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容易社会 · 01期】从受伤到残障,经历了什么?(上)

【编者按】●●

残障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残障人士因被社会与公众不断地贴标签、从而逐渐建构的刻板印象,影响了残障群体平等享有基本服务和工作的权利。

 

为提高残障人士社会融合能力、赋能残障人士公益组织提供服务及倡导的能力,乐施会与伙伴中国发展简报在欧洲联盟的支持下,将举办系列【残障人士社会融合】为主题、致力于残障人士及相关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的线上讲座。

 

讲座欲通过邀请助残领域内专业人士,为大家从性别公正、赋能增能等角度分享残障人士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与实践,促进残障人士公益组织间交流经验和教训,从而达到赋能目标。

 

本系列第一期讲座,邀请到主讲嘉宾:李会(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资深社工) ; 她分享的主题是【残障人士社会融合】,通过社会融合理念剖析和干预案例,探讨何谓真正的增能?思考残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瓶颈有哪些?从哪几个层面干预?

 

本文摘录部分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更多干货请关注:

残障人士社会融合】线上系列讲座 

 

 

 

 

“请允许我撇开“残障身份”,

让我回归到我,

或许会更容易让他人看见我、认知我,

因为我们可以自己定义自己。”

 

 

因为来自社会的各种歧视,污名化,残障人士发出这样的呼吁!

 

 

2011《世界残障报告》指出,平均以70岁作为人的平均寿命的话,人一生中大约有11%即7.7年时间处于残障状态,包括儿童期、老年期、受伤时、提重物时和文化冲突时。

 

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都会在特定阶段处于“残障”状态中。这么想想,残障人士或许只是提前或更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中,我们真的有资格歧视吗?

 

 

 

 

 

如何称呼他/她们?

 

 

 

从一个意外事件,到接受自己身体残缺,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经常会反复问自己:我是残疾人吗?残障本身是一个福利身份,但要不要接受这个身份,对于后天致残的小伙伴们来说,需要对残障有清晰的认识,要了解残障社会建构的。所以,新时代残障人士是怎样的,可以用行动来定义和重写。

 

在参与残障群体服务中,如何与残障人士相处?社工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称呼他/她们?

 

比如:残疾人与正常人?健全人与障碍人?正常人与非正常人?残疾人与非残疾人?

 

日常生活中,面对服务对象通常会很自然的称呼小王、小李,但在与别人交流时,也会下意识的说,“他们”“残障朋友”等,其实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表达,是残障人士和非残障人士!因为这个称谓他们会感到不被排斥,更容易接受。

 

人、病人、残疾人?

看到这些词你脑海里第一时间是什么反应?看到人,会想到男人、女人、小孩、老人;看到病人,通常想到生病、痛苦、难过;那么,看到残疾人,会想到轮椅、不方便、拐杖等等,这些词就是特定的刻板印象。

 

 

 

 

从残废到残障经历了什么?

 

 

 

社会学角度来看,损伤与残障的定义是什么?与常人眼中的刻板印象有什么不同?

 

联合国《残疾人权力公约》给出残障社会模式定义:残障是个人的身心损伤与社会设施与观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损伤是指一个个体的状况,可能是智力的、生理的或伴随意外造成的损失。常被看作是一种个体失败和一出个人悲剧,并被个体病理学名义占主导的医学所佐证,并和缺陷、异常和功能相关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中也明确残障的医疗模式定义是: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总的来说,历史上,主要通过三类观点来理解残障:传统模式(残废)、医疗模式(残疾)、社会模式(残障);那么,从残废到残障又经历了什么?

 

传统模式(残废):1984年前,人们认为,损伤即残废。负担,被隐藏或被抛弃。

 

医疗模式(残疾) 该模式认为是个人疾病、意外等自身原因导致的残疾,问题的根源在于自身,依靠医学手段可以治疗、甚至康复到正常状态。该模式暗含着一具理想身体的标准和模板;特别强调个体的残缺或有病,矫正或治疗,人被客体化;强调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也要求看到残疾人的自己努力,强调自强模范。

 

社会模式(残障) :该模式认为损伤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导致甚至加重了个体融入社会的障碍。强调每个人都是普遍的个体,只不过都有不一样的特点和需求。强调接纳、认同和包容个体的多样性,注重尊重与平等权;强调消除社会上的障碍和观念上的偏见,让残障群体可以平等地融入和参与社会

 

 

 

 

从受伤、受损到残障,我变成了谁?

