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重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70年来,中国由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转变为制造业总量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一的工业国,由被嘲笑为“万国汽车博物馆”转变成被誉为世界上国民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完整的“世界工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成就,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也就是内在动因和机理,成为全世界都非常感兴趣、力图破解的“中国发展奇迹”。

  对于“中国发展奇迹”,国内外出现了多种不同解读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70年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是因为中国政府是“有为政府”,建立了“有效市场”,发挥了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贸易;有人认为是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实行了改革开放,获得了“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有人认为是由于中国劳动力充足价廉、土地廉价,能够获得“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为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有人认为是中国人勤劳苦干肯学习、“望子成龙”重视教育、大量海外华侨爱国,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是由于“共产党加市场经济”,是“地方政府竞争造就了中国奇迹”;甚至有人认为是因为中国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实行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的结果。

  在笔者看来,这些看法大多数都有一定道理,都从某个方面说明了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的原因,但是,都不全面,更不深入,特别是没有准确地解读“内在逻辑”、揭示内在动因和机理特别是制度根源,有的看法甚至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错误的。比如,所有的国家都有政府和市场,为什么许多国家的政府没有成为所谓“有为政府”,不少国家的市场也没有成为“有效市场”,而中国政府成为了“有为政府”并且形成了“有效市场”?所有的国家都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有后发优势,为什么不少国家没有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而中国能够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较好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不少国家的劳动力也充足廉价、土地价格也不高,为什么没有取得“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带来经济的大发展?旧中国中国人同样勤劳苦干肯学习、“望子成龙”重视教育、海外华侨数量也很多而且也爱国,经济发展为什么没有取得新中国这样巨大的成就?上述这些看法都没有明确回答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没有完全说清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

  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的根本原因是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主要是共产党逻辑、马克思主义逻辑、社会主义逻辑。

  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重逻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在改革开放以前,正是由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且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解放了广大人民群众,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在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大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抗美援朝的难得胜利和“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功。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之所以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是因为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闭关锁国、僵化封闭的结果”等观点,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取得的宝贵成就,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前30年,之所以成就突出,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之所以发展还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除了“一穷二白”的客观条件和封锁禁运的外部因素之外,主要是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能领导中国积极稳妥地走上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重工业优先赶超战略转变为“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才能既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主导,又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没有搞全面私有化;才能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发挥公有制、政府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完全市场化、自由化,避免了自由放任的无政府状态;才能既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僵化封闭的缺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生产力发展,又没有走“全盘西化”、改旗易帜的邪路;也才能使得中国取得经济发展的举世公认的惊人成就,没有遭受苏联那样亡党亡国、经济大幅度衰退的严重挫折和失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功劳,也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结果。强调改革开放的重大作用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决不能忽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性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中国政府难以成为“有为政府”,难以走上正确的改革开放之路,无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潜在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都难以变成现实的“红利”,不可能真正获得并且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些可能是不少拥有稳定政府、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潜在“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的国家没有创造出“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

  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由于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指导,实行了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一段时间以来之所以经济下行、经济结构不优,则是因为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还不彻底”的观点,也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不正确的。首先,中国改革开放是参考借鉴而不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因为参考借鉴不等于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找不到答案,而且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可能使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像前苏联那样误入歧途。实践证明,中国经济改革是在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就的。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放了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了对外开放,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经济发展惊人成就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些并不能等同于所谓“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还在发展公有制经济,强调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和主体,并没有搞“私有化”;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导调控下的对外开放,也不是无底线无原则的放任自流的对外开放。一段时间以来造成经济下行、经济结构不优、贫富差距扩大等缺陷的原因,也不是“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还不彻底”,而是因为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发展方式不科学、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制度都尚不完善等。所以,克服这些缺陷、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也不是“彻底实行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毫不动摇地做强做优做大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完整统一竞争开放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重  三重词条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词条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词条  逻辑  逻辑词条  年来  年来词条  
改革史话

 落实改革须警惕“各行其是”

 当前,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已全面启动,正在有序落实。如何更好迎接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用真心拥护改革、支持改革,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改革精神、吃透改革方案、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