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报名】8月21日发布 | 流动儿童课外服务为什么重要、如何做的更好?

2019年末,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36亿,其中流动人口子女规模约为9870万人,占中国儿童总数的35.65%。这群儿童更多被人们熟知的是“留守儿童”,那些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流动儿童”,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其规模约为3491万。

 

 

2018年,新公民计划与资助者圆桌论坛联合出品《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扫描报告》。今年,我们选择了公益组织最有可为空间的行动领域——流动儿童课外服务,重点讨论公益组织如何更加有效的回应流动儿童需求。研究成果《安全、有意义的课外时光:流动儿童课外服务为什么重要、如何做的更好》将于8月21日(本周五)正式发布。

 

本报告主要包含五个部分,前三章分别从中国城镇化与流动人口子女现状、流动儿童的教育发展需求、公益课外服务的组织现状及其对流动儿童的重要价值,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第四章与第五章,我们深度聚焦“公益组织与资助方如何回应流动儿童群体紧迫、大规模的现实需求”,通过6个流动儿童课外服务领域的实践案例剖析,为同行呈现有效、可持续课外服务的行动要点以及在服务推广过程中的常见挑战与策略经验,并基于此,提出具体行动建议。

 

为了更深入地解读流动儿童课外服务领域,以及吸引更多资助方和行动者关注和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来,8月21日(本周五)上午10:00-11:30,资助者圆桌论坛将联合新公民计划、乐施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报告线上发布与研讨。届时将邀请多家来自一线公益组织与相关领域基金会的公益同仁,共同探讨流动儿童课外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线行动经验、以及未来更多的行动机会。欢迎点击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报告并报名参与研讨活动!

 

 

 

流动儿童教育发展困境、公益课外服务的重要价值

 

 

教育发展机会不平等,是流动儿童教育发展困境的最核心问题。由于公共服务的供给依然以户籍人口为基础,与本地户籍儿童相比,城市流动儿童在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方面依然面临非常多的困难;中低收入家庭的流动儿童,他们也难以企及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市场服务——户籍和经济的双重壁垒让中低收入家庭中的流动儿童处于服务真空之中。

 

公益课外服务,可以为孩子们填补其中的服务真空——安全托管、课外教育、社区参与和社会融入——这些服务像一个缓冲器,在家庭、学校之外,为这些被种种客观环境不利因素包围的边缘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有陪伴、兼具教育功能的空间。

 

回应大规模现实需求:提供有效、可持续、宜推广的课外服务

 

2019年末,流动儿童总规模已达3491万,对课外服务需求最为集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数量占比为42.4%。面对如此规模的需求,公益组织的重点不在于个别行动者业务的规模化,而在于行业整体联合发力:识别最基础、最紧迫的共性需求,在资源约束下,探索如何以更加高效、划算的方式回应这些需求,并将成功经验及时总结输出——提供更多有效、可持续、宜推广的服务,从而提高公益课外服务的有效供给。

 

有效:实际需求,确保服务策略-服务目标与儿童需求一一对应;

 

可持续:把成本投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尽可能确保资源来源的可持续;

 

宜推广:要考虑如何输出经验并为同行提供借鉴,总结有效、可持续的关键要素和适用条件。

 

 

问题一:如何实现服务的有效、可持续?

 

确保服务有效、可持续,核心是“需求、服务、资源投入”三大要素一一对应

 

 

报告中,我们选取了以下6个典型流动儿童课外服务案例,并基于对各个案例的剖析,总结出有效、可持续公益课外服务的行动要点。

 

 

太阳花流动儿童社区教育项目(上海闵行区吴泾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

火把社区(广州市小金雁社区公益服务中心)

鸟巢阅读计划(鸟巢计划公益团队)

微澜图书馆(新公民计划)

童萌亲子园(成都童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安全号列车(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

 

针对每个案例,我们都呈现了两部分内容:

 

1. 案例快照,包括:案例背景信息、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规模与产出、以及服务成本;

 

2. 案例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案例通过哪些方式,回应自己的定位目标?

案例的成本产出如何,如何分析/看待这样的成本产出结果?

案例的核心服务策略是什么?将这个策略推广有哪些挑战?或者适用条件是什么?

案例的资源模型有什么特殊性?其背后的考虑有哪些?

 

 

基于案例分析以及流动儿童课外领域的实际情况,我们为行动者提出了有效、可持续服务的关键建议:

 

 

1. 从流动儿童现实需求出发,优先基础服务的广泛供给,而不是局部的精细化服务

 

关键在于找准服务定位。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在服务深度与服务广度之间找到一个“最优解”。如果我们的资源可以在两个方案中二选一:基础服务覆盖到100个孩子 vs. 专业服务覆盖到20个孩子,我们会做出什么选择?

 

 

2. 在不影响服务定位和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志愿者动员、服务内容合作等方式,降低服务成本,尽量选择更经济的服务策略。

 

自主研发服务内容并持续迭代升级,需要耗费相当的财力和人力成本,对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产品应用成效的测试时间投入都有较高要求。通常不适用资金、团队规模和服务规模有限的行动者。

服务者,是最“贵”的投入,也是服务能否可持续、宜推广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对于提供规模化服务的行动者,匹配服务者与服务内容、控制用人成本并保证整体服务质量,是最大的难点。

 

3. 关注服务成本,尤其是从服务人数、服务覆盖率、服务频次等方面的项目产出来综合考量服务投入产出,以此指导服务策略优化。

 

服务人次,是资助方和公益组织在描述服务产出时的最常用的指标。但是,仅凭服务人次,并无法判断服务是否有效覆盖到有需求的群体。

需要更多关注服务人数、服务覆盖率、以及有效参与服务的频次的时长,等关键产出指标。

 

