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NGO的知识工作者,你被打鸡血了吗?

       前几天在NGOCN看到小伙伴们因为加班还是正常工作的事情碰撞出了不少的火花,甚至已经出现了伤感情到“刺痛”“误伤”和“触犯法律”的地步了。身为一个自以为的“知识工作者”,怀着对未来能不能好好继续“加班”或是“生产知识”的担忧,看来有些话不得不说。

       其实我挺同意嘉俊关于知识工作者的描述的,尤其是公益领域。我们都是怀着追求带着理念走到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别说下班时间,半夜睡觉做梦梦到该怎么工作都是常态,毕竟这是共同的目标。 所以“非营利组织必须改变管理员工的方式,从管理时间到管理绩效。” 确实是当下每一个非营利机构该思考的问题。等一下,我们说“每个非营利机构”都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可是“机构”不会思考,只有机构的“人”才能思考啊?那么到底是机构里的什么样的人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呢?根据嘉俊的原文,“任何人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的都是这个机构管理者”。

       每个人都是机构管理者,没错啊!我虽然可能不是机构的法人代表/执行理事,却是机构理念和执行目标的管理者。知识工作者也确实不会有下班的概念,毕竟人脑不是机器,想下班就把大脑一关,想“生产”知识一键开机知识的成果就能像水一样流出来,8小时之外有工作成果也很正常啊! 但是再等一下,身为机构管理者的我,为什么不能签个字让财务把未来半年的工资先发给所有人呢?因为我不是机构的法人啊!

       “机构管理者”和“机构的法人”这两个本来属于不同领域的概念,不知道在讨论的什么阶段,合体成了一个身份。嘉俊说机构管理者“需要对团队其他成员的绩效负责”所以应该坐班八小时。又说“管理者对自己有要求对工作内容有热爱”,所以加班是自愿的。机构/知识管理者选择不定时完成绩效,或者理直气壮的说“每分钟都在思考工作”都是合理的。但是这还是没有解决我为什么不能凭自己的签名获得发工资权力这个问题,也依旧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不能协商着让我的同事跟我一起加班到天亮。我对我自己的绩效负责,当然没有问题。那么这种“当你对着电脑的时候,其实我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担忧又是哪里来的呢?” 一个相对一致的工作时间“又是谁的需求? ” 工作能力有限的不免熬夜“又是相对谁而言? 最后,告诉我“要以成果来评估绩效而不是上下班时间”的又是谁呢?

       身为知识生产者,加班到几点是你的自由也是你的兴趣,但作为一个平时一直以机构法人身份出现、大家都默认你是机构法人的人,言行不仅代表自己这个“机构管理者”,也代表所在机构。如果我要应聘的机构告诉我“能力一般“、”想要不加班,真的很难”,这么高不可攀的机构我真的要严肃考虑是不是去应聘。我们讨论角色,要有责有权,光数责任鼓励大家做24/7不关机的工作狂,这似乎不像是一个好的机构形象代表哟~

注:双引号内文字引用自《NGOers,五点半准时下班,可能吗?》、《知识工作者,根本没有下班,那还谈什么“加班”?!》、《知识工作者,你就是老板!》,作者陈嘉俊。

 

※ 本文为NGOCN原创,作者:我是我。如需转载,请保留此声明及原文链接,并完整转载,注明:本文转自“NGOCN”,微信公号(NGOCN02)。媒体合作请联系gaofujun@ngocn.net。

原文链接:http://www.ngocn.net/news/362827.html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鸡血  鸡血词条  工作者  工作者词条  知识  知识词条  NGO  NGO词条  
公益

 湖南省慈善总会配比1000万带你...

许多年来,帮助边缘人群的“公益机构”,恰也似身处这个时代的边缘。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亟待远方的援手,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找不到好项目,普罗大众拿着钱不知道该捐给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