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关注世界环境日】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角色很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挑战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全球环境治理有着深刻而复杂的互动关系。

 

 

 

作为在环保事业上工作超过三十年、拥有多国环境治理经验的“环保老兵”,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詹妮弗·摩根接受了财新世界说的专访,讲述她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禁“洋垃圾”、“一带一路”倡议绿色投资、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角色等方面的看法。

 

 

 

 

 

 

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詹妮弗·摩根接受财新与世界说专访,来源:财新视听

 

 

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是极其重要的信号

 

 

 

“当宣布禁止‘洋垃圾’进口时,中国实际上向世界、向西方国家的民众发出了极其重要的信号。在此之前,我在德国与朋友讨论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德国有多少垃圾被出口了”,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这样描述中国禁“洋垃圾”产生的警示作用。

 

 

 

中国曾是世界(主要是发达国家)塑料“洋垃圾”出口产业链下游的最大接收国。

 

 

 

一份佐治亚大学2018年6月的研究显示,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1988年至2016年间,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塑料垃圾进口目的地,占全球总量的45.1%,第二大目的地是中国香港,占27.1%。该研究指出,香港很大程度上充当塑料垃圾进入大陆市场的一个入口,2016年,63%进口至香港地区的垃圾最终进入大陆市场。

 

 

 

 

 

佐治亚大学的研究报告,来源: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Journal(科学进展)》

 

 

 

2018年1月1日,中国正式开始实施“洋垃圾”进口禁令,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废品种。

 

 

 

中国对“洋垃圾”关上大国门,让长期依赖中国吸收塑料垃圾的发达国家,只能让垃圾在其边境地区堆积,暴露其在垃圾回收系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弱点。此外,许多发达国家转而将本国垃圾运送至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目前,由于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当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开始禁收和遣返“洋垃圾”。

 

 

 

 

 

来源:视觉中国

 

 

 

对此,詹妮弗·摩根表示,中国禁“洋垃圾”的行动,很好地暴露垃圾出口这个全球性的问题。她认为,每个国家应该更多思考如何自己处理本国垃圾,应对垃圾危机,各国需要有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她举例道,一次性塑料垃圾污染是目前全世界广泛面临的问题。如果想用纸包装代替塑料包装,是否又带来森林过度砍伐?因此,各国不但需要考虑建立塑料回收体系,还应该考虑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考虑投资新材料,增加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推行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詹妮弗·摩根建议,实施全面的环境治理方案,离不开普通消费者教育,她指出,我们不能期望、默认消费者(在消费时)能联想到整个过程,而应该将这些过程分解成一个一个步骤,展示给消费者——他们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何种影响。

 

 

 

中国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新能源发展瓶颈

 

 

 

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企业正在世界各地进行能源和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为一些存在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的国家和地区带去新的发展契机。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波士顿大学联合2018年10月报告统计,2014-2017年间,两大中国国家政策银行(国开行与进出口银行)的海外能源项目融资中,43%投入油气和化石燃料,18%投入煤,投入光伏、风电的比例仅为3.4%、2.9%。

 

 

 

此外,2015至2017年,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电力绿地项目和并购交易中,投入传统能源项目金额累计达335亿美元,以火电为主;光伏与风电项目则累计投入125亿美元,不及传统能源投入的40%。

 

 

 

近年,中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文件和指导,推进中国海外投资朝着更“绿色”的方向发展。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文件,提及中国的海外能源合作将支持《巴黎协定》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9年4月底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27家国际机构共同签署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GIP再次强调,将确保“一带一路”新投资项目落实《巴黎协定》承诺,推动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签署的中国金融机构包括中国银行、国开行、中国对外承包商会、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

 

 

 

 

 

  出席绿色投资原则签约仪式的部分代表,来源:新华社

 

 

 

对于中国应如何实现“绿色一带一路”的愿景,詹妮弗·摩根表示,中国拥有充满活力的新能源产业,在海外,中国企业可以更多转向投资和建设新能源项目,助力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这同时也将促进中国企业和新能源产业自身发展。

 

 

 

她认为,中国在推动新能源领域立法、市场建设、融资、技术创新方面都拥有宝贵经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这些经验将十分重要。

 

 

 

詹妮弗·摩根提到,目前,企业和项目所在国在做能源项目评估时,已越来越注意到,随着更多国家有潜力实现新能源与传统石化能源的成本平价,加上气候危机、污染问题,传统化石燃料能源电力项目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搁浅资产(stranded assets)”,带来金融风险。

 

 

 

她表示,为了规避金融风险、避免“锁定效应(lock-in)”、考虑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健康与福祉,新能源越来越成为海外能源投资的一个更佳选择。

 

 

 

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发挥领导作用

 

 

 

当前,以美国总统特朗普、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高调无视气候变化或全球环境治理。其中,2017年6月,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

 

 

 

詹妮弗·摩根表示,虽然特朗普和博尔索纳罗赢得选举,世界还是在继续推进《巴黎协定》,还有很多国家领袖看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性,并坚守多边主义(multilateralism)。

 

 

 

作为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治理议题的长期观察、推动者,詹妮弗·摩根曾多次经历气候变化议题遭到质疑、在国际主要议程中不被提及的情况。她表示,面对全球环保主义和行动的“退潮(backlash)”,首先要向世界摆出事实和数据,在讨论中引入不同领域的观点和意见。

 

 

 

提到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角色,詹妮弗·摩根提出,特别在特朗普政府执政的背景下,更多人看向中国,希望中国能够发挥领导作用,真正推动减少排放的创新型经济,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的行动、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财新记者曾佳 世界说张艺欧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词条  全球  全球词条  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词条  干事  干事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公益

 民间监测纳入国家体系新解

 北京某高校环境科学系大二学生汪琦最近很困惑。  半个多月前,她向某环保组织递交了空气质量PM2.5检测申请,并领取了一台便携式激光粉尘检测仪,开始了自己检测P...(展开)

公益

 疫苗致死谜团:24小时内须接种乙...

不到一个月,却接连发生多起疑似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致死事件,已将疫苗生产公司和监管部门推向了风口浪尖,而因致死婴儿尸检报告尚未完成并公布,又让一系列事件变得迷雾重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