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热点】盲文考生只有5人?其他无数视障考生都在哪里?

编者按

 

 

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命运的新起点!

 

因为这场考试承载着每个考生对未来的期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悲喜。

 

2020年,来自山西、安徽、上海、西藏四个省、市、自治区的5名视障考生,使用盲文试卷参加了高考。其中,来自安徽的昂子喻第二次参加高考,以635分的优异成绩超出安徽理科一本线120分。

 

问题来了,既然2015年教育部就将考试中提供盲文试卷作为制度确立下来。可为什么参加高考的视障人数连续六年都是孤零零的个位数呢?为什么一项看似进步的改革没有惠及到更多的人,反而在实践中遇冷?

 

在关注昂子喻励志故事的同时,不禁想要追问,他身后那千百名视障考生在哪里?

 

 

······盲文考试有啥不同?······

 

 

2020年高考,来自山西、安徽、上海、西藏四个省、市、自治区共有5名全盲考生,使用盲文试卷参加考试,其中,有两名西藏全盲藏族考生使用的是藏文盲文试卷。

 

那么,盲文试卷与普通试卷有什么不同呢?盲文试卷的内容及难易程度,和普通考生大同小异。在招生录取时,分数线跟普通考生也一样,不享受加分等照顾,由于视障考生用手摸着盲文试卷来答题,花费的时间会比非盲人考生长,因此,视障考生的考试时间会更长。

 

《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中提出:

 

■ 为视力残疾考生提供现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含大字号答题卡)或普通试卷;

 

■ 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无存储功能的电子助视器、盲杖、台灯、光学放大镜等辅助器具或设备;

 

■ 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可以在该科目规定考试总时长的基础上延长50%。

 

 

不得不说,盲文试卷自2014年诞生,让无数盲人考生有机会实现大学梦:

 

■ 2014年,我国第一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盲文试卷诞生。河南46岁的视障考生李金生,成为第一个使用盲文试卷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

 

■ 2015年,参加普通高考的浙江视障考生郑荣权考出了570分,其中数学接近满分。 

 

■ 2015年,宁夏视障考生黄莺考出了530分的成绩,高出宁夏理工类一本线85分。2019年黄莺又以优异成绩保送武汉理工大学。 

 

■ 2017年,安徽视障考生王宠高考分数575分,超出本省一本线88分。

 

■ 2018年,上海市盲童学校应届高三毕业生王蕴,在高考中考出623分   的优异成绩。(备注:上海盲校当年属单考单招,使用单独试卷,只针对三所学校招录)

 

■ 2019年,山东视障考生邵宸,584分,超过文科普通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81分。

 

■ 2019年,安徽视障考生昂子喻,考出551分,高出当地一本录取线55分,当年被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硕连读录取。

 

图片来源网络

 

 

······盲文考生为什么这么少?······

 

 

在大多数人看来,视障人士因为自身面临的障碍,只能学习按摩一类的技能,就业也只能选择按摩师,他们经常被周围人这样告诫。但他们自己难道甘愿因自身的障碍被局限吗?他们同样希望能和普通孩子一样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六年前的2014年,我国第一份高考盲文试卷诞生。当年,惟一来自河南的46岁视障人士李金生以“白卷”的考试结果令舆论哗然,成为新中国有据可查的除张铁生之外第二个在高考中交白卷的考生。巧合的是,这份“白卷”也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改革。

 

2015年,教育部等发布《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将考试中提供盲文试卷作为制度确立下来。当年共计8人使用盲文试卷参加高考,7人被高校录取,且不存在额外加分政策。此后每年,视障考生的人数一直在2至10人之间徘徊,未见显著增长。

 

为什么参加高考的视障人数连续六年都是孤零零的数字呢?难道视障学生普遍学习差,所以参加高考的人数少吗?

 

其实不然,据业内人士介绍,盲文考生数量之少,自然不是因为盲校低视力人数是全盲的近百倍,而是本身这个政策受益的学生,大多在普通学校学习,而且是不需要太多支持的低视力学生。平日里,他们可能依靠放大镜、台灯或者不用辅助工具学习。虽然阅读速度会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大多数低视力学生也许根本不知道盲文为何物,更别说用盲文去参加高考。因为摸读速度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越小学习越好,时间越长越好。

 

另一方面,使用盲文视障学生,恰恰在隔离式的盲校教育体系中学习,其教学质量、教学深度和训练方式与普通学校有天壤之别。

 

目前国内拥有高中教育的盲校共有8所,最早的青岛盲校,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设了高中,但其对口学校主要是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随后北京盲校,武汉盲校等开始尝试开办高中,但很长时间都是应者寥寥。而四平盲校、南京盲校,均是在盲文被纳入普通高考之后才开始设立。

 

所以,同样是高中,与普通高中相比,不管是实际教学,还是针对性的考试训练,其质量如何不难想象。因此,视障考生用盲文参加高考自然不是简单的“一张试卷”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理事蔡聪认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在于,制定法律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形式上的平等,还是为了让某些边缘群体获得实质上的平等?

 

盲文考生数量少而言,一方面,可能由于当下盲校隔离式体系和普通教育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而政策具体执行者对融合教育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长期对残障的负面态度,普通学校可能仍将残障学生视为一种负担。而特殊学校却需要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来获得资金与发展关注度,譬如生均经费的拨付要看招生人数。

 

但事实上,在融合教育的视角下,特殊学校的角色应作为专业支持者存在,并因此给予资金与发展方面的支持,这样也解决了普通学校的担忧。

 

在蔡聪看来,除了政策及专业选择的掣肘,即将迈入大学的残障同学,可能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基于残障特点,大学里的融合教育支持系统是否完善。

 

比如肢体障碍学生,特别是轮椅使用者,脑性麻痹的同学,学校的坡道、电梯、宿舍的床铺、卫浴设置等是否足够无障碍。而视力和听力障碍的同学,面临的可能更多是软性的,信息上的障碍,教材的无障碍、环境中的信息指示,考试形式的解决,与老师、同学们的沟通,在大学里独立自主的生活等等。

 

一句话,就是目前大学校园里是否能满足残障学生合理便利的个性化需求。

 

从个体而言,我们相信,大学会通过各种人力和特事特办来帮助残障学生。但更希望学校能建设一种良好的支持系统,让残障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平等、融合地在大学校园里,做一名和别的同学有一样尊严,有一样体验的普通学生。

 

图片来源:instagram.com

 

(素材来源:声波帮帮盲/ 残障之声,仅用于公益传播)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考生  考生词条  视障  视障词条  盲文  盲文词条  无数  无数词条  只有  只有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