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在磨练中升华——感受惠泽人志愿者培训(图)

    

 

   

 

 

 

 

 

 

         培训已经结束10多天了,我的心里却依然不能平静,也许是源于那些多年来都没有过的感动和震撼。

老师与学员

        经过多次申请和沟通,终于获准参加惠泽人的志愿者培训,2009年4月17日,我和经过严格挑选的30多名学员一起相聚在成都。这次培训是由世界银行资助、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承担,在四川省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协调办公室的支持下开展的。同其它NGO的培训与活动一样——低调而简朴。

        一看报到册,再与学员进行接触,这才发现,这些学员都大有“来头”:有来自地震重灾区一线的志愿者,有国内知名NGO和国外NGO中国办(项目)的代表,还有不少草根组织的负责人和大专院校学生社团的骨干。既有来自香港的志愿者,也有来自甘肃少数民族的志愿者机构负责人。不少都有抗震救灾的亲身经历,有些还眼看着战友的牺牲而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们有爱心,有激情,有过血与火的经历,经受过生与死的考验。大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只有我和另一个机构的大姐超过40岁。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也是一个满怀希望的群体。我很庆幸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是一个人一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

        为我们培训的老师都比较年轻,但志愿者经历却不短,有些老师也是以志愿者身份为培训服务的。艳蕊老师的传奇经历,硕硕老师的大将风度,杨老师的授课技巧,“马牛”老师的亲和力、舒畅老师的笑容……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还有几位默默无闻地为培训服务的志愿者让我们更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志愿者,什么是奉献。

        培训方法很别致,大都是采用参与式方法,课间安排了很多互动式游戏和活动,新颖而独到。同时,整个班务的安排都让学员充分参与、自我管理,班主任和老师仅仅进行引导和督促。培训始终都贯彻着一种志愿服务精神。

无情的竞争

        培训一开始就很紧张,报道的当天晚上就开始了。通知书上也明确地告诉我们:40名学员经过两天的志愿者培训后,要经过筛选留下20名参加志愿者培训培训(TOT培训),另外20人将被淘汰。所以一开始大家都很努力。参训的学员大都是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和NGO的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然后回去提高他们机构的能力,这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进入二期的TOT培训便成了大家争夺的目标。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也许是后来的培训太紧张的缘故,我们居然对前两天的培训没有太深的印象。内容主要就是了解志愿者及其服务、公民社会与民间组织、志愿者的自我管理、志愿工作的基本技能——参与式工作方法和团队工作方法。结束后,除个别学员因为暂时没有志愿者培训需求而主动放弃参加TOT培训外,其他30余名学员通过民主投票、主办方综合考评等形式,于19日下午确定了TOT培训名单。入选的20名学员开始准备第二轮的冲刺,其余学员打点行装依依不舍地与大家告别。

        也许惠泽人并不完全是从经费的角度考虑才实行这个淘汰制,这种方法引入的竞争机制更能提高培训的效率。这也是给我们今后的志愿者培训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

严酷的TOT培训

        19号晚饭时间,一位学员神秘地告诉我们,惠泽人的TOT培训很“魔鬼”,大家都将信将疑,我也怀疑消息的真实性,因为地震后我们机构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大部分培训和活动,每次收获都很大,但却并没有感到有太大的压力。

        晚饭后,二轮培训开始,我们发现:从作息时间的安排、课程的设置、培训的节奏以至于活动的频率就与前两天大相径庭。班主任老师宣布:我们将用三天的时间完成已经将六个月压缩到七天的课程,其中分别有一个5分钟和15分钟的学员模拟课堂展示过关,过不了关的不予结业,培训是很“魔鬼”的,希望大家作好心理准备并努力完成。

