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告案件申请延期开庭的条件有哪些

一、公告案件申请延期开庭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二、民事案件的开庭时间是多久?

开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三、民事诉讼公告送达的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四、民事诉讼开庭审理流程是什么?

(一)庭审准备

(二)法庭调查

(三)法庭辩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7条的规定,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原告和诉讼代理人都出庭的情况下,一般先由原告发言,然后由诉讼代理人补充。发言主要是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驳斥被告在法庭调查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而不是重复自己在法庭调查阶段所作的陈述内容。

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答辩不是对自己在法庭调查阶段的陈述和答辩的简单重复,而是针对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发言发表意见和辩解,以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是不合法的,不应得到法庭支持。

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认为原告和被告都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因而,其发言或答辩是对原告和被告所主张的事实、理由和请求进行辩驳,从而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参加到本诉讼中与之有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中来,他与该方当事人的关系既是对 立的又是统一的。

4、互相辩论。审判人员应当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 点进行辩论。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发言与本案无关或者重复未被法庭认定的事实,审判人员应当予以制止。必要时,审判长可以根据案情限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 理人每次发表意见的时间。一轮辩论结束后当事人要求继续辩论的,可以进行下一轮辩论,但不得重复第一轮辩论的内容。

(四)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原被告双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开庭都必须要有法定条件才行,不然等人民法院确定了开庭时间以后,理论上双方都应该在法院决定的开庭时间内到庭参与庭审,被告方坚持不到庭的法院也可以缺席审判的。

延伸阅读:

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名誉权纠纷起诉后多久开庭

原告开庭前的准备什么材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开庭  开庭词条  延期  延期词条  案件  案件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条件  条件词条  
信托纠纷

 法院盗窃罪开庭家属要去吗?

公民因为盗窃的行为被国家发现后肯定会被送上法庭并且接受判决的处罚,而对于罪犯来说有一部分的人可能因为觉得犯罪丢脸而希望家属不要到法庭上旁听,那么,法院盗窃罪开庭...(展开)

信托纠纷

 二审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

一、二审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1、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会将副本在5日内送达被上诉人,由此时间可推算对方是否上诉,当然也可以询问一下承办法官,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