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物】卢柏克:在旅行中发现需求,去做公益!90后的“ 公益江湖 ” 不容易!

 

 

▲卢柏克    图源:本人提供

 

引言

 

携带66元开启行走中国之旅

号召全国青年加入社会公益事业

作为柏克旅行公益的创始人

壹听旅行CEO

清华大学地平线计划沙漠挑战赛发起人之一

 

 

柏克向社会诠释90后的公益新模式

在旅行的过程中发现需求,去做公益

看上去很“酷” 其实不容易!

 

 

旅行+公益

 

创办柏克旅行公益的初衷,源于卢柏克自身。出生于贫困山区的他,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初中毕业后,他便从军入伍;父亲去世后,他又前往北京打工、创业。2012年,经过一系列的挫败与迷茫后,卢柏克决定改变自我,带着66元,以徒步、搭便车和做零工的方式行走中国。

 

2013年,“柏克旅行公益”成立,他意识到一个人做公益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渴望组建自己的公益团队。

 

所谓的旅行公益,就是在旅行的过程中发现需求,去做公益

 

 

 

▲茶卡盐湖徒步放牧    图源:壹听旅行 

 

“澡尚好”是柏克旅行公益在青海做的一个项目。他们在走访时发现,在青海的这些孩子洗澡不频繁,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习惯。于是,他们决定从意识上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并且在设施上进行完善,“捐一瓶洗手液用完就没有了,但是我们给他建一个‘澡尚好’的澡堂,那他就可以持续性的往下进行”。

 

资金的支持逐渐影响着公益活动的进行。2014年,卢柏克成立了壹听旅行;2018年又成立了行觉青年社区。卢柏克创建这些商业性企业,为公益提供经费支持,盈利的20%一定会拿出来做公益

 

 

▲卢柏克与山区孩子们互动   图源:壹听旅行

 

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捐款

 

柏克旅行公益并没有进行正式的注册,一直以民间传统公益的方式存在。“大城市好注册,小城市不好注册,我们都已经发展了7-8年还注册不下来,我们就自己玩了。”

 

 他们从来没有直接接受过一分钱捐助。但是,有很多好心人可以通过支付购买链接的方式支持,柏克旅行公益会将捐助给其他地区的物资购买链接发给赞助人,让他们直接去支付。

 

说起为什么不接受捐款,柏克给出三个理由:第一,没有一个合法的接受款项和募捐的权限;第二,没有这样一个符合资质要求的财务团队;第三,做这些事的时候其实也用不了多少钱。不同于别人直接捐物,卢柏克团队主要是集思广益,想出方法帮助别人。

 

柏克旅行公益在原来有很多大三大四的大学生,他们毕业以后,也就成为了现在团队的中坚力量。这些人本身在自己的城市有很稳定的工作收入,需要做事情的时候,就一起做。在主要的省份,柏克设置了负责人,推动公益活动的开展。原来柏克旅行公益群里面有两千多个志愿者,“但是现在没那么多了。现在我们群里有四五百人”。

 

 

“可持续性”是国际公益的一个考验

 

2012年,柏克已经开始着手将中国的旧衣服捐到农村里面,当时农村还能接受。但到了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服装个性的要求,农村里的人们也逐渐不愿接受这些衣物了,而会把它们烧掉。除了衣物自身,还有运费成本、人力成本等,这些物资由造成了二次浪费。

 

2016年,卢柏克开始组织老挝的公益活动。2017年,他又联合了4家社会组织为老挝中部的300余名孩子捐赠衣物。老挝是世界上贫困落后的国家之一,孩子们一年甚至都没有提套换洗的衣服,于是他们将中国的二手衣服利用起来,匹配到老挝,进行一村一寨一个学校的分发。他们每年平均要去老挝6-8次,每一次有50-60个志愿者。2020年的目标就是给他们一个县中18个镇,大约17万的民众,人手分配到一件衣物。

 

国内有很多人批判柏克:中国都不去帮,为什么要帮助外国?柏克有他自己的回答方式:“首先我会讲我们共同理念,也就是我看到了什么、我想去做什么,这样就够了。我看到这个孩子缺一件衣服,我不管他是甘肃的,是云南的还是老挝的,我看到了我就要去做这个事情,因为他需要我的帮助。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现在的这个公益储备会比较成熟一些,然后政府的力度也很大。我们现在都不去开发新的一些点,你去开发不了,都被别人做完了”。

 

 

▲一带一路老挝国际公益行动  图源:路途之梦微信号

 

中国的社会组织走出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语言困难外,更多的是如何深入了解当地的需求。柏克团队与老挝当地的大学沟通,还会与当地的县长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对接。对接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中国的华侨企业家,因为他们在本地的影响力挺大的,一是可以影响我,二是影响当地政府和村民。所以找到这样的两类人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你来指挥、他来执行,或者是大家一起来做就可以了”。

 

如何做到可持续性,也是对国际公益行动的一个考验。柏克谈到国际义工旅行在中国发起之后,这种商业加公益的形式是非常好的,但是实质的质量并不明显。中国的公益旅行主要是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和支教三个方面。项目的一个周期多为7天或15天,这个周期到底能做什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以支教为例,一批义工走了,下一批一共来了,7天或15天换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在可持续性方面,卢柏克他认为,要在本地找到一个良好的背书,除了政府的认可外,还要与企业联合。以卢柏克团队的孤儿院建设为例,当地的企业有一块原为大象营地的空地,为了在此建成孤儿院,卢柏克同意将此挂上当地企业的名字,根据他们的情况后续提供服务,从而让孤儿院稳定发展。同时引进中国研究机构,到大象营地进行研究,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战疫”行动

