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瓜州县隶属甘肃省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瓜州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面积2.41万平方公里。瓜州县辖5镇10乡、73个行政村,

2011年末,瓜州县常住人口14.95万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万人(2011年)。瓜州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个。2011年,瓜州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GDP)49.77亿元,可比价比2010年增长25.8%。

2018年10月10日,甘肃省政府批准瓜州县退出贫困县。

2019年12月,入选“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历史沿革

早在四千年前,安西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秦以前为羌戎所据,秦时为大月氏占有,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为敦煌郡所辖,两晋沿袭汉制,隋置常乐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称瓜州。宋元相沿,至清雍正年间设安西卫。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为安西县。此县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安西县于1949年9月28日解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三军八师接管,10月7日安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酒泉专区行政公署。安西县县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瓜州县。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南岔乡改为南岔镇,东巴兔乡、桥子乡、踏实乡合并为锁阳城镇,环城乡、西湖乡合并为西湖乡。全县总人口10.29万人,其中汉族占97%。辖5镇6乡,共15个居委会、48个行政村,312个村民小组。2006年3月,设立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双塔乡。2007年8月1日,《甘肃省民政厅关于酒泉市瓜州县腰站子乡改设为腰站子东乡族乡的批复》(甘民区复[2007]20号)同意瓜州县腰站子乡改设为腰站子东乡族乡。2007年10月25日,《甘肃省民政厅关于九甸峡库区移民瓜州县安置区设立广至藏族乡的批复》(甘民区复[2007]32号)同意九甸峡库区移民瓜州县安置区设立广至藏族乡,乡政府驻地为新堡村。 2008年4月8日,《甘肃省民政厅关于酒泉市在疏勒河项目农垦辖区内设立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乡瓜州县沙河回族乡和梁湖乡的批复》(甘民复[2008]15号):同意瓜州县设立沙河回族乡。乡政府驻地为沙河村。四至范围为东起灌溉农渠,西至自然沙沟,南起昌马西干渠,北至人工排碱沟。同意瓜州县设立梁湖乡。乡政府驻地为陈家庄村。四至范围为东起双塔总干渠—支渠,西至十工农场灌溉渠,南起双塔总干渠,北至小宛农场现状耕地。

行政区划

瓜州县下辖5镇10乡86个行政村。五镇:渊泉镇柳园镇三道沟镇南岔镇锁阳城镇;十乡:瓜州乡西湖乡腰站子乡河东乡布隆吉乡双塔乡梁湖乡沙河乡、广至乡、七墩乡。

地理环境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玉门市,西接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地处东经94度45分--97度00分,北纬39度52分--41度53分。东西宽185公里,南北长期20公里,总面积2413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瓜州县地处安敦盆地内,地形南北高,逐渐向盆地中央疏勒河谷地倾斜。北部最高处的芨芨台子山,海拔2452米;南部为祁连山北麓山前地带,最高处的朱家大山,海拔3547米;中部走廊地带被北东向的截山子分为两部分;南端为踏实盆地,海拔1259~1750米;北部为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由东北向西南微倾斜,海拔1060~1300米,县城所在地渊泉镇,海拔1177.8米。

瓜州县有山区、戈壁、走廊冲洪积平原三种基本地貌形态。

北部山区戈壁倾斜平原区,为一系列平行断续的中低山残丘,山体多呈东西走向,海拔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30~300米。山前多形成山麓剥蚀面,山顶多成浑圆状。山前外围为广阔的洪积倾斜平原,海拔1150~1600米,地势平坦,倾斜平原覆盖着中上更新世洪积、坡积沙砾碎石,植被稀少。

南部山区戈壁倾斜平原区,包括南北截山和鹰咀山以北的广阔戈壁地带,窄条形的南北截山分别呈近东西向,北东东向伸延,宽4~10公里,低山丘陵地形被强烈风蚀,海拔1259~1750米,相对高差50~150米,山体北陡南缓,山脊平圆。榆林河两岸因流水冲刷切割较深,形成多级侵蚀阶地,整个倾斜平原被上更新世和全新世沙砾岩覆盖。

走廊平原区,包括县境内疏勒河、榆林河河岸绿洲,为瓜州县主要农牧业区。依其成因和形态又划分为三个次一级的地貌单元。

昌马冲洪积扇及疏勒河中游冲积平原,位于疏勒河以南,青山子以东,包括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至桥子的广阔地带。海拔1060~1300米,由东南向西北微倾斜。由昌马河洪积冲积的上更新世、全新世细土物质组成,被疏勒河与昌马冲洪积扇上南北向的十道冲沟所切割。冲沟下切4~12米,沟宽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在七道沟、布隆吉、双塔至桥子扇缘地带为泉水溢出带,泉水汇集后或向西北注入疏勒河,或在低洼地方聚集成沼泽和草甸,由于长期强烈的蒸发作用,地面呈盐渍化现象,有些表层形成盐壳。

