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7年会主题解读

      2017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度盛会于11月22日-23日在成都举办。本次年会主题为“新价值新生态”,旨在自1981年中国第一家基金会出现三十六年后,5•12汶川地震中国公益快速发展近十年后,在社会日新月异变化之际,站在承上启下的历史关口,面对正在到来的新时代,探讨中国基金会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建设方面的新价值,以及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社会新生态和需要建立的行业新生态。  

 

       望过去: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慈善传统,现代公益事业自改革开放之后萌发。随着政策逐渐放开,从扶贫济困的现实民生需求出发,利用体制优势,中国基金会开始出现了(第一家基金会于1981年成立)。早期的他们作为资源筹集平台,策划并实施了一批优秀的公益项目,在帮扶弱势人群,实行社会救助和弥补公共服务不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思当下: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近十年中国公益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后,社会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公益”爆发巨大能量,公益市场化和社会企业等思潮在公益行业涌动,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和公众等越来越多元的社会主体开始参与公益事业,公益逐渐社会化民间化。在这其中基金会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6000多家基金会,他们聚焦不同领域,形态种类多样。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方,基金会在推动完善社会服务、引领行业专业发展、建设公益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建未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共享经济的崛起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放眼未来,中国将迎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必然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公益将走向全民化国际化。立足于推动社会创新、社会变革的中国现代基金会,应该在培育现代公民、推动社会资产构建和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创新方案等方面实践新价值和建设新生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发展论坛  发展论坛词条  年会  年会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基金会  基金会词条  解读  解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