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如何确定的?

一、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如何确定的?

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

2、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3、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

4、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5、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6、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7、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8、当事人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二、民诉诉讼法无须举证证明的情况

1、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2、众所周知的事实;

3、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4、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5、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6、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7、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三、民事诉讼立案后多长时间开庭

民事诉讼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一般是在报纸刊登后第93天安排开庭。

在我国的诉讼程序以及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证据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在提起民事诉讼的时候,当事人能够顺带递交相关的证据,这对于案件的审理不仅会更加的方便,对当事人来说也能更加有利,此时我们是需要注意民事诉讼法的举证期限的,更好的进行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是...

规定可以看出,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有...

怎么举证被威胁写下借条

写借条并非本意,是被人威胁写下的,想要避...

医疗事故诉讼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医疗事故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也就是说医...

环境污染侵权原告的举证责任是怎...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出资不实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出资不实的举证责任依据“谁主张,谁举证”...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

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举证  举证词条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词条  期限  期限词条  确定  确定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证据调查

 案件证人电话作证可以吗?

一、案件证人电话作证可以吗?可以。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能够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