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一九四二》读书笔记

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300万人丧生,知之者却甚少。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为我们揭开了那段不为人知、惨绝人寰的记忆。

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的《温故一九四二》,采取访谈记录和史料摘录交叉进行的方式展现历史。刘震云采访了多个经历过灾荒的老人,还使用了很多史料,包括当时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班德在内的新闻记录。

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让河南省陷入了严重的饥荒,3000多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他们吃树叶树皮、杂草干柴,甚至吃人,易妻儿而食。仅仅收割的一点粮食全被迫交给国民党政府,供前线军队食用。作者冷峻的笔下,展现出一个个骇人听闻的灾荒画面:扒火车被轧死,饿死在逃荒路上被野狗啃,饥饿难忍被迫煮食婴儿……

“一九四二年夏到一九四三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500万,占全省人口的20%。水旱蝗汤,袭击全省110个县。”“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妇女售价跌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也跌了三分之一。辽阔中原,赤地千里,河南饿死300万人之多。”这些文字,令人胆战心惊。

灾民见到白人就下跪,不得不吃日本人的粮食。蒋政府迫于国际压力出来赈灾,而赈灾款的大部分又进了贪官的口袋。“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但在1943年冬至1944年春的河南灾区,却是这些杀人如麻的侵略者,救了我不少乡亲的命。他们给我们发放了不少军粮……所以,当时我的乡亲们,我的亲戚朋友,为日军带路的,给日军支前的,抬担架的,甚至加入队伍,帮助日军去解除中国军队武装的,不计其数。”在面对饥饿时,国民羞耻心荡然无存,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刘震云写道,“当这问题摆在我们这些行将饿死的灾民面前时,问题就变成: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日本人发军粮的动机绝对是坏的,心不是好心,有战略意图,有政治阴谋,为了收买民心,为了占我们的土地,沦落我们的河山,奸淫我们的妻女,但他们救了我们的命。话说回来,我们自己的政府(蒋政府),对待我们的灾民,就没有战略意图和政治阴谋吗?他们对我们撒手不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有奶就是娘,吃了日本的粮,是卖国,是汉奸,这个国又有什么不可以卖的呢?”外国记者对灾区的报道,直接促成了蒋介石的救灾行动。日本人发粮食,饿疯了的灾民很快就站到日军一边。这让人无奈又讽刺。

看完《温故一九四二》,字里行间惨不忍睹,不禁令人潸然泪下,感慨万千。我十分同情饥荒年月的灾民同胞,无比憎恶罪行滔天的日本帝国主义和腐败麻木的政府官员。新时代的国人们应该时刻铭记中华民族的灾难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温故知新,提倡简朴,杜绝浪费,珍惜现有的大好生活。相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九四二》读书笔记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笔记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环境造就一切,即使你能吃得苦中苦。可是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你又几时能出头呢?祥子,一个从乡下来到城里,只为图个幸福生活,可是他怎能想到,这是他一生的噩梦。他走遍...(展开)

笔记

 《朱自清匆匆》读书笔记

在班主任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朱自清的《匆匆》这篇散文。读第一遍,觉得文字很美,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了朱自清对生活中时间匆匆的细腻感悟,忍不住又多读了几遍。这篇文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