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研究生让导师难堪的问题谈起

在和学术兄弟们吃饭聊天时,听到些许“90后”研究生导师的故事。以下举几个实例。

故事1:博士生张三说:“您常说我没啥创新能力,我认可。但我不知道您有啥重要的创新成果,您这些年搞的也不过是大路货嘛。”

故事2:硕士生李四说:“论文中的实验工作是我自己做的,您为啥非要当一作?”

故事3:硕士生王五说:“您常说教我语文的是体育老师,我看您写的论文也不咋样。”

导师各方面做得好,则研究生难以找到下嘴的机会;否则,人家怼你,恐怕无力辩解。为不丢面子,导师应在多方面壮大自己,才能率先垂范。

最让研究生佩服的应是导师的科研视野、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优秀的导师首先应有广阔的科研视野,正所谓“没有广阔的视野,只会坐井观天;没有广阔的视野,只会夜郎自大;没有广阔的视野,无从走向远方。”其次要有对事物的洞察力。人的见识,取决于对事物的洞察,而洞察力则取决于思维的境界——方向和高度。人的认知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束手无策的问题;人的认知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最后是科研创新能力。以前两种能力为基石,则能凝练出关键科学问题,进而能独辟蹊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征途中,自然会建立高创新性理论和方法。

研究生在科研中有了阶段性成果,导师要鼓励其发表学术论文,毕竟论文写作能力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其中一环。在我看来,即使导师出了经费、出了点子且多次修改论文,也应大度让研究生当一作(导师可当通讯作者或二作、三作等),以让研究生有满满的成就感。是啊,成就感是自我激励的动力和源泉,要比物质激励的作用更为持久。

导师自己发表论文、修改研究生论文、回复研究生邮件等,要尽量避免语法错误、逻辑错误、术语混用、错别字等,以免给别人留下不严谨、不讲究之把柄。嗯,一篇优秀论文,不仅应有高创新性的内容,还应表达清晰、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受。

信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导师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榜样,因为榜样比训诫更有力量、更令人信服。

参考(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研究生让导师难堪的问题谈起  难堪  难堪词条  谈起  谈起词条  导师  导师词条  研究生  研究生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