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人物 | 推动难民问题解决的先行者

 

 

 

 

 

人物&项目简介

 

 

刘毅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士、国际法学硕士、耶鲁大学访问学者、青之桥基金会秘书长、国际法促进中心创始人和执行主任,共同未来创始人。

 

共同未来:

中国第一家获得公募资格、致力于帮扶难民儿童及青少年的国际志愿者服务项目。目前,项目在北京万国麒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与国际法促进中心 (CIIL) 的共同指导下开展工作。经过在国内近三年时间的前期准备与运营,2019 年 7 月,共同未来与平澜基金会在黎巴嫩贝鲁特共同开设了办公室。项目将以此为基点,切实推动难民儿童与青少年帮扶的项目与工作。

 

 

Outline

 

 

1. “我觉得人生应该有更多可能”——初遇

2. “这既是他们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相识

3. “我们不能因为疫情,就停掉孩子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前进

4. “他们的勇气,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编织起支离破碎的生活”——未来

 

2016年9月,共同未来成立了。

 

这在当时是中国第一家获得公募资格、致力于帮扶难民儿童及青少年的国际志愿者服务项目。

 

出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与现实情况,国内鲜有组织愿意接触难民群体。“对于我们来说,有时候做一件事不一定是因为它简单,更多的是因为它有意义。”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刘毅强创立了共同未来,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平台,塑造出一群真正参与到全球难民问题治理最前线的中国年轻人。

 

 

初遇

 

 

“我觉得人生应该有更多可能”

 

作为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与许多人相比,刘毅强的人生显得与众不同。

 

律师工作时期的刘毅

 

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律所工作,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时常让他觉得少了点什么,似乎人生不应该局限于此,好像还可以创造新的价值。出于国际法的兴趣,工作了三年后的刘毅强选择离开,投身国际法领域。

 

逐渐深入国际法的工作后,刘毅强发现,很少有中国律师出现在国际法庭,同时,中国非政府组织(NGO)也极少涉猎国际法领域。为了弥补这一空缺,改善国内NGO在该领域的境况,2015年,刘毅强创立了中国国际法促进中心(CIIL)。

 

刘毅强在CIIL工作中

 

随着该组织的发展,2018年5月24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授予了CIIL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特别咨商地位”,为CIIL日后更便捷地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支持。

 

受国际法工作环境的影响,刘毅强注意到了国际上日趋严重的难民问题。2015年,叙利亚3岁小男孩溺亡的照片震惊世界,也使刘毅强意识到难民问题的严重性。以此作为切入点,他带领CIIL团队前往土耳其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撰写难民危机报告。     

 

3岁叙利亚男孩溺亡照片

 

2016年10月,在国际法促进中心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指导下, “共同未来”项目设立,刘毅强担任项目秘书长,致力于帮助叙利亚难民儿童实现更好的发展。

 

共同未来在刘毅强的带领下开始了对难民援助之路的探索。

 

 

相识

 

 

“这既是他们的未来,

也是我们的未来”

 

早在1949年,为解决涌入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的安置问题,位于贝鲁特南郊的Shatila难民营建立了,共容纳3000名巴勒斯坦难民。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大批叙利亚难民涌入黎巴嫩,现在大约有4万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难民居住在黎巴嫩的Shatila难民营。

 

随着难民数量的逐渐增加, Shatila难民营内不断加盖楼房。在这个占地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区域里,绝大多数难民只能被迫住进在密不通风危楼里,终日不见阳光。

 

在Shatila狭窄拥挤的小巷内,本就凹凸不平的道路因为地中海气候冬季的多雨天气而变得更难通行。盘互交错的电线挂在巷子上方,每逢雨季,经常发生未成年人因为裸露的电线而触电身亡的事故。

 

即使是这样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由于选择有限,人们只能被迫继续生活下去。

 

当一家致力于改善当地难民生活状况的NGO组织Basmeh & Zeitooneh在难民营里设立了社区中心。随后,该组织成立Shatila Studio项目,支持当地女性利用自己的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文创产品,来获得可持续的小额收入,以此支持她们养育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叙利亚的难民

 

