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进城务工人员生态调查:六成建筑工不愿留城市

12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在京发布《民工生态:2013中国人本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损较为严重,超六成建筑工人不愿长期在城市发展。

 

超半数打工者遭欠薪

 

《报告》显示,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损情况较为严重,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曾有过被拖欠工资或加班费的经历,有28.77%未能享受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有21.03%曾遭受工伤却未能得到及时赔付,有18.09%曾因身份问题受到区别对待。

 

进城务工人员在维护权益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司法机构(劳动调节、仲裁及法律诉讼)和政府部门(家乡及打工所在地行政机关),选择媒体、非政府组织及各级团组织帮助的很少。

 

对此,报告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宝元表示,这说明多方力量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损的问题上尚未形成合力,亟待系统整合。

 

超六成建筑工人不愿留城市

 

在此次进城务工人员生态调查中,调查组通过北京小小鸟打工热线组织了“千里万名建筑工生存状况调查”,样本来自北京、深圳、沈阳等9个城市。

 

调查显示,建筑工人作为高危弱势职业群体,往往以合法或非法的劳动派遣方式被雇佣,近三分之二的建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70%以上没有接受过定期体检,75%没有休假日,大部分每天要工作10-12小时;近半数建筑工人按年度发放工钱,且欠薪情况普遍。

 

《报告》还显示,超六成建筑工人不打算长期在城市发展;其中,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建筑工人群体愿意长期留在城市发展的比例最大,占37.4%;其他稍高收入群体,其留城意愿反而降低,约为27%。

 

对此,小小鸟打工热线负责人魏伟分析,这可能是由于低收入群体打工生涯刚刚起步,对收入提升和未来生活充满期待和憧憬。而随着打工生涯延长,饱尝城市生活艰辛,愿意长期留城发展的愿望反而有所降低。

 

公益组织陷用人困境

 

此次《报告》还对进城务工人员民间公益组织进行调查。

 

《报告》显示,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民间公益组织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法律规范缺失导致的身份不合法、运营资金短缺、内部管理不善及志愿者稀缺,致使很多组织陷入发展困境。

 

为此,《报告》建议,在政府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公益组织自身应利用各方社会力量,多渠道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并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志愿者管理水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六成  六成词条  建筑工  建筑工词条  务工人员  务工人员词条  进城  进城词条  生态  生态词条  
公益

 分报告:明星与公益

摘要:“明星与公益”为《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6)》的分报告《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6)》得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持续资助,由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