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益慈善业首次出版“入门”指南

  在京做公益慈善有了入门指南。昨日,由北京市民政局、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组织编写的《慈善公益组织管理流程指引》正式出版发行,这也是我国公益慈善业首个行业标准。

 

  近年屡现善款被截留

  对于尚处于蓬勃萌发期的公益慈善事业和慈善公益类组织,我国仅有民政部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等法规性文件,进行原则性监管。

 

  慈善公益组织在善款募集方式、救助对象确定、资金使用监管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相对随意。因疏于管理,近年来也屡现捐赠者善款被截留挪用等不良事件。

 

  捐赠明细应在媒体公示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百灵介绍,《指引》正是针对慈善公益类组织规范运作的管理流程。《指引》结合目前北京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详尽描述了这类组织从创办到运行过程中的9大环节,共计146个具体实施流程的规范化模式,并配有相应流程图表,图文并茂。

 

  这本厚528页的《指引》,描述了善款募集、捐赠、使用全过程。具体实施公益项目的慈善组织,须与捐赠人保持随时沟通,确定捐赠人意愿、具体捐赠数额,捐款何时到账,以及受助人何时得到捐助。

 

  对于具体公益项目,《指引》规定,项目接收的捐赠资金明细,还需由接受捐赠的公益组织,写出《资金筹集公示稿》,在媒体发布,向社会公示;同时,定期以信件和电邮方式,发送给捐赠者。

 

  目前,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有100余家。

 

  北京市民政局慈善工作管理办公室主任程立岩介绍,《指引》,尚不具备强制性的法律效力,也尚无计划与慈善公益类组织的登记门槛挂钩。

 

  - 解读

  1

 

  善款捐赠人如何了解捐款使用情况?

 

  市民政局慈善工作管理办公室主任程立岩:慈善组织在每个公益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信息公开、透明的规定,也是出于维护捐赠人关系的需要,应定期将项目运作进度信息,比如款项的募集情况、受助对象的情况,受助内容等等,制成《项目信息公示简报》,即时寄送给捐赠人。这个“定期”的概念,根据《指引》的提出规范,应尊重具体捐赠人的具体要求。

 

  2

  公众如何了解公益项目是否善款善用?

 

  程立岩:《指引》要求,每个有信誉、注重品牌培育的慈善组织,在完成一个公益项目后,制作《项目公示简报》,在网络上(可以是该组织的网站或主页),公示项目的具体运作情况和财务支出状况,比如募集到的善款一共救助了多少人,救助方式、时间,以及善款是否有结余等。

 

  此外,慈善组织的年度报告和年度审计报告,也应通过网络或大众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和质询。

 

  3

  要成立慈善组织是否会增加申请注册难度?

 

  程立岩:这部《指引》仅是一个慈善行业的规范,不具法律效力,没有强制作用,目前也没有计划和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的申请注册条件挂钩,因此不会抬高慈善组织的成立或生存“门槛”。对于现有慈善公益组织,《指引》仅是从运作流程上予以规范,不以组织的规模来界定,即使是只有几个人的草根组织,只要每个公益项目的筹备、实施公开、透明,项目内容对特定对象有帮助,能产生积极社会效益,民政部门就会给予扶持、鼓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慈善  慈善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入门  入门词条  出版  出版词条  指南  指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