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中国番茄制品供应链看代工农业背后的社会与环境风险

 

中国农产品出口多数都属于以原料或半成品出口为特征的“代工农业”。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排在欧盟、美国、加拿大、巴西之后,位于世界第五。虽然都为代工农业,不同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却各不相同。以茶叶为例,年出口近29万吨,只占全国茶产量的30%;出口平均价每公斤1.9美元左右,也远低于国内市场价格,茶农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敏感度相对较低。但鳗鱼、番茄酱、蘑菇罐头等,则属于高对外依存度品种。以鳗鱼出口为例,按活鳗计,我国目前年产量近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6%,内销数量只占总量的10%左右。此外,我国年产蘑菇罐头30~35万吨,内销比例只占年产量的15%~20%;番茄酱的内销比例仅为5%。

 

社会资源研究所认为,应从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和经济效益两方面来考虑代工农业中高对外依存度农产品存在的合理性。《代工农业》报告选择了番茄制品供应链为切入点,以探寻这一类农产品对中国粮食安全、农户生计和加工企业利润的影响。

1)是否会影响主粮自给率?

 

1990-2012年间,中国主要农作物的自给率呈现快速的下降趋势,其中小麦、稻米两类重要

的口粮作物,自2007年后开始需要通过少量进口来满足本地消费需求。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提供的公开数据,2010年中国谷物耕地占农业用地的比例仅为21%,远低于亚洲的韩国、日本和印度。

 

要提高谷物种植面积,就需要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为口粮种植释放出可用耕地。此外,根据世界粮食首脑会议(World Food Summit)1996年对粮食安全做出的定义,要求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人都能获取充足、安全和有营养的食物”,仅仅实现口粮作物在量上的自给,中国仍然处于粮食“不安全”中。如何保障中国公民的“粮食安全”,首先需要对这些高对外依存度、主要满足国外消费者的农产品做出评估。

 

2)是否能够为农户和本土企业带来可持续的利润?

 

报告以中国番茄酱出口行业为切入点,分析加入国际市场的农户和本地企业是否能从中获

利,从而为代工农业的经济合理性寻找依据。调查发现,在行业内部存在的社会-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 圈地引发的农业生产效率下降

大型加工企业通常需要面对上千个供应农户,考虑到国际采购商对质量追溯体系的要求,以中粮为代表的农业食品企业提出了全供应链管理模式,从农户手中租赁耕地自行种植,再雇人从事日常田间管理。此种模式的弊端在于,高对外依存度的农产品受国际需求的影响较大,当市场价格跌破预期,企业便会减少加工量来削减成本。虽然企业会通过3-5年的短期合同来避免价格风险,但由于过往几年番茄制品的国际采购价一直低迷, 为了降低耕地产量,加工企业采取了粗放管理方式,或者将租赁的耕地二次承包出去,有的耕地则直接抛荒。部分龙头企业在单个地方的土地承包规模即以20万亩(13,400公顷)计,一旦形成低效率的耕地利用模式,对国内的粮食安全保障将形成挑战。

 

2. 供应链中利润分配极不合理

在过去3年中,中国的加工番茄种植者,以及加工企业普遍处于生计难以维系的状态。无论是丰收还是因天气原因导致歉收,种植者的利润都极为有限,从而导致了一些农户自杀和冲突事件的发生。对于国内的加工企业而言,人民币兑美元和欧元的持续升值,也直接削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种植者、加工者和品牌商的利润分布,以及风险共担,是决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欧美品牌企业在持续盈利的同时,中国的种植者和加工企业却处于破产和亏损的边缘,这并不符合亨氏、联合利华等品牌商信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长此以往,品牌商将会失去质量可靠的原料供应者。

 

综上所述,报告认为:

 

1.政府需要评估高对外依存度的农产品与主粮种植的竞争关系。除了考虑为本地农户所带来的收益,还需要考虑耕地、水等资源的耗费。根据评估结果,政府应考虑是否为农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性政策,以鼓励更多的粮食种植。

 

2.欧美品牌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做到与农户、加工企业共担风险,以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品质。

 

3.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耕地已经在逐步流转,将形成以家庭适度规模和个人/企业大规模种植为主的经营模式。加工企业将有可能真正通过订单来约束和保证原料交易行为。因此,加工企业需要为即将到来的转型阶段做好准备,而非盲目介入到原料种植环节,以高额成本管理种植基地。

 

附件:《代工农业-中国番茄制品供应链社会和环境风险研究》(点击下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代工  代工词条  供应链  供应链词条  番茄  番茄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