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婴儿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由于年龄或者是精神状态的限制,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是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这类型的人员是需要进行监护的,法律也规定了监护人,因此很多人都想要清楚的了解一下婴儿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婴儿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上监护人并没有区分为第一监护人、第二监护人,作为父母均是监护人,没有第一、第二之分。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监护人按照以下原则来确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 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法定监护人的设立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依其方式,可以划分为当然设立、协议设立和公权力指定设立。

当然设立,指第一顺序人全体作监护人

协议设立,可分四种情况:当第一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经其协议,只由其中一部分人作监护人。经各顺序人协议,由第二顺序人作监护人。经精神病人监护人各顺序人协议,只由第三顺序人或第四顺序人作监护人。经各顺序人协议,由各顺序人共同作监护人

公权力指定设立,即由主管组织指定监护人的设立方式。其要件为:

(1)不能依照当然设立和协议设程序产生监护人,尤其对于何人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情况。由主管组织指定。关于主管组织,《民法通则》规定是未成年人父、 母所在单位(当夂母不在同一单位时,则由两个有资格指定的机关指定〉,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在为精神病人指定监护人时,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指定单位为解决监护争议依法指定监护人时,只需将指定结果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 通知被指定人,该指定即成立,被指定人应依法承担监护人的职责。但是,主管组织的指定,不是终局性的。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诉诸法院裁判。

婴儿的监护人是父母,当然,如果父母已经去世,或者是没有监护能力的话,是有其他的人员来担任的,这类人员当中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除此之外,也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们国家法定监护人设立的规定。

延伸阅读:

“有钱”是否代表一定能获得子女的“监护权”

继母或继父是法定监护人

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婴儿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监护人  监护人词条  婴儿  婴儿词条  规定  规定词条  法律  法律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子女抚养

 法律规定新生儿监护人是谁?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人民的希望,做为孩子的监护人,负有很大责任和义务来抚养、保护孩子。很多生在完整家庭的新生儿基本不会陷入监护人或者监护权的争议当中,但是一旦发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