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新生代·公益人】00 后的我,不想他们只用「年轻」定义我的公益行动力

本文转载自高中段创新教育项目「探月学院」,作者Jessica,

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Jessica|编辑:Meiting & 荔闽

 

Jessica 是探月学院创始届的学习者,探月的公号也多次报道过她和公益的故事。在过去的半年里,虽然疫情也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去了很多变化,但是关于公益这件她热爱的事情,她又有了新的突破和思考。

 

在这篇文章里,Jessica 分享了自己的公益经历——因为「年轻」,她既被「大人们」优待和鼓励,又不得不接受他们的质疑和偏见。这个独特的经历,让她反思自己应该如何与「大人」世界相处,最后明白:不管是「前浪」还是「后浪」,都应该相信自己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因为这个世界期待的,永远不是这两者中的一个,而是想并且可以让它变得更好的人。

 

「我觉得吧,你还是太年轻了!」

 

在一次面向小学生和幼儿园家长的公益分享会上,我刚刚分享完自己的公益经历,准备回答观众的问题。一位年纪大概在 30、40 岁的叔叔拿起话筒,带着些许说教的语气,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出这句话。

 

这样的评论让我猝不及防,我既害怕又很期待听到他接下来的话。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被主持人叫去另一个场地做分享,于是就匆匆离开了现场,也无法得知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但在那之后,「你还是太年轻了!」这句话,还有那位家长的语气和神情,时刻萦绕在我脑海里。有时候我会觉得他说的对,但更多的时候我总是会觉得一些些不服气。

 

没错,我是年轻,但是年轻又怎么了?

 

回想从小学到现在,我发现「年轻」的确让我的公益之旅不一样。身为「后浪」,我受到过「前浪」的优待和鼓励,也体会过初次与社会发生链接时产生的「摩擦力」。

 

我想我与公益这段经历或许会对许多和我一样的同龄人有帮助。因为我们都要离开校园,去真正地接触社会,学会如何和「大人们」一起合作,如何获得来自更多人的认可。

 

 

 

 

10 年前,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我和公益相遇。

 

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艾滋病患者,在 CCTV 举办的公益活动「请给我一个拥抱」上。我穿着雨衣坐在一群哥哥姐姐旁边,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他们与我没有什么不同。后来,我得知他们都是被爱心人士帮助过的受到艾滋病困扰的孩子,也因为艾滋病,他们真正的生活和我有一些不一样。

 

从那之后,我开始去了解艾滋病、关注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组织,并借此认识了一些公益项目发起者、志愿者。慢慢地,还在上小学的我踏上了公益这条路。

 

Jessica 在联合国艾滋病署  UNAIDS 和中非民间商会 CABC 的酒会发布 Dr. Panda 公益项目 

 

「鼓励」,是小学时的我在做公益中接收到的最多反馈。每次我在公益研讨会上发言,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大人们便会投来善意的目光,并且鼓励我继续加油。参与公益活动,大人们也格外欢迎像我一样的小朋友们。但我知道,这些鼓励与赞许,不是因为我提出的观点多么的有价值,而仅仅只是因为我是小朋友。

 

我不满足于这样的「鼓励」,我希望能够像大人们一样,知道怎样去做公益。于是,我尝试着和大人们讨论设计公益组织的架构、组织公益研讨会、发起爱心健步行活动……但即便如此,我似乎无法摆脱「小朋友」的标签,我也一直怀着一个疑问:我怎么才能像大人们一样,在会议上提出好的想法,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到了初中,我渐渐失去了因为年龄小而得到的「宠爱」。我做的公益活动得到了一些成年人的支持,但随之而来,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来自他们的偏见。「作为一个初中生我到底能做什么?在公益中,青少年的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我。我不想一直作为一个参与者、学习者,我也想成为公益的行动者。

 

于是我就想从我的身边开始。校园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之一,也是一个学生最容易产生影响力的地方。于是我就在校园里开始了我自己策划的第一个公益项目

 

