受词条  世界  世界词条  
公益

 个人冠名,引领慈善“集体舞”

3月1日,江阴市慈善总会正式向社会推出“个人冠名慈善基金”,任何市民只要捐出1万元,就可以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慈善基金的机会。江阴,也由此成为继南京、苏州、启东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