踏实洪积冲积扇,地处南北截山之间,由榆林河洪积冲积物构成。海拔1259~1750米,南高北低,中上部冲沟发育,冲沟深3~7米不等。扇缘溢出的泉水汇集于黄水沟,沿北截山南侧西流,通过芦草沟泄入瓜州冲积平原,地下水较高的地方不同程度的渍化,局部低洼地沼泽化。

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平原,包括疏勒河以南,截山子以北,双塔水库以西至西湖的三角洲地带,由疏勒河冲积洪积物组成,平原自东向西南方向微倾斜,地形较平缓,由于疏勒河多次改道以及人工引水灌溉的结果,形成分枝状散流,致使该区成为典型的干三角洲地貌。

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六工城西北南百旗堡以西,踏实农场以南至锁阳城至唐墩湖沿戈壁一线以及桥湾至布隆吉疏勒河北沿岸,县城东南和老师兔也有少量分布,以雅丹地貌类型为主。

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兔葫芦以南,吴家沙窝至锁阳城,西沙窝和东湖以北,泉子以东一带,东巴兔、老师兔以及农区内三工至四工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除部分为流动的新月形沙丘,龙岗状沙梁外,其它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为1~5米,最高的约10米。

气候

瓜州县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降雨少、蒸发大、光照长、年平均降水量45.3毫米,蒸发量3140.6毫米,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平均最高气温24.9摄氏度,最低气温-10.4摄氏度。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瓜州县常住人口14.95万人 ,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万人。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瓜州县境内有疏勒河、榆林河两大水系,年平均径流量4.2亿立方米,有各类水库、塘坝37座,总蓄水量2.53亿立方米,其中双塔水库库容达2.4亿立方米,是甘肃省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矿产资源截至2010年,瓜州县境内矿产资源已探明金、银、铜、铁、铝、铅、锌、花岗岩、大理石等40余种矿产品,地质储量2813万吨,其中铅16万吨,锌8万吨,铁矿2000万吨,黄金储量和产量曾居全国第六位,是甘肃省重点产金区。花岗岩分布较广,储量超过15亿立方米。

交通运输

瓜州县境内兰新铁路、敦煌铁路贯穿全境,国道312,省道313、215线及嘉安、安敦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瓜星高速、兰新铁路客运双线开工建设,县城距敦煌机场120公里。截至2011年,瓜州县境内铁路通车里程34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718公里。

政治体制

县委书记:宋诚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晋婷 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长:王金生