共同未来在发现当地女性权益缺失问题后与贝卡难民营的Alsama Studio寻求合作,在帮助其拓宽文创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社区中的难民妇女提供就业培训和岗位,提升妇女及其子女的经济状况,推动其家庭生计的改善。共同未来一直致力于通过援助,提升难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社会企业的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刘毅强这样说道。

 

除了妇女权益,共同未来同样着眼于叙利亚难民中儿童的教育援助,派遣中国志愿者前往叙利亚、土耳其等难民接受国的孤儿院,开展支教活动。

 

由于难民在安置国存在巨大的经济社会权利缺失,难民儿童往往不能上学,或因家庭经济压力被迫辍学、成为童工,其健康成长受到家庭经济压力的不利影响。共同未来与多个合作伙伴协作,在难民营中为抚养未成年人(特别是学龄儿童)的家庭提供小额爱心补助,帮助改善贫困难民家庭的生活状况,鼓励家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刘毅强与黎巴嫩儿童

 

许多难民青少年因为战争和逃难而失去了教育和工作机会,他们迫切渴望能够重返课堂,掌握支持家庭生计的技能。为了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共同未来在前线为难民青少年提供中英文教学服务。

 

 

前进

 

 

“我们不能因为疫情,

就停掉孩子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共同未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国内的志愿者不能再继续前往叙利亚、土耳其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另一方面,许多投资方将资金从原来的项目,转投到疫情相关领域,共同未来不得不暂停国外的一些项目。

 

尽管面临资金周转困难、项目被迫中止等问题,共同未来依旧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共同未来对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我们不像政府那样需要统筹纷繁复杂的事情,需要同时兼顾经济、疫情、基础保障等,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疫情就不吃饭了,不能因为抗疫,就停掉了孩子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们只是把更多的资金放在购买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物资上,”刘毅强这样说道。

 

共同未来举办画展

 

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并投身于难民问题的解决,唤起人们对目前战争冲突中处于迷失边缘的年轻一代的关注,共同未来曾举办读书会、叙利亚儿童画作展出等线下活动。然而,因为疫情的爆发,这些活动等不得不被迫取消。

 

不过,通过不断摸索,共同未来探索出了新的活动形式。

 

通过“想象以外的难民映像”圆桌对话活动,共同未来与难民议题的实际工作者展开面向公众的公开对谈,以亲历者的实际经验及体会帮助还原“滤镜”之外、真实的难民群体。通过圆桌对话活动,共同未来呈现出对于难民议题的感性认知,帮助听众后续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难民议题,并积攒相关的国际工作实务认知与体会。

 

 

未来

 

 

“他们的勇气不仅是为了生存,

也是为了编织起支离破碎的生活”

 

从事难民援助的几年里,刘毅强及其团队逐渐认识到,难民问题,需要国家的关注与引导,需要国际领域的共同合作。

 

难民的数量在冷战后的和平年代达到了历史最高。复杂的历史问题,使其没办法简单的通过创新型的方式去解决,而是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努力。”

 

难民议题在世界上有着极高的关注度,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应该拿出更多的担当与责任。

 

然而,难民问题的解决,单单依靠国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共同未来一直坚信,难民问题的解决,上层建筑与前线的基层工作,是同等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奉献一份力量。

 

在刘老师的心中,受救助者表现出的勇气、坚韧与爱,是他在难民的工作时最大的收获。 “作为个体,我还是更多做一些更直接的事情。怎样能更好地帮助难民,怎样用他们的故事让大家理解国际社会发生的这些事情,是我们不断在探索的。”他这样说道。

 

刘毅强在北京大学演讲

 

在未来,共同未来会继续坚持这份不算容易却意义非凡的社会责任,引导中国的青年人关注难民问题,不断推进难民援助的深入。

 

采访最后,刘老师将古特雷斯的这句话送给当代从事难民援助的青年。

 

“每个难民的遭遇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非比寻常的勇气。那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编织起支离破碎的生活。希望大家可以在工作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采访丨张旻昊 鲍忠科

撰写丨张旻昊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先行者  先行者词条  难民  难民词条  推动  推动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  解决  解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