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法总则关于法人的名誉权的内容有哪些?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一、关于法人名誉权的内容有哪些?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1、法人名誉保有权。

法人对于自己的名誉享有保有的权利。名誉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评价,权利人无法以自己的主观力量人为地改变、支配它,而只能对这种已获得的客观性名誉予以保有。保有权的实质问题,是指法人不是以自己的主观力量左右社会评价,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业绩、成果作用于社会,以进一步使公众对自己的价值予以公正的评价。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一是有权保持自己的名誉不降低、不丧失。二是在知悉自己的名誉不佳时,有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进它。

2、法人名誉维护权。

法人享有名誉维护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对其他任何人有不得侵害的不作为请求权,任何他人都负有不得侵害名誉权的法定义务。

(2)对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名誉权人有权寻求法律保护,对侵权人实施民法制裁,并有权请求进行损害赔偿。

(3)法人名誉利益支配权。法人虽然对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支配,但是,对于自己的名誉权所体现出来的财产利益是有权进行支配的。法人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名誉,与他人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交往,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法人名誉权的特征

(1)内容以经营形象为主。法人名誉权的内容直接与法人的经济活动和生产经营成果相联,是伴随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能动作用而塑造出的社会形象,即对法人生产经营能力、生产水平、资产状况、产品声誉、商业信用、成果贡献等因素的综合社会评价。

(2)与财产利益紧密相联。法人名誉一旦遭受损害,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收入,导致产品滞销、交易关系中断,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3)法人名誉权被侵害的方式以虚假宣传为主。法人名誉损害方式主要是虚假宣传或商业诋毁行为。通常是采用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以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商品名声或在报纸、电台等大众媒介上进行虚假不实或评论失当而损害企业名誉权

(4)法人名誉损害后果不存在精神痛苦。法人名誉损害的后果是造成法人社会评价降低,但不可能使法人自身产生精神痛苦,不同于公民名誉的损害是常常造成受害人精神痛苦和心灵创伤。

以上就是法人名誉权的主要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名誉权受到侵犯的情况下,还应当由司法机关结合实际来进行合法的处理,否则是需要追究相关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责任的。

延伸阅读:

侵害名誉权赔偿多少钱,侵犯名誉权怎么赔偿

侵害民法总则烈士名誉权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名誉权纠纷再审申请一定会被受理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名誉权  名誉权词条  民法  民法词条  总则  总则词条  法人  法人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名誉毁谤

 名誉权和荣誉权的联系有哪些

一,名誉权和荣誉权的联系有哪些第一,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法人的品德、才干、生...(展开)

名誉毁谤

 公民被侵害名誉权怎么办?

一、公民被侵害名誉权怎么办?公民被侵害了名誉权是可以向司法机关起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