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科学公益】 “丹凤县农村妇女健康”项目案例

2020春夏之交,由三一基金会资助、沃启基金会执行的科学公益案例研究成果已然成型。这项前瞻性的研究由周鹏博士完成,最终产出了1份研究报告和8个案例。我们将连续推送相关内容以飨读者。本期推送第六篇案例,介绍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的“丹凤县农村妇女健康项目”。

 

 

参与式社会性别与发展的本土化实践

 

 

减贫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相当比例的公益组织的核心工作领域。不论国际还是国内文献,都显示贫困人口中女性占比远高于男性,然而男性却是减贫项目中的主要受益者。为了减少两性的贫困差距,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公益慈善领域,都发展出了一系列项目,旨在提升女性地位和福祉。

 

随着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和国际援助项目的增多,各种社会性别和发展理论被引入中国,这些理论中蕴含着大量可实践的方法和工具,得到学术界和公益实践者的广泛学习和应用。在一系列的妇女赋权发展项目中,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以下简称“妇研会”)在丹凤县开展的妇女健康项目(以下简称“丹凤项目”)颇具代表性,它是一个以国际参与式发展理论为基础的中国本土项目,为我们理解和检视国际理论方法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一个最佳视角。

 

“参与”的概念大概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在其后的20年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实践意义的“参与式方法”。参与理论提出之时,主要是应用在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项目中,这些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动员地方群众参与建设并提升其管理能力。1970-80年代,基于这类项目的成效问题,人们对援助提出了反思:“为什么穷人在接受了援助之后依然贫困?”发展援助界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援助项目主要是采取局外人的观点和方法,按照局外人所代表的利益群体来“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当地群众的“参与”只是形式上的介入。这一发现使外界援助者们意识到,要使发展项目真正服务于当地社区,使贫困社区真正发展起来,必须尊重当地人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让社区人民获得自决、自立和发展自身的机会。

 

丹凤项目以妇女健康为切入点,以参与式发展、社会性别和赋权理论为项目设计的科学理论基础,应用了农村参与式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以下简称“PRA”)科学方法和其他参与式实用性工具促进女性参与和赋能。项目在1997年启动,时至今日,当年启动的社区发展基金仍在一些村庄继续运作并发挥着社区影响力。

 

丹凤项目案例将以陕西妇研会创始人高小贤的访谈资料和二手资料分析为基础,主要关注项目是如何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进行设计,在执行和评估过程中又是如何应用PRA方法及其工具赋能女性并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参与式发展理论既以教育学、发展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不同理论作为基础,同时在实践层面,尤其在社区微观的层面,有非常强的行动指导意义。对于公益实践者来说,其学习和借鉴意义都非常宝贵。

 

欲了解更多 “丹凤县农村妇女健康项目”案例详细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丹凤县  丹凤县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妇女  妇女词条  案例  案例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