 

点击可看视频:柏克旅行公益和武汉的故事

 

1月31日,柏克开始着手疫情期间的志愿行动。老徐,柏克团队的一位志愿者,在25日就已抵达武汉,去火神山做物资的调运工作。在走访与调研的过程中,他发现,其实在1月31日之后食物就很紧缺了。于是,柏克就立即向与他们合作比较密切的农业电商发了几个求助帖,询问他们是否有可以捐赠的食物,送至武汉一线的单位。求助帖发出去之后,在江苏、甘肃还有云南的企业积极地提供帮助。

 

然而,这其中也有问题:这些企业可以出食物,但是运费谁来付?

 

“我们又发出了一个求助帖,看谁能帮忙承担这个运费”。有些人想捐钱,有些人想捐物,柏克团队作为一个桥梁,把这些信息匹配起来。

 

政府命令要求从武汉回来的人要隔离14天,因此很多司机都不愿意去武汉运送物资,有的人要加价,甚至加到1万块。但是实际上这个困难也好解决,运费的支付方都理解,最终还是顺利送出物资。

 

这些资助方为何选择柏克团队来捐助物资,这其中更多是信任。“因为我们做了八年的公益,也有个群,基金会甚至是大型的公益组织,之前都有过合作。这次有博爱青少年基金会给我们提供三车的物资,差不多7.5万。” 同时,正式的表单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资认购单和捐赠接收证明都会公布在群里,供大家审查。

 

 

 ▲柏克旅行公益武汉捐赠活动 图源:西双版纳行觉旅居社区微信号

 

因为什么都可以少,志愿者一定不能少

 

面对疫情,其实很多志愿者就是添乱。如果去进行组织性的志愿活动,负责人必须清楚志愿者是否具备能力和条件,如果具备,那么就不会添乱,“因为什么都可以少,志愿者一定不能少”。每一个岗位,总有一刻会缺人,每一个领域,总有一些时候短缺。

 

“比如说像我们这次武汉疫情的时候,政府是把医生、武警、管理者防控者都已经配备好了,但是在食物调配和食物供应整块未必能做到全方位的掌握,我们就可以社会志愿者的形式去加入来去给他做这样的事情。”

 

“当然,志愿者是需要接受一定培训的。”柏克说,他们每一次志愿活动,都会提供一些培训。遇到大型活动的时候,肯定会考虑与合作方有过多少次类似的活动,从而评估志愿活动的能力与水平。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看到很多民间自发的志愿团队,“不管是官方的也好,非官方的也好,大家有这颗心,便是值得我们去尊敬和鼓励的”。但实际上很多活动是无序的。

 

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中国成立了很多民间公益组织,但后续又“死”了很多。“死”了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时机不好或者做的事情不好,而是说大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能力去承担这样一些事情。

 

第一个就是外在的心理影响。主要来源于家人、亲戚、朋友,甚至一些不相干的人对志愿团队的不认可。“前几年的时候,你要去说做公益的话,大家是劝你的,劝你不要去做这个事情的。因为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公益是有钱人来做的,跟你没有关系,你不要去沾;然后第二个是这个事情是比较辛苦的,难道你自己不去生活,不挣钱吗?”

 

第二个是内在的能力。其实很多人是没有能力去真正做好志愿活动的,更多是打一个口号。“像在雅安的时候,抗震救灾中满大街最闲的就是志愿者,不是他们不想干,是他们真的不知道要干什么?”

 

第三个是公益本身的难度。大家认可了,自己的能力也达到了,为什么后来又放弃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公益这个事儿是真的不好做,怎么做都是不对的。虽然好事情按照常规来讲,怎么做都是对的,但这事做不好就是不对的,做得一点点不细心,不认真,就是不对;出一点点问题,就是不对。”出了问题之后,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达不到,导致最后放弃。

 

还有一方面就是受助对象不认可。“这个有的时候就跟玩‘江湖’一样。在农村如果关系处不好,你门都出不去。毕竟去学校要跟校长领导老师沟通,关系都处不好,话题聊不到一起,你捐东西人家还不要。”

 

在之前,卢柏克到一个村庄捐了17万的物资,没想到村里人直接把他们关起来了,甚至还要打他们。这是因为民间的公益组织配发物资需要通过政府渠道,向政府部门报备之后才可以进村分发。有一些村民以为柏克团队是“非法”的,便到民政局去举报。然而,卢柏克团队根据前期详尽的调查才确定下来这个最需帮助的村子。该事件被举报之后民政局不能只针对这一个村子分发物资了,而是再分配到其余的村子一起发。

 

希望未来公益形成一种“联合体”

 

 

当下,卢柏克团队心理领域的导师已经在讨论课题,未来将会为在疫情期间心理受损比较严重的人提供免费课程。疫情过后,他们将继续完成自己的定点服务目标,为云南的学校和老挝的县城提供帮助。卢柏克将继续把旅行和公益融合,聚焦乡村教育,用旅行为载体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中国公益组织走出去他也有着自己的愿景,希望未来可以形成一种联合体,各组织间实现更好的沟通合作,了解本地情况,解决本地服务的困难。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  公益词条  柏克  柏克词条  容易  容易词条  需求  需求词条  江湖  江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