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个环保NGO的战略规划

 

        2008年4月,环保NGO自然之友完成了她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战略规划。之前的半年,自然之友的上上下下一边在做份内的工作,一边利用工作和闲暇时间参与制定机构的战略规划 。  

        在前后长达半年的战略规划中,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自然之友的未来,从理事会成员到一线的员工,乃至外部的会员等关注自然之友的不同群体,或是温和的建议,或是激烈的言辞 ,以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角度来审慎对待自然之友的战略规划。  

 

缘起  

        时任自然之友总干事的梁晓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做这次战略规划的理由时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自然之友和国内很多环保组织一样是靠项目来生存……项目来自不同的资助方,项目要求也比较封闭、各自为政,所以项目之间往往缺乏内在关联性,支离破碎。久而久之,就使得团队的工作理念越来越不清晰,使命越来越模糊。”  

        2009新年的某天,梁晓燕利用午饭时间,与笔者继续着这样的话题,娓娓道来自然之友战略规划前前后后的一些事儿。  

        除了机构的项目化运作带来的使命不清晰外,梁晓燕还提到,“自然之友之前的宗旨,比较空泛,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提炼,而且当时制定的时间离现在也有十几年了。”这也是自然之友要做战略规划的缘由。此外,近几年自然之友总干事的职位一直空缺(由副总干事来代理主事),在机构的主事人员不稳定的状态下,没有强有力的人员来协调机构各个部门的工作和树立自然之友的公共形象,也都成为了梁晓燕和自然之友的一个心事。  

        2007年8月,自然之友重新改选理事会,新一届理事会的第一次会议决定,自然之友要做战略规划,其目的就是要重新找到自然之友的定位和工作目标。在可供选择的三家战略规划服务的机构名单中,自然之友选择了倍能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倍能中心)。该机构的前身是美国Pact在华代表处,后注册成专门为推动本土NGO能力建设的非营利机构。NGO组织能力建设专业机构倍能中心的加入,更凸显自然之友对这次战略规划的重视。  

        “倍能,作为一个外来的机构只是带进来一些新的理念、工作方法和程序,并以新的辅导手法来帮助这个团队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机构的问题,要把机构变成什么样子,往哪里发展,这应该由机构自己来决定。”倍能中心的张菊芳这样解释倍能在自然之友的战略规划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已经结束的战略规划,张还说道,这是自然之友自己的成果,不是倍能的。  

        战略规划中也有一个小插曲:由于副总干事李勇因身体原因而无法持续工作,理事梁晓燕“临危受命”,代理总干事一职并带领自然之友一干人等,将战略规划继续进行下去。  

        意外的事情不单单全是麻烦的。幸运的是,2009年新年伊始,总干事一职人选也终于敲定。此次战略规划过程中,自然之友邀请有意招至麾下的环保人士李波全程参与。李有过在环保NGO工作的丰富经历,尤其在对NGO的项目评估,以及项目策划与社会的需求上。自然之友的邀请,意在让他“深层次了解自然之友的过去和现在的挑战”,并参与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  

        李波在接受采访时也说道,“通过这个活动来认识这个组织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双方的合作意愿,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得以明确。后经过理事会的讨论决议,李波也顺理成章接受了自然之友总干事职位的聘请。这自是后话。也算是一个精彩的插曲。  

 

达成共识的过程  

        可能是第一次做战略规划的缘故,自然之友对怎么做战略规划并不太熟悉。参与自然之友战略规划全程的倍能专家张菊芳提及此处,很坦率道“人人都特别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欠缺一些程序,或者一些方法去形成这个团体里绝大多数都认可的共识。”  

        为使机构上下对战略规划有一个共通的认识,所以在倍能中心协助下,先是为自然之友员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非赢利组织管理核心知识培训,使大家对目前在国际范围内所认可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模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后来又对自然之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战略规划理念和程序方面的培训。在对“战略规划”有个初步的共识之后,自然之友就机构的内部和外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且“在不同层面、不同部门、不同成员之间进行了深层次的情感沟通,包括个人对机构的情感和整个团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在员工盛江华看来,感触颇深。她忆及在倍能的协调下,自然之友的员工很诚实,提到组织发展中的很多问题。  