当时,我想为我参与的艾滋病防治的公益项目做筹款。于是我跑去和学校的领导、老师、同学,还有家长说,在六一儿童节那一天,邀请全校同学一起做一次义卖,义卖的钱将会捐助给艾滋病防治的公益项目

 

防治艾滋的义卖

 

激动、紧张、担心充斥在我准备义卖活动的两周里。一下课,我就跑到其他班门口,让他们帮我筹集义卖品,跑到老师和校领导的办公室,邀请他们参与义卖活动,和他们确认场地。曾经的我不好意思和和老师、同学讲我的公益故事,但那一次我似乎有了很大勇气,我有很清晰的目标感,想要摆脱「小朋友」的标签,曾经的「不好意思」都被我抛诸脑后。那次义卖,我也收获了巨大的支持。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出乎我意料的支持我,从家里拿来了义卖品。

 

但质疑并没有消失。

 

在邀请他人参与活动时,一位老师冷不丁地冲我抛下一句话,「孩子你是不是被骗了!」这突如其来的质疑让我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该如何回应,只是机械地说了声「谢谢,打扰了」,便跑了出去。

 

一路上,「孩子你是不是被骗了!」这句话就像被按下了循环播放一样,就好像那一句「你还是太年轻了!」,在那几天里不停地回荡在脑海里。继续准备义卖的几天里,那位老师的话还是会时不时地牵动我的思绪,但我还是咬着牙要把这次义卖完成。

 

我记得义卖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过来,说「义卖活动很成功!」那一刻,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我发现自己有机会像成年人一样,对这个社会产生一些影响力。

 

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那句话与其说是一盆冷水,倒不如说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能力和参加公益的信念。后来有一段时间,我曾经想回去告诉那位老师,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很清楚自己没有被人骗。

 

但我后来发现这样的「证明」其实没有必要。人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如果自己认定了这件事的价值,那倒不如把它坚持下去,让质疑不攻自破。

 

Jessica 参观蚊帐工厂 

 

回想起这段最初的公益之旅,我意识到,因为年轻,身边的很多同学和老师愿意支持我,但也正是因为年轻,我难免会受到来自阅历和经验都比我更丰富的人的质疑。如果让我再回到那个场景,我想我再不会不知所措地逃出那间教室了。

 

 

 

 

进入高中之后,我开始发起新的公益项目,又再一次地感受到了年龄的困扰。

 

为了让更多校外的人士也愿意参与我的公益项目,我开始尝试更多地和大人们一起做事。我感觉自己就想是一个闯入者,但还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就跌跌撞撞地进入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惊喜的世界。

 

Jessica 在探月分享公益经历

 

一方面,我依然能够感受到成年人的偏见,他们带着不同的目的与我合作一起做公益项目,以一种不平等的视角与我对话,也许在他们眼里高中生还是孩子,只能是公益的参与者,没有能力去做推动者;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方式让我突然间感到了压力,有些时候,我分不清楚里面的套路,甚至不知道一些委婉里原来是一种利益的诉求,这让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公益不再像之前那样纯粹了。

 

我感受到了「不舒服」,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人突然进入了成人世界,慢慢开始熟悉那些规则和传统,还要面对职场的种种套路。

 

但我慢慢开始意识到,也许这只是一种「不适」,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委屈」都是合理的,从参与者变成发起者,甚至是制定者的过程里,也让我学会更为重要的一个能力——换位思考。那个质疑我「被人欺骗」的老师就是一个对于公益与青少年充满偏见的人么?

 

答案也许并不是。

 

也许他只是担心你,想要善意地提醒下你。又或者是他正在享受午休时光,一个不是很面熟的学生突然闯入办公室,让他有些疑惑等等。

 

因为「年轻」,我们可能干劲十足,但我们缺少的就是经验,在与人打交道时不够周到,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让他人倾听我们真实的声音,也没有还没有形成以尊重他人的时间和精力为前提的专业精神。

 

Jessica 在探月

 

作为「后浪」的我们,有些时候也需要去真正地走进成年人,也许我们也对他们抱着极大的「偏见」。

 

