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拓跋史探》读书笔记

田先生的三本专著,《秦汉魏晋史探微》是史论集,跨度长,新意多,最为好读。《东晋门阀政治》叙江左一朝士族门阀兴起与衰亡,考证详密,逻辑严谨,建国以来最好的史学作品当推此书。我早闻先生还写过这本论北魏拓跋政权起源的《拓跋史探》,一直想拜读,可惜绝版已久,去年才偶然发现三联书店已再版,遂购之。

由于所知浅薄,书到手之后读了几页就打起了退堂鼓,看不懂啊。直到一月份读罢《通鉴》的《晋纪》对北魏拓跋政权的兴起有了粗浅的了解后,我方才再次打开本书,一日一夜读毕。先生有求知之心,年过七十的他接触学术研究中较为陌生的北魏史,在自己的人生暮年考察北魏之兴起,力图给“子贵母死”制度做出合理的解释。百年来拓跋部落政权更迭频繁,母族势力屡屡干涉其中,道武帝自小经历坎坷,成年之后为了成就北魏帝业用武力离散与拓跋部通婚的贺兰、独孤、慕容部落,并且不惜逼死母亲,杀死妻子,创立“子贵母死”的制度……研究愈深他越迷茫,野蛮制度孕育文明,古今之“礼”皆是从残酷的暴力而来。当我们世人看到各自的文明、各自的政权在初生的阶段都有着一段“国恶”,我们该是坦然面对,还是为尊者讳呢?

在内容上本书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子贵母死”制度的形成演变考;二为拓跋与乌桓在代北地区的共生始末;三为“国史案”的再探讨。北魏之世系,起于神元帝力微,力微传说为“天女所生”,生母不明。力微本人又杀其妻窦氏,此后拓跋部落一直到道武帝拓跋珪一百多年间并未发生“子贵母死”之事。道武帝法于先祖杀妻逼母,意在驱除后族势力,完成部落到帝国的转型。明元帝的母亲刘夫人出自独孤部,道武帝破燕后娶慕容宝之女为后而不立刘氏,也是出于遏制独孤氏的考虑。道武帝母族贺兰,妻族独孤、慕容都是道武帝权力之路上的对手,道武帝在晚年将这三个部族离散,剪除他们的威胁。离散部族和处死储君生母缺一不可,不散部族而杀人势必引起动乱;不杀人而散部族,皇后为皇太后时必重用舅家,部族将散而复合。道武帝深知掌握了权力的母后又倚仗部族,她操纵朝政使诸子次第为君将会使国家政权陷入动荡的危机。

拓跋百年的历史是这样,冯太后利用这一制度漏洞立一帝废一帝是这样,后世之娄昭君也是这样。田先生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述“拓跋屡代强后及后族干政引发动乱的惨痛教训。”为了实现帝位的传承有序,道武帝选择用野蛮手段来产生文明。他晚年嗜寒食散,喜怒无常,母亲死后他才能称帝完成真正的霸业,权力使人性沦丧,权力让人疯狂。

乌桓问题是对“子贵母死”的补充,二族长久居住在代北地区,共生共存。此章叙桓帝祁后和平文帝王后这两位“强后”对王位继承的操弄及拓跋百年政局,内容较乱,田老暮年挑战此问题,确实是有点力不从心。国史问题是在周一良先生对“暴扬国恶”论证基础上的再讨论,用修史一事借古讽今。邓渊、崔浩被道武帝、太武帝祖孙所杀。统治者故作姿态要求史官“直笔”,成书之后又说他们“暴扬国恶”,流毒之深远,至于今日。田先生在这一篇中说:

开局修史,不但当局有所标榜,有所避趋,史臣也会有所迎合,而执事者又求迎合史臣。崔浩总裁史事,首在破邓渊狱后史臣裹足局面,一切惟“务从实录”是崇,显示自己忠于太武帝的付托。而竞趋之士又为了迎合崔浩,以国史刊石立衢,“欲彰浩直笔之迹”。古来权势宠幸者于臣君相与之际,有时未达一间,酿成事端,自贻伊戚。智如崔浩,也不免忘乎所以,竟不思伴君伴虎之谚。所以高允议论崔浩国史刊石诸事,竟说出了“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世之祸”的重话来。崔浩希君之旨,以实录为依归,以直笔相标榜,终于栽倒在直笔之下!他可能至死也未曾明白人主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直笔。人主的复杂心态使希旨者祸福无常,给史学造成祸害,问题不正是出在“分寸之间”吗?

我真切希望今后修史者、论史者、读史者都能“直笔”,都可以不在乎那“分寸之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拓跋史探》读书笔记  拓跋  拓跋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笔记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书笔记

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感触很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奥四的代表作。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以保...(展开)

笔记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简介通过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等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中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辛辣地讽刺了英国当...(展开)

笔记

 《米,面,鱼》读后感

《米,面,鱼》是一本读起来让人发自内心喜悦的书。恢弘的格局会在讲述哪怕一碗拉面时,也自然而然带出相关历史背景。因着德川幕府时期的锁国政策,九州岛的长崎成为了日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