——魔鬼训练开始了。

        20日开始,作息时间安排得更加紧凑:从上午8点到深夜11点,中间只有吃饭和短暂的休息,培训的气氛显得特别地紧张。由于内容较多,节奏很快,大家都绷紧了身上的每一根弦。20号上午,经过一个晚上的准备,每位学员进行一分钟演讲。一分钟,既不能超时,也不能缩短,从主题的确立、材料的组合到演讲的语气、节奏、肢体动作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一分钟下来,不少人都整得汗流浃背。而压力最大的还是后面两天分别为5分钟和15分钟的模拟课堂展示。老师要求我们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预演100次!20号的晚上,大家就紧张地准备21号的5分钟模拟展示,大部分人从晚11点多下课后就一直准备到凌晨三四点,温习课本、查资料、找案例、书写提纲、安排游戏或其它互动式方法,并且找人观看和点评自己的展示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大家准备都很充分,但在第二天的正式展示时,依然有几位同学首演没有过关,而不得不进行二次展示。面对22号的15分钟模拟课堂展示,大家更是不敢懈怠,21号晚上,大多数学员没有睡觉,通宵准备,多次预演,相互点评。我自认为算得上是一个老培训师了,每年要培训几千人次的农民和乡村干部,但对这样近似苛刻的培训依然感到巨大的压力。我抽到的题目是“参与的要素”,这个题目的内容很多,要在15分钟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好在我已经从事多年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深刻体会到参与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心里多少有些底,但在采取什么方式上面一直拿不定主意,与另一组一个抽取相同题目的同学讨论后也没有能够形成一致意见。深夜里,我一边在网上查阅资料一边苦苦思索。最后,我选择了安徽阜阳南塘兴农合作社农民参与政府土地治理项目的案例并结合我们机构近几年的项目实践进行分析。书写案例、草拟提纲、多次预演……到我认为差不多的时候,天就快亮了,迷迷糊糊躺了一会,早饭都顾不得吃直接从房间冲进课堂。由于每人需要15分钟,加上前面的准备和后面的点评,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15分钟的模拟课堂展示把20名学员分成了两个小组进行,每组10人,按照抽到的题目顺序依次进行。也许是太紧张的缘故,有些学员上去后就忘了台词,搞得手足无措,甚至还有女学员哭出声来;有的没有把握好时间和节奏,时间用完了课程还没有讲完或者讲完后时间还没有到;也有学员很从容地按质按量圆满完成展示。那天我头晕得厉害,虽然自认为准备得还算充分,但上台后发挥一点都不理想,细节上不能把握,马马虎虎完成任务。到这时,我才充分理解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含义。

        一整天的模拟课堂展示下来,人都快虚脱了,不少人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的。有人甚至靠在座位上就睡着了,老师们既心疼又无奈。大家强打精神彼此说笑着、安慰着、鼓励着。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们都感到:作为一个合格的培训师,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种必须经历的磨练。

        老师并不比我们轻松,每天晚上几位老师和为培训服务的志愿者都要为当天培训的效果讨论到很晚很晚。我们通过抽签把学员分为助教、纪检、娱乐、评估、后勤几个组,我是后勤组,每晚都要到老师们住的房间为熬夜的学员领取食品和饮料,只见他们一直都在讨论着、分析着。

感动与希望

        模拟课堂展示结束,在对学员进行综合考评的基础上紧接着就是结业式。几位老师分别对几天的培训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大家作为一个培训师需要学习的一些方法和注意的一些问题。后来就是大家轮流谈各自的感受,这个话题特别的煽情:老师为这几天学员的良好表现和默契配合以及学员身边的故事而感动,学员为老师的辛苦付出和师生间、同学间彼此的关怀与友谊而感动。好几位学员都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老师与其他同学含泪安慰着。几位为培训服务的志愿者在讲话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课堂上笼罩着一种近似亲人远离前的伤情。我并不是个很感性的人,但是那一刻我也只能别过脸去,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五天的时间里,这群有共同理想和志向的人通过惠泽人相聚到一起,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明天,他们将把自己的爱、自己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真谛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为更多需要帮助和关爱的人送去他们的温暖和热情。

        后来,大家围着一个圆圈,依次点燃手中的蜡烛,传递着希望的火种。烛光映红了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把大家的心紧紧地连接到一起。每人说一句话,虽然每个人都话都不同,但都传达了一种信念、一种希望、一种为他人服务的志愿者精神。

        颁发结业证的仪式很有趣:按照培训初期的安排,每位学员都作为小天使通过抽签确定自己的小主人,同时,自己又是其他某个小天使的小主人,但谁是谁的小天使和小主人却是保密的,大家通过贴在墙壁上的一个信封向自己的小主人传递礼品和关怀。在颁发结业证时,大家都闭上眼睛,由小天使把结业证送到自己的小主人面前,小主人和大家才一同睁开眼睛,鼓掌祝贺,然后大家又闭上眼睛,等领到结业证的学员到老师那里拿到自己小主人的结业证送到面前。依次进行,场面神秘而生动,课堂上掌声四起,笑语不断。碰巧的是,20位学员中,居然有两位女学员相互成了对方的小主人和小天使。大家一致称赞他们的缘分。

        这次培训,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人生观的洗礼。

        回到机构不几天,我们地方的志愿者协会成立了,我们机构的志愿者组织和活动也正逐步纳入规范化的管理。我们拟定了志愿者培训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信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将有益于我们的志愿者服务和志愿者组织的健康发展,并将有力地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通讯员 周文国 (秦巴山乡村发展研究中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惠泽  惠泽词条  磨练  磨练词条  升华  升华词条  志愿者  志愿者词条  感受  感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