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标准有哪些?

在工作中,员工会给公司之前签订劳动合同,并签订劳动报酬,合同是保障员工权益的基本证据。但是有部分老板会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并以逃跑拖延或者有意拖欠员工的工资,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叫恶意欠薪罪,并且在相关的刑罚中有对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有详细的规定标准。那么这具体的标准是什么勒?

一、什么是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立案标准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数额较大;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三、犯罪构成

1、犯罪主体要件

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

2、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

(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像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指使发放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工作人员逃匿,造成无法支付假像的;或非法克扣工资或罚款的。

3、犯罪客体要件

本罪犯罪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又妨碍了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既有危害行为又有危害结果,且两者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

①实施了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

②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即企业的银行存款足够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而不作为,导致劳动者没有按合同或法定应获得劳动报酬的时限。如实行月工资制的,超过20天仍不发放工资的,即构成“不支付”。

(2)数额较大。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构成的绝对值范围。应比照职务侵占罪的入刑标准,即逃避或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构成“数额较大”,应予追诉。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

应认定构成的几种情形:

①劳动行政部门即各级劳动监察大队已向用人单位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②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向用人单位送达《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仲裁不论是否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均构成。

③各级法院已向用人单位送达《民事判决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判决书已生效或虽因劳动者提起上诉而没生效但用人单位没有提起上诉的。

④各级信访机关已向用人单位送达批转文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综上所述,在和对方建立劳动关系的时候一定要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来保证自己的权益。如果遇到公司或者个人对你拖欠或者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可以在相关部分进行申诉,相关部门会根据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相关规定的标准对犯罪人进行相应的评判之后,再进行相对应的处罚。

延伸阅读:

用人单位虽不具备合法经营主体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已...

最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解释

第一条 劳动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刑法  刑法词条  报酬  报酬词条  支付  支付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劳动  劳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