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四载,构筑中缅胞波友谊的桥梁

 

 

中缅胞波的情谊,一定是从人民与人民间,一点一滴的真诚交往开始的。

民心相通就是人民真正了解人民。我们扎根在那,每天进入社区,跟当地居民接触,他们就会了解我们,我们也会了解他们,这时候民心相通才真正开始建立。民间组织应该扮演这样一种角色,真心与他们在一起。

 

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办公室成立四周年记

 

 

 

中国扶贫基金会领导与缅甸办公室员工走访胞波助学金项目受益学生家庭

 

 

【“终于有人来替爸爸爱我们了”】

 

 

2017年6月的一天,薇雪尹聂像往常一样按时回到了家,只是今天,她手里多了一个信封。到家后,她没有像平时一样开始帮助妈妈做家务,也没有去和弟弟玩耍,而是独自坐到了床头,望着床头摆放的全家福照片发呆。

 

 

妈妈看见了这一幕,放下手中的家务,来到床头边,正准备开口询问,却发现薇雪尹聂已经满脸泪水。猜测到薇雪尹聂应该是思念刚刚去世的父亲了,妈妈没有着急发问,缓缓坐下,抱着薇雪尹聂,抚慰她的忧伤与思念。

 

 

过了一会儿,薇雪尹聂停止了抽泣,望着妈妈说,“妈妈,终于有人替爸爸来爱我们了。今天,我得到了一笔来自中国的助学金”,她边抽泣边说道,“他们不仅给了我助学金,还会组织我们参加培训活动,可能我还有机会去中国。爸爸虽然不在了,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有人来替爸爸爱我们了。”妈妈听到薇雪尹聂如此说,也禁不住与她一起哭泣。这不是悲伤的眼泪,更多的是一种感动和期待。

 

 

【基于当地需求,复制国内已有成熟大学生助学金项目落地缅甸

 

 

 

 

这一幕发生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办公室 “胞波助学金项目”家访期间。薇雪尹聂是“缅甸胞波助学金项目”的受益学生,即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资助的1300名贫困在校大学生之一。“胞波”是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独有的亲切称谓,胞波助学金项目以此命名,项目以缅甸特困大学生为帮助对象,为他们提供经济资助和成才支持。经济资助是胞波助学金项目的基础帮助,项目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建立缅甸胞波同学会,为受助学生搭建一个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参与社会实践和就业培训的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开展相关活动,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胞波助学金项目启动暨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办公室成立仪式

 

 

2015年7月,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办公室在当地正式注册后,便借鉴在国内实施了十余年的“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启动了在缅甸的第一个公益项目——“胞波助学金”。截止目前,已有13所高校1300名缅甸贫困大学生受资助(其中700名连续资助4年,600名资助1年,负担每人70%至80%的生活费),并参加了胞波同学会组织的志愿服务、计算机培训、中资企业参观、招聘会等活动。此外,中国扶贫基金会还邀请了10名受益学生代表前往中国参观学习。

 

 

【四年扎根,不断丰富项目内容,构筑中缅胞波友谊的桥梁】

 

 

四年来,基金会在缅实施了包括胞波助学金、中缅友好奖学金、国际爱心包裹、电脑教室项目、国际志愿者、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等一系列真正能够切实惠及当地百姓的爱心项目。

 

 

缅甸办公室项目图片

 

 

自2018年开展缅甸爱心包裹项目以来,已经向缅甸贫困和偏远地区约4万名小学生发放了爱心包裹,送去中国人民的关爱,获得了缅甸政府、社区、民众的广泛认可。这些小朋友来自缅甸四面八方,他们有的来自因水坝溢洪道损毁而致的洪水受灾地区,有的来自地方武装冲突地区,有的来自打工子弟社区,更多的是来自处于经济窘境的贫困家庭。小朋友们的背景虽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多彩童年的梦想都值得我们竭力捍卫和用心呵护。

 

 

▲国际爱心包裹项目缅甸受益学生

 

2018年9月,基金会工作人员在内比都拜访缅甸教育部部长吴苗登基时,他曾打开爱心包裹,认真查看里面的每一个物件。吴苗登基部长尤其喜欢画笔盒和饭盒。“他说这是适合当地的,一定要给到我们的学生!”

