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什么科学家应该关心科幻?

为什么科学家应该关心科幻

□ 武夷山

(发表于2020年1月17日《科普时报》)

科幻片《地球末日》剧照)

   科文交汇 

   2019年12月17日,克莉丝汀·库普曼(Kristen Koopman)在《美国科学家》网站发表博文,To Boldly Know: Why Scientists Should Care About Science Fiction(大胆了解一下:为什么科学家应该关心科幻)。库普曼正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科学技术元勘专业的博士学位,研究科学之文化价值。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她还创作臆想小说。

    文章写道:对于埃隆·马斯克这样的实力派,他在科幻片《钢铁侠》中看到的一些想象出的东西,就能在现实环境中将之做出来。我们芸芸众生也没有手段、没有财力将科幻变为现实,有什么必要关心科幻呢?

    首先,科幻已经无所不在了。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10部电影中,8部是科幻片。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反正看过《钢铁侠》的观众人数将永远超过任何一篇期刊文章的读者人数。2018年圣迭戈国际动漫展的观展人次达13万,而美国物理学会2018年的会员人数还不到6.5万。科幻的影响力就是那么大。

    其次,科幻影响着人们议论和理解科技的方式。这一现实情况有时对科学家有利。例如,对一些不着边际的说法,科学家可以说“那只是科幻”,强调的是科学研究还是脚踏实地的,但有时候,实实在在的科研也会被指责为“科幻”。例如,20世纪90年代围绕人类胚胎研究进行过大辩论,有人就把从事人类胚胎研究的科研人员比作弗兰肯斯坦博士(英国作家玛丽·雪莱1818年创作的科幻作品中的主角)。科幻作品甚至能影响科研经费的分配。例如,《侏罗纪公园》走红后,古生物学家和自然科学博物馆就利用这个机会摇旗呐喊,成功地为本专业领域争取到了更多的经费支持。研究近地天体的科学家们也借助《天地大冲撞》和《世界末日》这样的科幻片来宣传自己的研究领域是多么重要,多么值得大力支持。

    第三,科幻作品中对未来新技术的描写有助于激发观众的热情,使之欢迎这些技术早日问世,也使他们对于使用新技术后可能会碰到什么新问题做好了心理准备。科幻片在制作过程中普遍会聘请科学顾问,他们的工作便是就电影中科学的应用是否得当进行监督和批评。科学顾问的工作对于激发观众热情和让观众做好心理准备是有贡献的。

    第四,科幻有助于直接催生特定的技术和科学概念。例如,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提出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思路;又如,《星际迷航》中听得懂语音指令的计算机与现实中的人机交互研究有实实在在的联系。

    最后,科幻作品具有激发受众学习科学的明显作用。很多人观看《复仇者联盟》后,就对伽玛射线辐射发生了兴趣;很多人观看《阿凡达》后,就去维基百科中查找关于系外行星的知识;很多人观看《侏罗纪公园》后,就赶紧去附近的自然博物馆参观;很多人观看《地球末日》后,对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近地天体监测上安排的项目就更为理解支持了。

    克莉丝汀·库普曼在文章最后指出:科幻对科学的作用不是单向的。一方面,科幻有支持科学的效用,如《侏罗纪公园》大卖导致参观自然博物馆人数的暴增;另一方面,《侏罗纪公园》也促使人们对科学家提出批评:“你们科学家只关心能否做出来某样东西,而没有静心思考一下有些东西该不该做出来”。事实上,科幻有助于公众讨论科学的宏观图景和宏观模式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而不局限于讨论具体项目的细节。

    归根结底,上述五条的第一条最为重要:科幻作品的影响力大,渗透力强。哪怕只为这一条理由,科学家也不能不关心科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为什么科学家应该关心科幻?  科学家  科学家词条  关心  关心词条  应该  应该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科幻  科幻词条  
观点

 关于生物地球化学的热力学思考

 大爆炸后的宇宙处于绝热膨胀之中,低熵高质能量(如,万有引力能、核能、化学反应热,等)逐渐耗散为高熵低质能量(长波辐射),直至成为宇宙背景辐射。在熵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