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了反对地铁性骚扰,这个女孩竟然这样做| 必看

       编者按:

 

       地铁性骚扰一直是在网络上被热议的话题。今年夏天,广州和深圳地铁相继宣布将在地铁设立“女性专用车厢”试点,以期达到反对地铁性骚扰的目的。但不少女权主义者对“女性车厢”的设置存在疑问:使用看似保护实则限制的措施处理妇女所遭遇到的权力侵害,能从根本上改变妇女的不利境遇吗?

 

       女性车厢没用,那怎样才能有效防治地铁性骚扰呢?就在今天,女权主义者猪西西发起了她的地铁反骚扰行动。下面是她的自述,向下滑还能看到猪西西写给交管部门、地铁和妇联的建议信,她也邀请大家加入她的行动,一起给各地的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大家好,我是猪西西,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想为反性骚扰做些事。

 

       让我关注性骚扰这个事情的,有新闻里报道的性骚扰:女生住酒店被骚扰、在公交上被骚扰和暴力对待、在婚礼上被骚扰、在职场上被骚扰等。有不少人在热点新闻后似乎在做“应对”:“防狼手册”、“女生不要单独出行……但是性骚扰新闻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中国女性安全出行报告》显示,女性安全隐患最大的地方是公共交通场所

 

       此外,我也听过就发生在我身边,朋友或同学经历的性骚扰事件,她们像是不经意地提起自己被骚扰经历的片段,有时是轻松的语言,却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无助与恐惧:反复退让却反复被骚扰,没有寻求帮助的途径,试探着向身边人求助或倾诉也只被告知“这是羞耻的”或者“这不用在意”,羞耻与自我怀疑代替了信任,让性骚扰不再被说出来的,却不能阻止性骚扰继续发生……

 

       而在还不知道“性骚扰”的词的时候,中学时代的我,也经历过男生起哄的骚扰,如不经同意的抚摸和拥抱等,我身边的朋友劝我哭,除了觉得我应该“羞耻”也建议女生示弱男生就会“怜香惜玉”,然而并没有羞耻心的我就算假哭了一下,男生们也并没有因为愧疚或是怜悯而停止骚扰我和其他女生的行为。

 

 

       所以性骚扰不只发生在“遥远”的新闻标题里,它就发生在你我如此相似如此接近的人身上,也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也许每个故事里的人收到了“应对建议”,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让女人改变自己:让女人躲起来,让女人不去说不去想,让女人博取同情……

 

       但是它们没有甚至没有试图减少性骚扰行为本身,它们只是在努力让性骚扰不发生在“我”身上,更进一步说也就是让性骚扰发生在“别人”身上(或者假装受骚扰的是“别人”)。但是每个人的“别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减少和消除,才能性骚扰性骚扰不发生在我身上也不发生在别人身上。

 

今年6月,上海地铁车厢内现反性骚扰广告

 

       所以我想做一些事,让羞耻和沉默一些,求助的机制多一点,让事情有一些改善。让当事人说出或者反抗性骚扰时得到的是支持,让旁观者对性骚扰的制止成为一种习惯,让每个对性骚扰说“不”的人都能感到来自社会的肯定与支持。

 

       我看到很多女权主义者为此做出了努力。有人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议性骚扰立法,有人用“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口号来反击谴责受害者文化,还有今年女权行动者张累累发起的反性骚扰广告牌行动的努力,最终推动多个城市的妇联、地铁公司和商业公司刊出了反性骚扰广告。这都让我觉得非常棒!

 

今年8月,由北京市妇联投放的反性骚扰广告,可惜投放周期仅有半个月左右

 

       公共部门的反性骚扰宣传既是对民间反性骚扰活动的价值肯定,也在提醒着每一位公民,反性骚扰的社会责任。但是我希望,反性骚扰宣传不该像地铁广告的刊登周期一样短暂,它应该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因此应该有办法让它长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提醒和鼓励我们要为反性骚扰而战,同时也对潜在的骚扰者起到警示作用。

 

       因此,我和朋友想到,为何不把反性骚扰内容加进地铁标识呢?一来地铁作为性骚扰多发地之一,反性骚扰标示可以起警示威慑作用,二来地铁人流量大,也可以对广泛人群进行日常宣传。

 

广州地铁里的禁止系列标识,提醒大家不要做出各种不文明行为

 

       于是我托朋友设计了类似风格的反性骚扰标识。图案是在代表禁止的红圈圈内,一个人在用“咸猪手”(粤语中咸猪手有性骚扰的含义)触摸另一个人,而“受害者”很愤怒。性骚扰是侵害他人权益的不文明行为,只有这种不文明被明令禁止,女性才能在车厢中感受到真正的安全和舒适。这个小小的标识,将让反性骚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在旁观者准备出手干预的时候给ta们打气,它对骚扰者传递了一个信息:你的骚扰行为绝不是无成本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快来看看我们设计的禁止地铁性骚扰的标识,画风是不是毫无违和感

 

       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面向公众开放这个标识的版权,所有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它,并自行发挥创意。(其实用处很多的:除了贴在地铁公交里面,还可以贴在电梯、商场、商店、车尾、自行车屁股上、书包上、电脑外壳、旅行箱等等地方)。

 