        在倍能的参与式方法引导下,自然之友还对组织发展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在对机构未来发展方向和内部管理体系的建立方面,员工共同制定在14大类的148个指标,然后对这些指标逐一打分,最终汇成清晰的、有共识的评价结果。“这些指标的数量庞大是倍能中心在给其他机构做战略规划时所没有遇到的。”盛江华补充道。  

        此外,自然之友还确定了外部信息收集的11个方向,涉及到会员、受益人群、兄弟组织、资助方、媒体、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外部信息的收集,了解各方对自然之友的评价和期待,寻找自然之友在环保领域以及公民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  

        在外部信息收集中,自然之友邀请了4个同类的NGO的负责人,从自然之友的外部环境与自然之友的员工做了各自机构的定位分析和规划交流。这4家NGO有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陕西妇女研究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及绿色和平。  

        也就是在收集内部信息和外部资料的过程中,很多员工逐渐进入状态,有了对战略规划的清晰认识,也慢慢找到自然之友在环保NGO中的坐标和定位。如员工张伯驹在接受采访时说,大众对自然之友的公众形象的认知,基本还停留在圆明园事件那会儿。  

        “自然之友的优势是会员以及在历史中的一些作为,但在专业性、理念、媒体传播等不及其他NGO。自然之友在公众中的形象并不乐观,已经是一个弱势。”张回顾道。原因在于这些年环保大环境发生变化,新生的环保NGO反而能够在其中积极找到发展的路径,并迅速成长起来,如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对水危机的关注,以及他做的水、空气污染地图。  

        时任代理总干事的梁晓燕也反映,正是内外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过程,大家对自然之友的机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段过程,不仅让自然之友的员工、也让她很受益。  

        在谈到政府对自然之友的外部环境反馈时,梁说她没有料到他们 给自然之友的反馈信息非常的积极,对自然之友的期望也很高,他们希望自然之友能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离开自然之友的老员工,对自然之友的反馈意见也非常有价值。自然之友的资助方同样也希望自然之友更有行动力,并对项目设计所要回应的环境问题要更有针对性。这些外部环境给出的信息,都在推动自然之友做出改变。  

        对机构的内外部信息收集阶段结束后,全体员工与理事在此基础上利用SWOT(优劣势和机遇挑战)分析工具,对当下的自然之友所处的背景进行全方位的头脑激荡,并从不同的角度,引出自然之友在做战略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环境保护的大形势和参与的各方力量都在发生变化,自然之友在其中,做什么,不做什么,最迫切的需求和期待是什么,应该切实地回应。”梁晓燕回答。把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和期待搞清楚,结合自己的长项来确定目标,这个机构内部和外部寻求共识的过程是一个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有时这个过程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战略规划的结果。  

        对战略规划共识达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讨论。笔者尝试在本文花上较长的篇幅,希望通过最终达成的战略规划共识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反映出自然之友在战略规划后做出的机构定位和方向。  

        期间,参与战略规划的员工和理事会成员等其他与会者,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对信息的充分了解程度不同、对战略规划理解不同、或对机构的认识深浅不同等,所以共识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同样也会到出现“内部因意见分歧而争吵得厉害”的场面(《绿叶》中梁晓燕语)。  

        在接受简报采访的对象中,他们无一例外都认为“会员与组织的关系”以及“项目与机构使命的联系”等话题,是他们在内部讨论过程中,是花的时间较多,讨论也较为激烈的。对此,梁晓燕回应这些议题也是自然之友很基础性的问题。  

        张菊芳对自然之友的战略规划给出很好的评价,说,“在所有达成共识的内容中,从自然之友注册时采用的机构宗旨,到形成适合机构目前发展阶段和新型管理理念的愿景和使命描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对愿景和使命的重新探讨和整理,为自然之友制定清楚的战略规划目标、对不同类型项目的整合,以及部门的重新划分和调整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之友的整个团队表现出了很强的勇气,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从心灵深处挑战了自己一次。”  

 

会员是服务对象,还是可动员资源?  

