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VS 农民合作社法,选哪个?

       一、农民合作要不要“专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还是没能去掉“专业”两个字。我们这些实际做乡村建设工作的人,又要被立法者们给害惨了。前天还有人问我办合作社有什么用,我给说了几点。估计又要被人看成瞎扯。周末还要去一个贫困村跟几十个人讨论章程,还不知道在细节上怎么处理好。这十来年乡建和合作社做成这样子,跟这部法律的关系很大,实际拖累也很多。继续十年前的错误,然后我们还要为这个错误支付更多的改革成本。

       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还是有不少人搞不清楚我们到底是要农民合作社还是农业合作社,搞不清楚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关系;搞不清楚农业新的基础性作用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对农业的想象还是比较传统,只是定义为规模化、专业化的一产,估计还是要以美国的方式,跟美国、巴西这些殖民地国家比农业竞争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不少人反对给农民自我组织的权利。要是杜润生知道了,肯定会死不瞑目的。

       中间应该有实际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有利益集团的作用,而不只是局限在理念和判断上。

 

       二、更好的思路是

       复合型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要同步发展。

       农业作为基础有粮食、产业、文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当然,农业的竞争力也很重要。

       农业的基础农民。这里不只是职业农民,更是那些还拿着农业户口的人。即便是作为对前面六十年的一种补偿,农业的现代化首先要为这些人的生产生活服务。这其中要注意现代化过程中农民权利扩展的限制条件。

       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涉及到:a农民和国家的关系;b农业生产中公平和效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c普通用户和新型职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和利益集体的关系;d农户和集体的关系;e国内和国外的关系;f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这其中有不少冲突。

       基于集体化的风险、复杂性以及众多的争论,可以在各地尝试农村合作工作试点。但合作和组织不一定是农民的需求,不一定对农民就有好处。从长的历史阶段来看,组织是一种稀缺资源,把农民组织起来更多的是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需求。

       三、为什么复合型合作社不能少

       合作社给了农民组织起来的权利。

       

       合作社是农村发展和改革的平台和转换器,可以承接政府的项目,对接市场的资源,处理好村庄内部的关系;

       发展合作经济,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公共服务。

       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的主体,服务小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整合村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为市场化、组织化、金融化打好基础。

       可以吸收外部资本、智力、城市居民加入合作社,打通城乡区隔。

 

       四、发展合作社的困难

       小农不会自动组织起来,组织农民是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和市场的需求。

       前期的组织成本抵不过收益,组织不起来。

       需要有一系列关于权利的界定,需要一整套新的合约关系。

       需要有能人,能人得有公信力,能吃苦、会吃苦。

       不只是搞农业生产,农业只是基础。

       组织起来得挣钱,与市场上的其它主体竞争。

       法律的限制,对政府权力、利益的威胁;农民作为一个利益集团也有弊端。

       五、农民合作的工作要不要交给村干部

       当然,村干部的问题比较常见。不过几十年建这么一套制度不容易。还是要在这基础上往前走,也能省点起力。村里的工作还得靠他们不是。现在比较流行黑村干部,稍微有点过了。

       实际上不是说交给村干部还是不交给村干部。在村里做事,你总是要找领头的人,找合适的,愿意干,能干的人。这个人(或这几个人)可能是村干部,也可能不是。不能因为他是村干部你就否定这个人。

       一个村子,能人就那么几个。你能挑选的余地也很小。另外特别重要的是,你不能因为一个事,在村子树起两帮对立的人。这样所有的工作就没法做了。组织是有成本的。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会比较容易,也比较省钱。

       所以普通的村子,那些专业化程度不深,没有必要搞“政经分开”,但村里几个人之间要确定分工和各自的职责。

       村干部也是农民

 

       六、关于农民合作的条件

       想起来段(应碧)会长说过好几次:中国需要培养一大批合作社工作者。

       这个假设的前提是,现存的秩序和结构有问题。处于现代化中后期的中国依旧需要人民的自组织。乡村的居民、城市小区里的陌生人、城中村,工地上,火车上的打工者都需要合作,需要自己组织起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并且,合作是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合作与组织起来的收益大于合作与组织的成本。合作这个办法比别的办法更好。

       党和政府不反对这个事情。允许人民在可控的程度内自由结社。

       合作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事情,事情的所有方面都需要合作。

       这是人民训练、管理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即所谓的“大学校”,不只是挣钱、花钱。

       需要考虑技术变迁对合作需求、人民组织成本、统治/治理成本的影响。

       要考虑外部环境,比如战争、国际资本主义、全球公民社会组织对此项工作的影响,考虑人员、物资、资本的跨国流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合作社  合作社词条  农民  农民词条  哪个  哪个词条  专业  专业词条  VS  VS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