       当然,我最终的希望是,各个城市的地铁、公交公司能够采用这个标识,或者自行设计、张贴其他带有反性骚扰内容的标识。请大家在微博上艾特自己所在的城市的地铁公司、交通运输部门或者各地的妇联吧,让ta们都能看到这个标识,让ta们意识到反性骚扰是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

 

       此外,为了保证有关部门能够真的接收到这些信息,我决定给一些城市的地铁公司、交通运输部门和妇联寄信,如果你愿意加入我,我们可以一起寄信,欢迎大家在新浪微博联系@猪西西爱吃鱼 。

 

       附:给各地交通运输委员会、妇联、地铁公司关于采用防治公共交通性骚扰标识的建议信

       尊敬的交通运输委员会、妇联、地铁公司:

 

       我叫郑熹,是在浙江大学就读的博士生,性别政策和性别暴力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个女性权益的热切关注者。

 

       性骚扰是性别暴力的一种。近两年目睹新闻频频爆出在公共交通系统上发生的性骚扰案例,观察到公众职能部门在其中的缺位,作为一名公民,特别是在自己以及身边的大多数女性朋友都遭遇过性骚扰的情况下,无法不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表示忧虑。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安全问题是作为一个人仅次于吃饭、呼吸的第二重基本心理需求,而性骚扰的频繁发生,威胁着妇女的安全出行,影响了妇女在整个公共空间内从事经济生产的效率,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交通上的性骚扰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且会对被骚扰者造成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在2013年以非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超过70%的被访者曾在公共场所被陌生的异性触摸。而2015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89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4%的受访者曾在公交车或地铁上遭遇性骚扰,可见公交性骚扰普遍程度。

 

       性骚扰问题不仅普遍,对于个人的影响也十分深远。2015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这项调查同时显示,在遭遇性骚扰后,50.2%的受访者感到愤怒,45.7%感觉恶心。

 

       中央民族大学白睿对性骚扰遭遇者的访谈调查显示,性骚扰会对被骚扰者(大多数为女性)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公交性骚扰严重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运转,是一个有害的社会问题。

 

       公共职能部门在性骚扰问题上多作为,成为公众强烈呼吁的事情。在人民网2013年组织的“性骚扰行为北上广市民看法”的民意调查中,对于性骚扰行为的治理,受访者的不满意度为26%,评价“一般”的人为33%。

 

       由此,受访者最希望“加大处罚力度”,比例高达52%,有44%的人希望“加强专门立法”,同时,认为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的人也超过半数,比例为5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建议提高人们对性骚扰的防范意识,53.8%的受访者建议出台专门针对性骚扰行为的法律法规。我们注意到政策上对于性骚扰的治理不足,希望可以提出有效的建议,出一分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意识提高的宣传、出台法律法规政策、加强治安管理,都需要各职能部门主动深入地联动。公众以及关注妇女议题的组织和个人在推动政府部门建立公共交通性骚扰防治机制上面做了很多努力。

 

       除了连续多年致信全国两会代表和省级人大代表,要求在立法上建立反性骚扰机制、各地纷纷有组织和个人与相关责任部门进行约谈协商以外,也有人在提高公众反性骚扰意识、加强公众教育上做了很多努力。

 

       2017年,相关妇女权益关注者发起的反性骚扰广告的活动吸引了全国范围内超过100人参与。最终,各地的部门如成都地铁、北京妇联等在地铁的不同位置设置了性骚扰防治的广告。

 

       但是一两个部门设置反性骚扰广告是远远不够的,性骚扰问题全国各地都存在、持续存在且不被重视,因此需要将性骚扰防治工作纳入到有关公共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运营当中。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以及各地部门的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利益,促进男女平等。妇联的任务是团结、动员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倾听妇女意见,反映妇女诉求,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有关建议,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单位查处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为受侵害的妇女提供帮助。

 

       而性骚扰问题不得到处理,妇女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妇女投身各项建设就会受到影响,男女平等也无法实现。因此妇联在性骚扰防治上面的责任和作用都是巨大的。

 

       交通运输委员会承担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责任,负责监督管理交通运输行业服务质量。作为公共交通的监管部门,交通运输委员会有责任监督运营部门或公司履行将乘客安全运送的职能,有责任保障公共交通的文明乘车坏境,有责任监督性骚扰问题得到解决。

 

       地铁公司负责公共交通的具体运营,保障乘客安全、保证乘客举止文明不骚扰他人、在乘客遭遇问题时提供帮助,是运营部门必须承担的责任,且地铁的运营受到公众监督,地铁公司在防治性骚扰方面义不容辞。

 

       而对于开展性骚扰防治工作第一步的建议,是将反性骚扰标识运用到地铁文明标识体系当中去。地铁的首要责任是将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因此地铁当中设置了许多文明守则的标识让乘客去遵守,而警告乘客不骚扰其他人也是安全乘车必须达到的标准。

 

       通过纳入反性骚扰标识,可以显著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相互监督,督促公众文明举止,有效减少性骚扰行为发生。我们根据地铁标识设计了反性骚扰版本附在建议信后,望贵部门采纳,电子版可致邮箱78418066@qq.com索取。

 

       希望各个部门可以携手并肩,一起致力于性骚扰问题的防治,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安全、放心地出行!

 

建议人:猪西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性骚扰  性骚扰词条  地铁  地铁词条  反对  反对词条  竟然  竟然词条  为了  为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