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陈乐丛:“公平贸易”的信使

       陈乐丛:上海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总干事。她探索新的产业链利益分配,以“公平贸易”的方式该提高手动劳动者的报酬比例,倡导“公平贸易”和“创意支持公益”的社会环境。她说,“公平贸易对我们而言太过于陌生,我的工作是普知,我是一名信使。”

 

       每一个到新家拜访的朋友,都会饶有兴致地观看陈乐丛的婚礼记录。

       

       这是一场特别的“公平贸易婚礼”。新娘是上海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总干事陈乐丛,新郎则是几家公益机构的顾问。他们的婚礼充盈着鲜花、美食和笑容,自然也与公益相关。

       来访的朋友们不太明白什么是“公平贸易”。陈乐丛也不着急解释。毕竟,让人们进入一个听起来陌生的领域,需要足够的耐心。

       做公益这些年,她早已懂得熟捻于心,也懂得水到渠成。

我们的婚礼

       “不要通过Ebey购买血汗工厂的婚纱,来买我们的公平贸易婚纱吧。”英国thinkfair时装公司的广告,打动了无数新娘的心。

       她随后将要创立的事业,公平贸易婚礼、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甚至是中国公平贸易知识的普及,都是从这里开始。

       三年后,2010年2月19日,香港南丫岛,他们的“公平贸易婚礼”美梦成真了。

       陈乐丛的婚纱由一位失聪的年轻女设计师设计,加工者是广州的外来“打工妹”。她送给丈夫的银质袖扣,则来自贵州凯里银匠的精雕细琢。

       南丫岛的酒店为他们准备了自助餐,食材悉数来自公平贸易产品。制作婚礼蛋糕的可可粉来自委内瑞拉,意大利粉、咖啡、果汁、蔗糖、巧克力等,则是从香港知名公平贸易品牌——“公平栈”处购得。

       婚礼自助餐的总花费仅6000元。

       亲朋好友们无不好奇而赞叹。陈乐丛则是笑着,与朋友们分享“公平贸易”的理念,就如分享新婚的喜悦。

       “公平贸易婚礼”在国外并不鲜见,人们在举办婚礼的过程中,会尽量使用公平贸易的产品,而这些原料产品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收购。这样,一个成功的婚礼背后,会有不少弱势的生产者享受到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对新婚夫妇也曾考虑在内地举办婚礼,或许这样,更是意义非凡。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香港。相比内地,这个更为开放的城市已在公平贸易领域有所发展,出售公平贸易产品的商店已经有二百多家,产品也有数百种。

       陈乐丛说,“至少,我没办法进口公平贸易的可可粉到内地来。”

“贸易,而非援助”

       或许有一天,内地的城市中也能出现公平贸易的餐厅、商店,也能买到公平贸易的糖果、咖啡、首饰和卡片。

       “这个愿望,可能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陈乐丛在这条路上走了三年,她没有回避中国当前的商业环境,“这既是公平贸易的障碍,也是我们努力的原因。”

       中国重新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长期以劳动者“低尊严”的形式获得高发展。一方面,部分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收入在贫困线之下;另一方面,他们一旦进入市场,也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劳动力价值难以合理体现。

       “劳动力价格高还是低,这应当是市场调节的。”陈乐丛说,“但我们通过分析产品利益分配发现,同一产业链上,各职业甚至有十几倍的收入差距。”

       这一结果,导致了中国社会明显的贫富差距,这个市场体系也一定存在问题。但谁有话语权,谁在制定游戏规则?一定不是处于“最低层”的他们,农民和手工业者。

       陈乐丛所做的,正是为他们争取话语权。“我们不仅帮助提高基础手工生产者的最低收入,更是要建立公平贸易的机制,让他们从市场中获得更为公道的收入比例。”

       在中国,听说“最低工资制度”的人很多,知道“公平贸易”的人很少,熟知者更是凤毛麟角。普知,是陈乐丛的首要工作。她甚至很难跟一些国内基金会沟通这样‘非主流’的概念。

       这是有关利益分配的事情,有难度才是正常的。陈乐丛笑说,就算在国外兴起已经50年,公平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量中比例也仅为0.01%。