发现「偏见」的方法之一就是「去看见」。大人们要去看一看现在的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做了什么,他们又在为社会做些什么。在合作中,与他们直率而坦诚地沟通,告诉他们你的期望和顾虑。而青少年也应该也要以同样的心态与大人们进行合作。

 

而这样彼此的真诚,可以产出巨大的惊喜。

 

在探月学院今年的跨学科项目课程 Double H(Double H 是关于人类健康主题的课程)上,我和几位学习者发起了一个全新的公益项目——「Why Youth」。和我以往的项目不同的是,这一次我希望可以直接赋能和我一样对公益感兴趣的同龄人,帮助他们设计和执行真实需求与可行性并存的公益项目。因此结合自己做公益项目的经历,以及过往的材料,我们一起编写了一本「青少年公益项目指导手册」。

 

「Why Youth」《青少年公益项目指导手册》封面

 

不仅如此,我们还组织一场线上的公益分享会,「青少年公益入门——我做给你看·你做给世界」,希望带着更多人了解青少年做公益的困难,以及青少年可以怎样去做公益。为了增加分享嘉宾的视角,我们联系到了多年专注于慈善教育的 Helen 老师。

 

因为素未谋面,我怀着忐忑和 Helen 老师其他嘉宾以及活动主持人打通了语音通话,彩排讲座内容。在彩排快结束的时候,Helen老师突然说:「昨天你叫我来彩排我还有点惊讶,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叫我在活动前去整体彩排。」我当时心想我是不是又忽略了大人之间的「潜规则」。活动前不应该请嘉宾们来彩排,而是私下沟通呢?

 

「但我觉得你们这样很好、很认真」Helen老师又继续说道,「如果大家都可以抛开一些固有的工作观念去工作那会更好。」听到这句话,我先是有些惊讶,之后又觉得欣喜。我感觉彼此真诚地沟通想法,可以让彼此获得尊重和认可。

 

最终,这次的活动成功过举办,464 人次参与我们的活动,超过了我们最初给自己设定的目标 200 人。事后反思中,我意识到这个项目之所以让我感到惊喜,是因为它既有来自成年人的理解和扶持,也体现着青少年公益行动者不断进步,不断自我完善的行动力。

 

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参与活动的观众留言说,「Why Youth 的手册对于入门的青少年来说,还是很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Helen老师也鼓励我们,「期待看到你们更多的成长,希望有一天你们能把中国青少年慈善的故事带上国际舞台」……

 

这些反馈让我对于我在做的事情更加充满信心,感受到了外界对于青年人做公益的支持。

 

「Why Youth」项目会议记录截屏

 

 

 

 

现在回头重新看待「年轻」和做公益的关系,我有了一个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年轻」让我得到了一部分成年人发自内心的帮助与支持,但这也意味着我们也需要接受来自另外一部分成年人的质疑。这是相互依附存在的,这就是来自这个世界的「真实」。但是面对真实,我们不应该选择逃避,或者是抱怨,而是我们要相信自己虽然年轻,但也可以有所作为,因此我们更要去为不公平发声。

 

现在的我,更加相信「年龄」不是决定我们能否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的第一要素。我也不再纠结如何去改变他人对于我的质疑和偏见,而是更加关注如何进行自我提升,如何真正地做出能够帮助他人的项目

 

Jessica 在非洲

 

而且当我面对他人的质疑的时候,我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慌乱跑开的人,我会大声地告诉那些成年人:「在青年人在产生社会影响力的途中,你们是最亮的引路灯,也可能会是我们最难越过的绊脚石。这取决于你们如何看待「年轻」,如何对待年轻人。是的,作为「后浪」的我们需要去提升、去成长,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前浪」们给予我们理解与扶持。」

 

其实,不管是「前浪」还是「后浪」,都应该相信自己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因为这个世界期待的,永远不是这两者中的一个,而是想并且可以让它变得更好的人。

 

「完」

 

 

本文转载自高中段创新教育项目「探月学院」

与你分享在未来教育道路上有价值的教育观点、成长故事和课堂实践。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益  公益词条  新生代  新生代词条  只用  只用词条  定义  定义词条  不想  不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