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成立

       2018年7月1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启动仪式暨首届理事会与学术委员会联席会议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楼会议厅举行。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苏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亚华、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兼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汪跃云等多位学院领导、学术及行业代表出席了活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介绍了中心的成立背景和相关筹备情况。苏竣、彭宗超、王亚华、汪跃云共同为中心揭牌,清华大学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苏竣教授为中心理事颁发了聘书。中心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选举彭宗超担任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汪跃云担任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聘任王亚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邓国胜担任中心主任。中心理事长彭宗超教授为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苏竣、彭宗超、王亚华与汪跃云分别在成立仪式上发表了讲话。

 苏竣(左1)、彭宗超(左2)、王亚华(右1)与汪跃云(右2)共同为中心揭牌

 

       苏竣教授指出,中心应该关注基础理论研究,用理论创新开拓实践的新空间;希望中心为学校和社会培养人才;希望中心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战略建议,积极服务于乡村振兴事业。彭宗超理事长提出,中心作为智库,要发挥公共管理学院多学科的优势,积极为政府相关决策服务。同时,要利用微信、网站等渠道,加强对外宣传。汪跃云副理事长表示,中心既要加强理论与行动研究,又要注重实践,从案例研究入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乡村振兴模式。王亚华教授指出,中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乡村振兴研究方面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三农问题的解决非常难,关键之一是村民自治。

       随后,来自理论界、实务界的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就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领域与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中心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聚焦重大问题,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未来可以在村民自治、乡村权力与利益问题、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标准与模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定位等方面开展比较研究、案例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为政策提供咨询。同时,中心应该搭建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社会组织等多方沟通与对话的平台,为国家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据悉,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于2018年4月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批准成立,旨在通过持续努力,将中心发展建设成为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领域的高端智库,促进领域内学术界、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间合作的平台,推动领域内的人才培养。

 

中心第一届理事会与学术委员会合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词条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词条  振兴  振兴词条  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公益

 女声电子报20:绝非八卦——侧目...

本期专题取材自近期的超级娱乐新闻——章子怡遭遇“泼墨门”。这场融金钱、权势、桃色于一体的好戏揭开的是某种中国特色现实的冰山一角,“时尚名媛”和“国际影星”们玩的...(展开)

公益

 “流氓燕”,挑战者的落寞离场

这个夏天,在香港和内地,我先后拜访了严月莲创立的“紫藤”和叶海燕的“中国民间女权工作室”,它们分别是两地性工作者权益保护的先行机构。尽管二者身处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