       公平贸易运动最初塑行于1960年代的欧洲,口号是“贸易,而非援助”(Trade not Aid)。陈乐丛认同这一方式,“我们尝试通过改变贸易链条中,各方利益分配比例的方式,比如提高银匠的加工费,咖啡原豆的价格,协助弱势生产者改善生计及工作条件。”

       人们逐渐看到,初级生产者确实能从这一方式中得到回报。近几年来,公平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开始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美国星巴克消费者运动流行起来,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政府,也出现了政策指导。

 

“乐创益”来了

       改变产业利益分配,是一项大工程。陈乐丛的行动,温和而执着。

       她从点做起,试图通过公益创业的形式,影响身边的消费者,进而影响中国政府。

       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相同,需要清晰的组织目标和构架,足够的工作经验、人际关系、以及适合的社会大环境。这些,陈乐丛都具备了。她换过7个工作,大都集中在商业公关领域,或是鼓动老板捐钱给白血病儿童,或是组织地震救灾捐款。用她的话说,自己一直在做公益,以前是用企业公关的方式,现在水到渠成,能进一步深入到产业链里了。

       应对市场,乐创益团队决定用通过“创意”的方式启动,城市画报主办的iMART创意集市提供了最初的灵感。

       “义卖,大多出于怜悯,我们为什么不生产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呢?”乐创益将创意市集的设计师组织起来,以版税或合作开发的模式,改善传统手工产品的设计,诸如开发手工银质袖扣这样既有“小资”市场,又有传统工艺的产品。

       第二,乐创益开始寻找“边缘人群”,让那些传统手工艺者、少数民族、失业群体以及初创业大学生等参与产品制作,并能获得合理的报酬。

       当“创意市集”和“公平贸易”两者得以结合,一个有清晰目标的组织机构就这样逐渐成形了。

       在生产端,乐创益联系了都江堰和凯里的两个生产合作社,目前每个区域中大约有十余人参与合作。设计师来到加工者面前来,与当地的银匠沟通设计与制作。

       在销售终端,他们精选了城市生活方式终端的店铺,涵盖书店、设计师产品店、咖啡馆、设计餐厅、杂货店等。

       2009年9月,上海市静安区民政局,“上海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成功注册,陈乐丛为中心总干事。

       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公平贸易NGO。

10%

       看起来一切顺利。接下来,陈乐丛需要回答一个更难的问题:什么是公平

       公平可否试行10%的标准?尽管她对这个答案也将信将疑。

       促进公平贸易的核心工作是调整合理的劳动报酬。乐创益通过私下调查,发现目前劳动力报酬占售价的比例是2.5-6%。

       “我们将劳动力报酬初步定在10%,这个比例是不是合理,我也不知道。”陈乐丛说,“至少,这个比例能维持基本生活,也留出了余钱,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劳动技能。”

       这一标准,需要得到产业链中消费者、生产者、销售者等五个利益方的共同认可。乐创益公开了公平贸易产业链的标准与比例:

       乐创益作为平台,在消费者用购买认可的价格基础上,划分了各方收入的比例:销售者收入占售价的10-20%,设计者10%,加工者10%,其余是营销、行政、原材料、物流等成本。而消费者可以通过公平贸易(中国)指南www.ifairguide.org来了解产品的分配详情。

       这样的商品,售价会高于市场同类的价格吗?答案是,会。

       “有人说手工产品的价格高,那是因为大部分人只看到价格的表现。”陈乐丛说,“便宜的工业化产品有很多负的外部性,像是工业污染、血汗工厂等,实际损失都藏在制造业低廉价格的背后,最终也是由消费者承担。”

       乐创益的工作,带来的则是正的外部性,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商业环境,但任何一个前卫的运动都将遭遇实施的复杂。目前,他们的合作终端店铺有5家,销售的产品额仅2万余元。

       2009年,陈乐丛参加了英国大使馆社会企业家培训,接触了更多的同行。其中一些人和她共同面对的是,在欧美已经成熟的概念,在中国则是蹒跚起步。陈乐丛认为,无论是商业企业、NGO或是社会企业,都应当整合资源,组成公益联盟。

       “我们要花更多的力气,去争取同行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她说,人们不曾忽略最初的个位数,因为这可能是撬动产业链条的支点。(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陈乐丛:“公平贸易”的信使  陈乐  陈乐词条  信使  信使词条  公平  公平词条  贸易  贸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