 

缅甸教育部部长吴苗登基查看爱心包裹物件

 

 

缅甸办公室四周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海外发展的“旗舰店”

 

2015年7月27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获得缅甸内政部颁发的INGO运营牌照,成为第一家在缅甸注册的中国公益组织。经过四年的发展,缅甸办公室已经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海外发展的“旗舰店”,达到“十人千万级”运营水平。截至目前,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办公室累计投入2242万人民币,惠及78276人,项目领域涵括优质教育、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领域,共覆盖了12个省邦,获得了当地政府、社区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缅甸办公室于2015年7月拿到注册登记证书

 

 

缅甸办公室项目分布图

 

 

2019年8月17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发放暨缅甸办公室成立四周年仪式在仰光顺利举办。本次活动,旨在为缅甸办公室开辟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促进基金会与中缅各界爱心机构、组织能够在未来进行更多领域的合作。共同探讨相互支持与合作机会,共同助力“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为中缅胞波友谊长青贡献新的力量。活动现场,中国扶贫基金会向在缅多所学校的学生捐赠并发放了爱心包裹,获得胞波助学金和爱心包裹的师生代表也纷纷上台分享感谢语,用最美的歌声和舞蹈表达了对中国胞波的感谢。

 

 

▲2019年8月17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发放暨缅甸办公室成立四周年仪式在仰光顺利举办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王行最向缅甸教育部副部长吴温茂登博士递交10万个爱心包裹捐赠牌匾

 

 

缅甸教育部副部长吴温茂登博士、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杨守征参赞、缅甸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杜钦玛穗、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王行最、受助学生代表、中资企业代表,以及中缅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媒体代表等共150余人参加了庆祝仪式。

 

缅甸教育部副部长吴温茂登博士致辞

 

“教育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也将其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教育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教师、学生,以及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支持。”教育部副部长吴温茂登博士在致辞时表示,并代表教育部部长特别感谢中国扶贫基金会推动的包括缅甸胞波助学金、国际爱心包裹等慈善项目对缅甸教育领域发展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切实帮助。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杨守征参赞致辞

 

杨守征参赞表示,在“一带一路”的合作框架下,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走出去,在促进缅甸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同时,不忘回馈当地社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生动诠释了互利共赢的理念。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王行最致辞

 

“在缅甸,我们的项目聚焦在教育领域,因为我们坚信投入教育就是在培养一个国家的未来。”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王行最在仪式上用一句真挚话语阐明了基金会四年来在缅甸开展慈善的初衷,并向来宾介绍了4年来基金会在缅甸具体落地实施的工作项目。

 

 

缅甸中国企业商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8月18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还与缅甸中国企业商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中缅两国友谊、帮助缅甸教育事业和儿童事业发展,建立双方在缅扶贫、慈善等领域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扶贫基金会缅甸办公室与总部人员合影

 

 

未来三年,我会将致力于优质教育与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两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继续为缅甸在校大学生提供助学金及能力建设支持,并尝试为他们搭建就业桥梁,以及前往中国深造的平台;针对小学生,我们将至少捐赠30万个爱心包裹为,它可以帮助30万小学生更好的学习,为他们创造更彩色的世界;针对中小学生,我们将联合更多的捐赠人,为缅甸更广大的学校及社区改善饮用水状况。此外,我会也将尝试为中小学生捐赠免费的单车,缩短他们的上学路程,提高孩子们的入学率。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扶贫基金会词条  胞波  胞波词条  缅甸  缅甸词条  友谊  友谊词条  构筑  构筑词条  
公益

 爱动物等于爱自己(组图)

在成都市陈运莲的“爱之家”共收养了1200只流浪狗、300多只流浪猫,现在已现严重的资金缺口。南都记者鲍小东 摄在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死去的每头黑熊都有一个墓碑...(展开)

公益

 官办慈善

4月14日,河南荥阳某酒店。 用餐完毕的李先生结账时,将10元钱投入了募捐箱。这家酒店的规矩是,在专辟的这个爱心餐桌就餐,需将餐费的10%捐给“荥阳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