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NGO也需要自律、监督和批评

        上周,在一个会议上,听到一位学者大声疾呼政府应该支持NGO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同时这位学者也指出"NGO有时候比政府腐败得更快"。他的这个观点都让身为NGO工作者的我深感震动。

 

        政府会腐败,这似乎已成常识,特别是当政府缺乏外部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时候、缺乏信息公开透明的时候。然而,公民社会就不会产生腐败吗?很多时候,NGO更缺乏外部监督和舆论监督,既缺乏监督机制,也缺乏监督的氛围,特别是当NGO头上顶着"志愿"、"爱心"、"奉献"等令人肃然起敬的光环,或者有着"弱势群体"、"少数族群"、"受害者"等令人同情的身份时,往往就更让人觉得不必要、不忍心对这些NGO或者NGO人士进行监督

 

 

        同时,很多时候NGO的信息公开公开工作也很薄弱,一些NGO没有章程、没有工作报告、没有财务制度。

 

 

        另外,NGO以及NGO工作者并非天然的道德高尚者,并非天然具备抗腐败的素质,在资源面前、在荣誉面前,NGO工作者不见得比政府官员拜倒得更慢。而且,并非仅仅官办的NGO如此。

 

 

        这样来看,无论从外部环境、内部治理还是自身素质来看,NGO的腐败都不是危言耸听。无怪乎那位学者发出上面的感慨。

 

 

        腐败问题是如此,推而广之其他问题亦然。NGO侵害员工、志愿者权利的可能性有之,侵犯服务对象隐私的可能性也有之,恶性竞争相互拆台的可能性也有之......

 

 

        NGO容易犯的种种错误,是我们每一个NGO都应该时刻警醒的。除了加强自律、制订自律公约、设立自律联盟之外,在缺乏监督机制、缺乏舆论监督的情况下,相互的监督和批评也是必要的。作为NGO人士,如果做不到"欢迎监督",至少也不能"排斥监督",如果做不到"闻过则喜",至少也不要"闻过则骂"。记得去年曾有一个NGO,制定了一个章程规定可以使用项目节余资金购买车辆、用房并可无偿赠送、转让,就是在NGO同行的批评监督之下才做了修改。这足以表明,NGO同行间的监督是有益的。

 

 

        谨此与NGO同仁共勉。

 

 

 

 

 

陆军,2009年3月9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NGO也需要自律、监督和批评  自律  自律词条  批评  批评词条  监督  监督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NGO  NGO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