 

 

 

当意外或事故发生,如何看待受伤这件事?认知会不断的影响情绪和行为。刚受伤时,大家只是觉得这是一个事件,心里很难受。直到发现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已经缺损,接受这个受损身份其实很难,

 

但随着医学上的诊断和治疗,不得不屈服于医学权威。到后来就会根据医生诊断告诉自己,肢体某一部分有残缺,患者之间会拿着医生的诊断,用医生诊断来定义我是谁?

 

从受损身份到残障身份,心理上也要过一道坎。残疾证本来是一个社会福利,但如果有人提议,其实你可以办一个残疾证,起初很多人是拒绝的,不想承认自己是残疾人,内心是抗拒的,即便自己很清楚,也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污名化、贴标签与刻板印象

 

 

 

污名化?or  能动性?

残障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

个体之间的互动把损伤变成了一种阻碍,

使有损伤的人因他人的对待倍感致残。

 

1963年,戈夫曼提出了污名与受损身份这个概念。他认为,污名是一种负向标签,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具有的某种令人“丢脸”或“会丢脸”的特征(不符合社会身份的预期),这种特征使其拥有者具有一种“受损身份”。污名分为三种,一是对身体深恶痛绝,二是个人性格缺点;三是种族、民族集团歧视。

 

而受损身份是指:社会边缘群体不能符合社会预期,从而被冠以受损身份,这反映着大众所认为的不确定性和弱势性。 

 

有一个很有名的绘本叫《你很特别》,讲的就是“污名化”的故事:有一个木匠,做了很多木头人,木头人有高矮胖瘦,有各种技能,比如能跳很高的人就会贴上星星的标签,没有技能的就会贴上污点的标签。其中一个又矮又胖的人,被贴了很多污点,不管他做什么,因为他污点多大家都会给他贴污点,为此他很伤心。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小女孩,身上既没有星星,也没有污点,她很快乐。小女孩说,木匠告诉我,他造我是因为我很特别,不会因为星星和污点影响我的心情。通过这个小故事,不难理解一个污名化的过程,包括贴标签和刻板印象。

 

一个受伤的人,当他接受残障这个事实时,就接受了被污名化的过程。

 

那么,通常意义的贴标签又是什么呢?指的是第一印象中的某种属性使其成为与众不同的人,多是不大值得羡慕的人——坏透了的,或非常危险的或非常懦弱的人。

 

与贴标签不同,刻板印象指的是,一个人本身是否有缺陷或者有污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和交往关系中被其他人视为是有缺陷、有污点的人。

 

 

 

 

社会排斥和基于残疾的歧视 

 

 

 

关于社会排斥,西尔弗(Silver,1995)和德汉(De haan,1998)将其分为三种不同范式:

 

“团结型”范式:是指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诸纽带的削弱与断裂过程。

 

“特殊型”范式:排斥是一种歧视的表现,是群体性差异的体现。这种差异否定了个人充分进入或参与社会交换或互动的权利。

 

“垄断型”范式:是集团垄断所形成的后果之一,其表现则是权力集团通过社会关闭来限制外来者的进入,群体差异和不平等是重叠的。

 

除了各种范式的社会排斥,歧视对残障人士才是致命的打击。那么,什么是“基于残疾的歧视”?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条明确定义:“基于残疾的歧视”是指基于残疾而作出的任何区别、排斥或限制,其目的或效果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领域,损害或取消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对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的认可、享有或行使。基于残疾的歧视包括一切形式的歧视,包括拒绝提供合理便利。

 

而歧视又分:直接歧视、间接歧视、连带歧视。直接歧视,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残疾而给人的差别待遇。间接歧视,是不直接说残疾,而设定一个残障朋友达不到的、不合理的标准,因为达不到这个标准而差别对待。看上去合理的标准,其实暗含着一种间接的歧视,比如银行柜台等。在实践中,我们会带患者做一些训练,训练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患者和家属都不会抬头,感到很委屈。因为个体残疾,歧视他/她的家人、朋友和帮助他的人等等,这就是连带歧视。

 

从受伤到残障,经历了什么?污名化、贴标签与刻板印象,社会排斥和基于残疾的歧视,也许一个都不少!正因为如此,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之路才会显得困难重重,但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才会获得新生,走下去才会看到一片天!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残障  残障词条  受伤  受伤词条  经历  经历词条  容易  容易词条  社会  社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