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观察】21世纪20年代:中国公益将是怎样的格局?

 

 

编者按

 

21世纪20年代正式开启,面向未来十年,我们试图发问:

 

 

中国公益将发展到怎样的层次?中国转型将步入怎样的阶段?中国与全球的激荡将是怎样的格局?

 

 

身担解决社会问题与推动公民社会的时代之任,中国的社会创新家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力量?

 

 

此时,《社会创新家》邀请李小云、何增科、刘小钢、李劲、房涛、王行最、梁春晓七位社会创新的思想者与行动者,就这些问题,或高屋建瓴,或见微知著,寄语21世纪20年代。

 

 

 

 

中国公益始终都需要审视与政府的关系,这是中国特定的政治文化传统所决定的。社会创新的使命不仅在于聚焦技术创新突破社会张力从而让发展公平受益与每个社会成员,更重要的也在于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提升社会的整合度,减少国家和社会的摩擦,为稳定型社会的发育提高新的动能。

 

 

 

处于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社会创新家们既应当是热情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又应当是锐意进取的社会企业家。推动社会进步建设美好社会,需要社会活动家进行政策倡导,需要社会活动家动员社会力量引领社会潮流。将造福社会的美好愿景转化为具体的公益行动,需要社会企业家将创新的理念通过整合资源付诸实施。社会创新是社会治理子系统进步的源泉,社会创新家是社会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旗手和火炬手。中国社会社会创新家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2019年,是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成立十周年,盘点十年做过的事,沒有太大的成就感,但看到十年來与千禾一起成长的伙伴,感慨万千。有人就有温度,会给社区带来暖意,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2020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更加复杂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有比以往更加坚定的信念与清晰的目标,继续摸索社区公益的有效路径,搭建平台,连接社区发展的资源与需求,与更多伙伴一起,从我做起,从我的社区做起,坚信我们的每一小步都有意义!

 

 

我们生活的社区是大社会的小细胞,是我们最贴近的小空间,它的好与坏,全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未来十年,我希望看到更多人发起各色社区基金会,社区公民在这个平台上,参与大小公共事物,连接各种资源与需求,为我们与我们的下一代,用行动来打造美好的未来。

 

 

 

 

 

21世纪的20年代,会是一个蛰伏与爆发兼具的时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突破可能会转化到应用层面,从而深刻而真实地影响人类生活,如自动驾驶,星际旅行,重大疾病消亡……然而,不同信仰、民族、国家之间的猜忌和互憎,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各国的强人政治也会慢慢展现其后果——所有致力于社会创新的人,可能看见一个最好与最坏的时代,并与之相遇。

 

 

 

 

 

目前,国家对慈善公益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要求它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提出公益慈善是第三次分配的方式,在国家政策文件中,公益慈善被史无前例地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现在的问题是,伴随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新阶段,面对复杂的高标准高要求,中国公益到底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公众对理性公益、科学公益的要求,尤其是对边界的要求越来越清晰。接下来,公益界应该有一次激浊扬清的过程,回归初心,到底为什么来做公益?是不是做不了商业、不被主流认可了才做公益?在公益里收获的是什么?另一方面,如何让公益更加有效率,有效借助商业手段,更恰当地应用到解决社会问题中,其方式包括社会企业、社会影响力投资等。建构社会创新家精神,是未来一个必然的趋势。

 

 

此外,也要做公众的公益教育,推动思想解放。我们要还原跟国际接轨的慈善公益的本来面貌。过往有太多基于悲悯和爱心的捐赠,这不是慈善的本意,不是形式和内涵的完全统一,这两者的融合,也是未来要面对的问题。

 

 

 

 

 

2020年中国将迎来历史性拐点,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这意味着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发展中国家阶段性的发展任务,正式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大的责任。

 

 

中国的公益组织在这种大势下走出国门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和国际发展援助成为必然,而国际化人才建设成为公益组织能否走得出去以及走得好不好的关键。国际化人才首先要具备国际视野,专注于解决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普遍性问题,如消除贫困、气候变化、艾滋病防治、地区冲突与安全管理等;其次,要有传教士一样的精神:执着、肯吃苦、有信仰,耐得住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孤单和寂寞;第三,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当地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政治体系和法律法规。

 

 

希望有更多的公益同行携手走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经验,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民心相通,共同打造中国公益组织的良好国际形象,赢得在国际发展援助舞台上的一席之地。

 

 

 

 

在城市化、信息化、老龄化的大趋势中,在经济增速回落、环境压力加大、社会问题突出的新形势下,中国公益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和外延式生长,正在进入分化、反思、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时期,「重新定义公益」是摆在公益人面前的重大命题。

 

 

何为公益公益的核心价值和作为是什么?是公益人设定的公益,还是全社会博弈后的公益公益是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些社会组织的事,还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设定?面向未来日益增进的连接、平台、跨界、融合、自组织的公益创新,传统的「三部门」思维是否依然有效?

 

 

在大变革时代,直面和解决社会失衡和隔裂等社会问题的社会创新是最大的公益;汇集公众意见,推动公共政策和制度创新是最大的公益。中国公益要从直接筹集资源、具体解决问题,向推动社会创新、改善公共政策方向扩展,以彰显公益的核心价值和作为。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  中国词条  格局  格局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观察  观察词条  年代  年代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