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民事纠纷开庭审理流程是什么?

(一)庭审准备

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审准备的内容包括:

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出庭通知书送达其他诉讼参与人,传票和通知书应当写明案由、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参加庭审做好准备。

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张贴,巡回审理的可以在案发地或其他相关的地点张贴。其目的是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了解和监督,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是否到庭,并向审判长报告。同时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全体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必须遵守。

(二)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审判人员在法庭上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审查和核实各种证据,为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奠定基础。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民诉证据若干规定》,法庭调查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当事人陈述。

二是出示证据和质证。

1、当事人陈述 首先由原告口头陈述其诉讼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理由,然后由被告陈述案件事实及其所持的不同意见。被告提出反诉的,应陈述反诉的诉讼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理由。有诉讼第三人的,先由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陈述诉讼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再由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针对原、被告的陈述提出承认或者否认的答辩意见。当事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由诉讼代理人陈述或答辩,也可以在当事人陈述或答辩完后,再由诉讼代理人补充。

2、出示证据和质证 当事人陈述结束后,必须将案件的有关证据在法庭上展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但是,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不必在法庭上质证。 质证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事诉讼开庭审理阶段的重要环节。

民事纠纷开庭和刑事案件开庭的流程差不多,但是民事案件只需要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起诉申请即可。如果是刑事案件的话,需要有公安机关向检察院进行提出批捕,由检察院来向法院申请开庭。民事案件法院会根据双方所提供的证据和实际情况以及相映的法律规定来判决。

延伸阅读:

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流程是怎样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受理民...

因涉嫌犯罪能否中止审理民事案件...

因涉嫌犯罪能否中止审理民事案件,由于刑事...

民事案件再审申请被驳回怎么办

在民事案件中,规定的期限内,当事人可以申...

不属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围的有哪些

1、集资纠纷案件。2、以“买卖”形式进行...

民事案件中止审理申请书在什么时...

如果发生民事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长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事纠纷开庭审理流程是什么  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词条  开庭  开庭词条  审理  审理词条  流程  流程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诉讼管辖

 民事移送管辖的条件是怎样的

一、民事移送管辖的条件是怎样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法院管辖的,应当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