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过半在京农民工称子女入学要缴赞助费

在北京近800万的外来人口中,绝大多数农民工都住在郊区城乡结合部。人们对城边村的印象往往是“脏乱差”,其背后却是政府公共服务缺位。

 

2014年1月17日,民间研究机构社会资源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名为《北京城·外人》的调研报告。其调研的29个流动人口聚居区,均位于北京市六环以内,常驻人口平均规模在3万,部分大型聚居区的人口总数超过了10万,其中外来人口比例均超过50%。

 

调研的受访者中,71%的人持非京籍农业户口,78.3%的人与直系亲属一同生活。他们在北京的平均工作时间超过六年,约有45.7%的受访者从事服务业,68.2%的受访者月收入不足2500元。

 

在最受关注的子女教育方面,60.7%的受访者期望子女能够在北京上学。虽然聚居区及周边地区一般都有公立的中小学,但仅有19.5%的受访者的孩子在社区的公办学校上学。

 

尽管中国政府反复强调人口流入地对流动儿童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子女只要提供相应证件也可进入北京的公立学校就读,但公立学校学位有限,52.8%的受访者表示孩子要想入读公立学校,需要托人送礼或缴纳赞助费。

 

教育之外,最让外来人口忧心的是住房。包括这些社区里的“老北京人”,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仅7.9平方米。其中62.1%的人租住平房,一个房间内的平均同住人数超过4人。

 

让他们最不满意的,是社区的环境卫生。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都认为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非常糟糕”;44.4%的受访者认为要增加清洁环卫人员,42.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需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

 

报告发现,聚居区内公共厕所的数量从三个到十个不等。多数厕所内外部清洁程度都极不理想。粪便处理不及时,有些厕所周边有人畜的粪便,有些厕所需要垫砖才能进入。

 

聚居区内较少见到垃圾箱,一般都是用水泥红砖三边围成的垃圾点。即便配备了垃圾箱,但由于垃圾量太大,清理不及时,并不起作用。大多数的垃圾收集点,往往要3到4天才会被清扫一次。,只有少数社区设有密闭式清洁站。

 

在污水处理上,一般都是在路面以下修筑排水沟。生活污水、餐馆饭店污水一般都没有处理,随着排水沟直接进入附近水系。下雨天往往出现排水不畅、污水漫过路面的情况。

 

面对居住社区公共服务短缺的情况,超过三成受访者认为外来人口没有享受到公平待遇。15.9%的受访者觉得社区公共服务部门态度很差或非常差。

 

调研报告指出,北京不断拆毁这些聚集社区,但只是将聚居区从地理上不断挪出北京市核心地区,聚居区所面临的公共服务缺少的问题将一直存在。北京市政府按社区内户籍人口的数量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显然不能满足社区内常住人口的需求。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晖临强调,尽管北京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并将人口规模的调控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但这并不能成为政府推卸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公共服务的责任的借口。卢晖临认为,在北京800万外来人口中,有相当部分的人有着长期、稳定的工作,他们从事所谓“低端”的工作,维持北京的运转,“北京不能用完劳动力即丢弃。”卢晖临呼吁,北京需要为有着稳定工作的常住人口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服务。

 

调研报告同时提出,在相应政策迟迟未能落地之时,需要在政府资源之外寻找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呼吁以NGO从事服务的灵活性、对居民真实诉求的理解,以及调动社会各界资源投入的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弥补现阶段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和专业人员的缺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赞助费  赞助费词条  过半  过半词条  农民工  农民工词条  入学  入学词条  子女  子女词条  
公益

 地方政府的爱心之困

    在一个集体主义的年代,爱心也被有效地整合进了政府行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计划体制威力在爱心上最为有力的展现 &n...(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