        自然之友除了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民间环保机构之外,它与其他环保NGO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还是“一个以会员为基础的环保组织”。  

        随着环保机构的团体专业化、职业化趋势,自然之友的很多工作慢慢由专职的工作团队来实施完成。而作为组织的基础——“会员”却在近些年自然之友的工作中,日渐与专职工作团体分离开来。  

        “这是一个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两部分(会员与专职团队)变得越来越没有关系。”那么这时,“你又怎么说你是会员制的组织?”换言之,就是机构在有了专职团体后,如何去发挥会员的参与性与主动性的问题。  

        首先会员在组织发展中是如何定位。这其中涉及很多方面的讨论,包括会员是“被组织者”还是“能动的行动者”?如何激发和保持会员的能动性?自然之友是继续为会员服务,做会员的“俱乐部”,还是调动会员资源,为会员的环保行动提供各种支持?等等。  

        会员如何定位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自然之友在针对自身的“会员特色”而必须做出的回答和调整,即如何将会员参与到机构的专职团队的各个项目中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而不仅仅是“服务对象”。梁还补充道,虽然对会员定位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定论,但对会员角色的认识转变、以及今后自然之友的工作中会员所表现的参与性等还是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部门的调整变化  

        关于会员作用的讨论,也很快体现在具体的战略目标的制定上,即将原来的会员部部门取消,那么会员部原先拥有会员常规管理和组织会员小组活动的职能,也被拆分并整合其他部门。会员的常规管理,现在由行政财务部门来负责。而有关会员的参与、自组织活动的职能,则被并到新成立的发展合作部来主要推动。  

        取消会员部,这就意味着,未来更多的要把会员作为环保的行动者。而且自然之友为会员包括志愿者,提供渠道参与进来,而不是让他们等待“被组织”。  

        而合作发展部,除了要为会员提供参与项目的渠道外,也要根据自然之友的战略规划增添了一项新的功能:支持草根环保力量的发展,扶持其成长。这也可以说是,草根NGO对环保NGO历史最长的自然之友的一种期待。  

        此次战略规划带来的部门调整,除会员部外,原来的编辑部也被取消。编辑部,原先的工作主要是编辑《自然之友通讯》和各类环保读物,《中国环境绿皮书》是编辑部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经过调整,编辑部的职能拆分,分别纳入进新成立的“传播和公共关系部”和“调研部”里面。张伯驹介绍,调研部以后的工作将围绕绿皮书来开展。张伯驹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调研部的项目主管。调研部利用《绿皮书》搭建的平台,把围绕其周围的专家学者、媒体、社会舆论等资源动员起来,充分把环保事件的披露与研究,以及公民参与等有效及时的结合起来,推动环境公共政策的改善。如在两会期间,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供环保方面的议案。为弱势的利益群体代言,促进政策制定过程的开放与公平。  

        “编辑部的工作是封闭的,而传播与公共关系部的内容是把其他的几个部门纳入进来的,把自然之友的理念和公众形象进行传播,而原先的编辑部是没有的,也完全不能涵盖的。编辑部相对来说,是一个内部的工作,而传播与公共关系部则有很多的接口,接纳外面的需求。”梁对编辑部和传播与公共关系部进行了区分和界定。  

        教育活动部,除了原有的环境教育活动之外,更加强了与公众、社区的互动,着力推动公众将环保意识向环保的行动转变。同时,也将与有环境保护行动意愿的企业合作,推动“绿色选择伙伴计划”,影响企业的绿色行为。  

        自然之友不同部门的调整,是“按照我们战略规划,将新的工作内容与原有的工作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划分,每个部门的工作的职责也比较清晰,”从而避免原有部门之间的“扯皮”之事。  

        在未来的3~5年里,自然之友设定的三个战略方向,即环境公共政策倡导、基于改变公众行为的环保教育以及扶持民间环保力量。“原来的部门并不是以这三个方向来设立的,如果不进行重新的调整,扯皮的事情就会很多。”梁补充说道。  

 

项目向机构使命看齐  

        根据战略规划制定的战略方向,自然之友不仅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内部的项目也做了相应的改变。  

