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无成本的慈善不可持续

 

       近日,浙江金华慈善总会的分支机构、网上慈善平台施乐会探索的“有偿社工”模式,即“每个社工可以从每笔捐款中最高提成15%作为报酬”,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网民斥这一规定为“骗捐”。于是,以12名员工在4年多时间里募集了2364万元善款的施乐会被引入了舆论旋涡。

  该模式简单说来,就是两名社工一起走访受助对象,进行初步核实后,先行垫付善款。然后把受助对象的照片和证明需要救助的证据等公布在施乐会平台,进行网上募捐。比如,施乐会工作人员垫付了900元,共募得善款1500元,那么,超出垫付部分的600元,再扣除走访所需经费,就是社工的报酬。施乐会会长方路解释说,报酬“最高不能超过15%”,捐款完成后,社工直接提款到自己的账户;而如果完不成计划募捐的金额,就由社工自己负担。

  暂抛开需进一步完善的诸多关键具体细节,对施乐会的争议,反映了中外现代慈善理念的冲突,或者说是传统慈善与现代慈善的冲突。

  目前,公众不认为或者还没有意识到,现代慈善是一个专业化的行业,需要大量专业人员来从事筹款、组织管理,传播和倡导理念,也没有认识到现代慈善从业人员其实从事的是大量专业技术工作,包括对老年人、残疾人的专业护理,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咨询等。由此导致的客观结果就是不允许慈善组织专业化,不允许慈善组织与商业合作。而在美国,经过了百年发展,慈善行业总价值已达到GDP比重的5.5%,慈善组织员工薪酬收入已占到年度薪酬总支出的9%左右,超过大多数传统行业,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现代慈善已开始起步,现代慈善事业需要志愿者广泛参与,更需要专业从业人员的加入。吸引专业人员加入的前提就是给他们一份有尊严和体面的工作。在美国,一个治理良好的慈善组织,行政成本大概占总支出的20%~30%,筹资成本通常占到筹款总额的20%~40%。行政成本除了被用于支付工作人员的薪酬外,可能还包括高效的物流、会计或采购系统,以及对花钱进行严格的评估。筹资成本包括用于聘请专业筹资公司进行筹款的费用。

  而国内目前还停留在10%的行政成本太高的争论中,其实这个比例不是高了而是太低。从国际惯例来看,只要成本控制在一定比例内,公众更加关心的是如何高效花钱,如何提高项目的执行效果。正是这些基本理念,促成了慈善在英美等国家成为一个行业,也使得从业人员获得了尊严和价值。

  目前我国公众对于慈善需要成本这一点还较不理解,这使得慈善组织常陷入财政危机,行业专业人员匮乏,反而不利于行业发展。

  据2010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NGO从业者的薪资在2000-3000元段最为集中。无固定收入和月薪资在1000元以下的占到18.4%,近四成机构未给员工上社会保险。NGO离职的人中,只有不到三成的人继续在公益领域(其他公益组织23.8%或公益创业4.6%),七成以上的进入了政府(17.7%)、事业单位(16.2%)或企业(37.7%)。”

  从国际经验来看,包括员工工资、筹资成本等费用,虽然不直接捐赠给受益群体,但却是保障公益组织健康发展,进而保证受益群体最大利益的关键成本。在美国,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已高于私营部门的工资,一个资深的募款人能够拿到年薪50000美元以上,水平基本相当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薪资。正是这些我们目前还不太认可的成本,孵化了慈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施乐会一事的广泛讨论,一方面反映出目前公众对于慈善组织信任普遍缺失这一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媒体参与进来,通过沟通公众、慈善组织和学者,使这种争论变得更加富有建设性,很多现代慈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为大众所接受。随着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介入程度越来越高,加上媒体的推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是能够建立起来并为我们每一个个体服务的。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究部主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无成本的慈善不可持续  无成  无成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不可  不可词条  持续  持续词条  
公益

 李健:中国慈善立法的进程

民政部是承担了我国慈善事业法的起草工作,这一项工作是最早在2005年7月推出来,就是由民政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提出这种建议,2006年开始国家慈善立法的项目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