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行政执法的原则包括

行政执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所谓依法行政的原则,就是国家机关单位必须在法定的权限之内,法治的精神体现下,法定程序中履行自己行政的义务,不得越权。其中关于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执法的主体应该合法,任何国家行政的机关都必须要有法律的扶持,必须有法律对其约束,其也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职权,越权不但违反相关法律,并且越权做出的决断视为无效。其次,执法的内容应该合法因为执法活动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而进行的,所以实施的方式也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再者,执法的程序也应该依法进行,任何人都无权省略或者更换其中一个步骤。

2、遵循讲究效率的原则。讲求效率的前提是有关行政部门必须依法行政,并且在这一前提下主动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职能,以最低的成本为人民作出最大的行政执法效益。这就要求行政主体要站在保护公民权益和国家权益的立场上,对行政相对人的各个请求作出迅捷而有效的回应,对行政事务通过执法来作出回应。但是主体不可以拿提升效率为借口,违法相关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因为效率的原则应当是建立在行政合法的基础之上。

3、遵循合理性的原则。所谓执法的合理性,就是指执法主体要在执法活动中特别是对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管理时,应当秉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要符合相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并且行政中要具有客观、真实且有效的法律证据,与社会常识应该随时保持一致。这要求行政主体对每一位行政相对人给与公平公正的对待,不得有徇私枉法或者私下处理等违法行为,在行驶自由裁量权的时候要以法律精神作为指导,考虑各个影响因素,并且兼顾各方的利益。在涉及多方利益的时候,应当掌握好“秤杆”,做到公平公正,严禁偏袒谋私,对自由裁量权作出合理的控制。对于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或者只有原则性规定的,行政主体应当结合具体的、客观充分的事实,按照社会公理或者当地民风民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合理公平的处理,不单方面与行政相对人接触,也不得在未听取行政相对人叙述之前对其做出不利的处理。如果自身做出了错误的规定或者决断时,行政主体应当立即宣布无效并作出撤销处理,不得碍于情面而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4、遵循正当程序的原则。所谓执法的正当程序,即是指行政主体在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程序,依照照法定的步骤以及方式、形式等进行处理。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使执法行为公平公正,在最大程度上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体现出法律公平公正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体现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促进行政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提高为行政相对人服务的行政效率,树立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

延伸阅读:

行政行为的效力和合法性具体内容是什么?

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基本要求是怎样的?

依法行政的意义是什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行政执法的原则包括  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词条  原则  原则词条  包括  包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