        自然之友这些年,“一个项目往往是随机设立的。”这些项目设立时并没有很好地与机构使命的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是社会大众希望自然之友在环保NGO中发挥的积极影响,而要求设立的一些环保项目。有些则是回应资助方的要求,像“羚羊车项目”以及“美境行动”等这些项目。这些老项目需要回应新的战略目标,如果不做调整,就会显得游离和“各行其是”。  

        梁解释,“这些项目的形式还在,但项目的内容变了,主要是按照战略规划对项目的内容做了调整”。这些经过调整后的老项目,“更多的偏向与公众的交流,倡导行动的改变以及社会动员。”  

        在对老项目重新做出调整的同时,自然之友也开始主动设计一些新项目,如“绿色伙伴计划”,邀请有环境保护行动意愿的企业参与进来,设计活动促使企业在不同层面上加入环保行动,不仅针对企业的环保行为,也包括企业的志愿者行动、企业的社区服务等内容。目前有6、7家企业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  

        梁晓燕说,“这些都是呼应我们的战略规划而设计的。”战略规划对设计和实施哪些项目具有指导性作用,“由于建立了共识,在后来讨论新项目时就没有太大分歧”。梁补充说。  

        此外,自然之友还设计类似“低碳家庭”这样的大型的公众参与项目,以及“绿色证券”、“推动公益诉讼制度”等长期的工作项目。这些项目的设计表明,自然之友正在积极向公众包括企业倡导层面努力推进,力图从环保理念和行为,对公众和社会环境政策施加影响。  

        总干事李波认为,战略规划帮了一个很好的忙,把机构的盲点找出来,机构的进一步发展需求也显得更清楚。接下来,应该是怎么很好地执行。”这对原先的工作团队来说,都一个很好的指引,有劲往一块使。   

 

继续  

        此次战略规划结束后,对于这家有了近15年历史的环保NGO来说,未来的三年他们将有一个更为清晰、更为符合机构的愿景、使命的战略目标。目前,有关此次战略规划的文件也在2008年末撰写完毕。  

        接受采访的员工和理事会成员,对目前自然之友通过的“愿景、使命以及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给予较高的认可和肯定。开始,落实文字上,大家就如何表述“愿景和使命”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认为简单好记,有的偏好生动感性……在张伯驹的记录中,关于不同的表述 就有十几种之多,足见成员对自然之友的期待,以及表达的踊跃。最终在理事会层面上,兼顾多方面的考虑,几易其稿,做出最终的表述。虽在董瑞祥理事那里看来,最终的表述还“不够简练,不够完美”,但他非常理解,也尊重了大家的决定。  

        与此同时,自然之友“愿景和使命”替换下原来的表述,出现在机构的宣传材料和网站页面上。 

        自然之友关于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可以说暂告一段落,但梁晓燕认为“战略规划触及到一些(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的共识,还需要时间。”后期的执行过程中,还将会提出很多问题,还需要进行回应。  

        其中,关于如何更能动的发挥会员作用,还需要慢慢尝试,力图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大家对会员是自然之友一个宝贵的财富”已经形成共识。也就是说,会员的作用和价值,已经被自然之友重新挖掘,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利用,以及如何在会员与工作团队如何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这点梁说,“还在操作层面,要找到一个方法。让会员源源不断成为自然之友的财富。”  

        如何将会员变成财富的方法,还在尝试。会员之外的问题,同样需要。当下,自然之友的眼光将放在“优先解决的事情”。这在新任总干事李波看来,首先让那些有过承诺的还没有结束的项目有质量的、如期的开展起来。在这些项目有效实施的同时,再从中寻找一些新的增长点。  

        即将迎来15岁生日的自然之友,她面临的挑战远不是一个战略规划就可以搞掂的,但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方向的清楚和目标的明确”,终究会帮助她继续前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个环保NGO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词条  环保  环保词条  一个  一个词条  NGO  NGO词条  
公益

 鸟巢演斗牛 暴力伤儿童

 据悉中国鸟巢将于国庆期间举办美式斗牛表演(牛仔竞技),根据新闻报道,我们发现: 牛仔竞技表演会给动物带来极大的痛苦,该表演项目中动物发生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