4. 根据服务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做足资源规划,并设计合理的资源模型。适当通过服务收费、社群筹款、本地资源动员等方式提高服务的资源可持续性。

 

(1)根据真实成本,做足资源规划

 

服务成本,包括显性的直接服务成本,也包括那些支持服务稳定持续运营的支持成本。了解服务成本,是制定策略、规划投入的前提。

 

 

行动者和资助方往往对成本估算不足。现实中,直接服务背后的支持成本容易被低估和忽略。低估成本,可能会直接导致项目目标和策略脱离现实,或者资源投入不足以支撑既定的服务目标。

 

(2)优化资源模型,提高服务的可持续性

 

公益组织要尽量将资源渠道多元化,避免对单一渠道的过渡依赖,通过社会资源动员或者服务收费等方式,探索更多元、更可持续的资源渠道。

 

服务成本由谁负担?服务要不要收费?这是行动者设计资源模型时的重要问题。不仅关乎项目的可持续性,也关乎公益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首先,要考虑服务定位和面向群体(定位为普惠型服务还是托底型服务服务群体的收入水平与付费意愿如何?)。其次,对于服务付费,要设定合理的价格区间。

 

除了服务收费,也可以通过社群捐款或社群自我服务的方式提高服务的可持续性。后者的适用性比服务收费更高。

 

同时,针对以上目标,报告中我们也提炼了的具体行动要点和问题清单,供行动者参考。

 

 

问题二:服务推广过程中,有哪些共性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在不断增加服务供给的过程中(不论是单个服务点增加服务供给、还是标准化复制/品牌输出亦或经验输出等方式的服务推广),行动者常见的共性难题有:

 

难点1:如何找到足够多合适的服务者,同时兼顾服务成本

 

利用志愿者提供服务,是应对这一难点的关键策略。

 

在本报告中,火把社区、太阳花、微澜图书馆是明确以志愿者支持为核心策略的项目。我们重点从以下层面呈现这些行动的志愿者策略:

 

志愿者的支持模式如何?

志愿者提供服务的产出或成效如何?

志愿者支持的成本如何?

 

难点2:扩大服务规模后,如何控制服务质量

 

把控服务质量,核心是把控“人”。必须通过搭建适宜的“服务支持系统”,完善服务推广的过程中对服务者的培训以及服务落地转化支持体系,才能确保服务能够有质量的落地实施。

 

报告中,我们重点分享了童萌亲子园是如何建立服务支持系统,让社区妈妈成为优秀的早教服务者。

 

难点3:如何解决服务推广过程中的渠道和资源难题

 

向社区递送服务,却找不到合适的社区中心;推广社区中心,却找不到合适的一线合作伙伴和落地资源——这些应该是很多品牌机构在服务推广过程中的苦恼。

 

我们在这一部分分享了鸟巢计划公益团队自下而上推动城中村公益图书馆的行动案例——以草根力量倡导和号召更多行动者加入,动员本地资源支持,自上而下突破资源与渠道瓶颈——以期这样的经验对于流动儿童领域一线行动者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资助者助力一线行动

 

流动儿童服务领域,目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总体资源不足、服务供给生态基础薄弱、已有资助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这些挑战,资助方需要重新认识流动儿童教育相关议题的社会价值定位,关注对一线服务的持续支持,还要从行业层面更有战略、有计划的投入,尤其注重在流入地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循环和服务支持系统。

 

 

报告的结尾,我们从全领域的视角,描绘了流动儿童课外服务领域的资助机会,并从项目层面、组织层面、行业层面为资助者提出具体的资助建议。

 

 

给行动者的资助建议:

 

流动儿童的课外服务,整体状态是基础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儿童的大规模需求。提高服务供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一线服务,也需要资助方有战略、有计划的让一线行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1)项目层面

 

回归儿童的实际需求。提高流动儿童的基础服务供给,不能仅关注“极端个案”。资助方要认识到,在城乡二元化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对于大多数流动儿童,“平实的基础服务”就是刚需。

 

以“有效、可持续”为行动标准。有能力识别和支持一线行动者社会提供更多有效、可持续的服务

 

严谨考量资源投入、项目目标、儿童实际需求之间的一一对应。从流动儿童现实需求、公益组织的实际能力以及已有资源出发,找准项目定位、科学的衡量项目投入和产出、按项目真实成本提供资源支持。

 

流动儿童的需求长期存在。一线服务资助尽可能有延续性,能够提供持续、稳定。

 

(2)组织层面:给予服务所需的组织发展资金。对于资金使用有一定灵活度的资助方,尽可能为一线行动者提供稳定、持续的组织发展资金。

 

(3)行业层面:

 

挖掘有效、可持续的一线实践,并支持案例经验梳理、总结和传播。

 

多种路径增加服务渠道。支持通过新建社区中心、活化已有社区空间的方式,解决支持服务供给的“关键洼地”——服务渠道短板。

 

支持更多的组织进入流动儿童服务领域。尤其是,通过支持已有的城市社区服务儿童服务将已有服务延展到流动人口社区、或者支持志愿者团队等新生力量关注流动儿童群体——保存量、推增量,同等重要。

 

支持区域性合作。在公共资源缺口短期内难以缓解的情况下,在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动员本地资源,形成区域的资源循环和支持系统,可能是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关键所在。

 

完善服务供给生态链。支持服务内容提供方、服务渠道、服务递送方的全链条合作,以更低的项目合作成本推动更高效的资源链接。

 

资助更多支持性机构。包括行业研究、监测评估、议题研究等支持性角色。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日发布  日发布词条  课外  课外词条  流动  流动词条  更好  更好词条  报名  报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