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慧琳,南朝刘宋僧。秦县(陕西)人,俗姓刘。道渊之弟子。学通内外,尤善老庄,好语笑俳谐,长于著作。还指疏勒国人,俗姓裴。师事不空三藏,内持密藏,外究儒学,精通印度之声明及中国之训诂。也指日本真宗大谷派第三世讲师。伊势国饭南郡西弘寺住持。

人物经历

生卒年不详。秦郡(陜西省)人。俗姓刘,为道渊之弟子。少年出家,住建业冶城寺。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左右,作《白黑论》(又名《均善论》、《均圣论》);该书内容主要针对当时佛教与反佛教双方争执的根本问题,假设白学先生(代表儒、道)与黑学先生(代表佛教)相互辩难,对于佛教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来生说’),颇多讥评。故此书一出,颇遭僧徒驳斥,然仍受宋文帝赏识。据载,师得宠于文帝而参与朝廷机要,权势极大,时人以其着黑色僧衣,故称之为‘黑衣宰相’。又,师精于儒家经典及老、庄之学,俳谐好语笑,长于制作,除《白黑论》外,另有《文集》十卷,并曾注解《孝经》及《庄子》〈逍遥游〉。

人物评价

慧琳虽然受业于道渊,但在气质、性格方面与乃师迥然有别。道渊谨于持律,“潜光隐德”,慧琳则“俳谐好语笑”,又“为性傲诞,颇自矜伐”。师徒之个性,一是内充以为美,另一则骄慢张扬。据史传记载:“(道渊)尝诣傅亮。琳先在坐,及渊至,琳不为致礼。渊怒之彰色。亮遂罚琳杖二十。” 道渊与慧琳师徒间,关系紧张,有如陌路。弟子完全不顾儒家师道尊严的传统,为师者则只是长习义宗,但修持不够,瞋恚于色,仍有执着烦恼,这颇能反映南方沙门只标榜玄思义解而不重修持实践的共同倾向。

作为佛门中人,慧琳是以敢于批判与诋毁佛教而著称的。《均善论》是反映其佛教思想与态度的代表作。此文又名《均圣论》,亦即《白黑论》,其写作动机乃针对当时崇佛与反佛双方所争执的根本问题而发。文中假设白学先生(代表儒、道)与黑学道士(代表沙门)相互问难辩驳,对于如“净土说”、“地狱说”、“来生说”之类的佛教核心问题,多有讥评之辞。尽管文章旨归在调和三教,认为三教“均善”(各有长处),教主“均圣”(皆为圣人),主张“六度(佛教的六度)与五教(儒家的五常)并行,信顺(指道)与慈悲(指佛)齐立”,但由于贬裁佛法,败黜释氏,所以旧僧群起而攻之,欲加摈斥。所幸者得文帝见论而赏之,故免于被逐。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历史人物 道渊 均圣论 宋文帝 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