经济发展

2011年,瓜州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77亿元,可比价比2010年增长2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亿元,比2010年增长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第二产业增加值27.34亿元,比2010年增长3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7%;其中,工业增加值15.63亿元,比2010年增长55.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2%;建筑业增加值11.7亿元,比2010年增长1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53亿元,比2010年增长1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比51比33调整为14比55比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3288元,比2010年增加670元,比2010年增长25.4%。按当前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5283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8.7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全国低6个百分点,比全省、全市低7.5个百分点和7.6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7.4亿元,下降1.1%,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19.5亿元,下降9.8%;建筑业增加值17.9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22.1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13:54:33。 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低2.1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但与上年相比增速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33.3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4.6:49.1:36.3。201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7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5.5%;全部工业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可完成26.9亿元,同比增长9%。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4:49:37。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财政收入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0元。 第一产业2011年,瓜州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2.81万亩,比2010年增长5.3%,其中,粮食面积8.34万亩,比2010年下降25%,粮食总产量达到30681吨,比2010年下降19.2%;棉花播种面积10.86万亩,比2010年增长21.8%,棉花总产量达到9515吨,比2010年增长22.9%。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15.88万亩,比2010年增长2.8%,其中,瓜类种植面积9.38万亩,比2010年增长10.8%。2011年,以蜜瓜、枸杞、葡萄、大枣、番茄、甘草等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比2010年增加8.86万亩,占到全县总播种面积的58%。第二产业2011年,瓜州县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15.63亿元,比2010年增长5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比2010年增长72.9%。2011年开工建设工业项目55项,完成投资167亿元,比2010年增长24.4%。第三产业2011年,瓜州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6亿元,比2010年增长2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36亿元,比2010年增长2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比2010年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1.25亿元,比2010年增长22%;住宿和餐饮业9002万元,比2010年增长0.4%。2011年,瓜州县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88.5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25.5%,其中,接待外宾与港澳台宾3.98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27.6%;接待国内游客84.5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41.1%。2011年实现旅游业收入75400万元,比2010年增长35.3%。2011年签约各类项目50项,签约资金370亿元,实际到位55亿元,比2010年增长1.1倍。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截至2011年,瓜州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新建“农家书屋”7个,实现了7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2011年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200余场次。完成重要节庆专场演出110场次,全民健身展示活动10场次,完成各项接待性演出20场次和其它性演出15场次,元宵灯展展出90多个单位制作造型别致、设计新颖的落地彩灯70余盏;全年广播电视台共播发稿件6050件,广播和电视台每周播出时间达238小时,瓜州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78.8%,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瓜州县74个行政村达到了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2011年放映公益电影880场次。卫生事业截至2011年,瓜州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28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机构床位数452张,其中医院260张。瓜州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6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15人,注册护士210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6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5人。瓜州县共有乡镇卫生院14所,床位数192张,卫生技术人员225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达85%,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0人。 教育事业瓜州县三中、四中、渊小、二幼、三幼等35个教育基建项目完成投资4500万元,高考录取率达到83%,本科录取率高达42.7%。中小学“四率”均达到100%,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达到87.1%,同比2010年下降2.6%。瓜州县普通中学10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初(高)中及小学在校学生23246人,普通高中招生1231人,在校学生3264人,同比2010年增长31.4%,毕业生970人。职业高中招生251人,在校学生735人,毕业生128人;初中招生2386人,在校学生7098人,初中“五合率”达到80.4%;普通小学75所,其中,不完全小学5所。小学招生1887人,在校学生12149人,同比2010年下降4.7%。城乡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在园幼儿2806人,同比2010年下降7.5%;瓜州县教职工人数达到1656人,同比2010年增长1.8%(含工勤人员)。 科技事业2011年,瓜州县有5项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励,其中有2项获得一等奖,2项获得二等奖,1项获得三等奖。申请受理专利32件,同比2010年增长77.8%。在申请受理32项专利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有7名个人申请专利29件,占申请量的90.6%,瓜州县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430场次,培训乡村科技骨干3500人次,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2600户,培训农民3.25万人次,印发科技宣讲资料5.1万份,发布科技信息100多条。

风景名胜

布隆吉雅丹地貌布隆吉雅丹,俗称“人头疙瘩”。位于瓜州县布降吉乡北三公里的疏勒河北岸,它分布在甘新公路南侧东西长约九公里的狭长地段上,这里褐色的地面上,矗立起高低参差的土丘峰林。其间夹杂着无数高低错落,形态奇特的土岗土丘,或如人头疙瘩,狮身人面,又如云朵,如蘑茹,如金字塔,如烽燧排列,如千驼奔走,又似鬼域魔城。人行其间,恍入千年荒冢之中。雅丹是最典型的风蚀地貌之一。
双塔湖瓜州县双塔湖,位于县城东50公里,始建于1958年,是甘肃省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该库有效库容1.1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2万多亩,灌溉下游18万亩耕地。312国道由水库北侧穿过,是通往敦煌,嘉峪关、酒泉这条旅游热线上的必经之地,休闲度假、河滩浴场、水上游艇、水上垂钓、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项目。
白虎关俗称白墩子,距安瓜州县城西北 43 公里,是汉、魏、晋、隋唐以来通往西域的重要驿站,现存遗址主要有烽燧、驿站、白虎庙遗址,还有传说中的薛仁贵墓等遗迹。 《薛仁贵征西》记载:这里是唐初名将薛仁贵大战蕃将杨凡的地方。
东千佛洞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84公里的长山子古河道两岸,与锁阳城相距22公里。现存23窟,尤以内容丰富的西夏壁画称绝于世。其密宗佛教壁画弥补了莫高、榆林二窟不足,堪称西夏佛教艺术宝库。其第二窟的《密宗曼陀罗》中,观音优美的体形,露脐装,超短裙的妆饰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艳佛”。著名敦煌学家段文杰先生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安西6幅《玄奘取经图》,其中东千佛洞2幅《水月观音》的发现是稀世之珍。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瓜州县城南68公里,国务院1961年3月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保存有位居全国第三的泥塑大佛。现存41窟,从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判断,其建窟年代不晚于莫高窟。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较大规模的兴建和佛教活动。其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壁画总面积5650平方米,彩绘佛像10826幅,彩塑272身。

历史民俗丧事习俗一、投诉:家里亡故了老人,主事人请事户族长辈协同料理几日发殡。如有子女在远方需候,在夏天也不能超过五天。投诉一事,穷富都照例行事。一请道士或者僧人都得当天告知;再请一年长者“破孝”,“孝”有长短之分。孝子出门报诉,身着孝服,手执丧棒,有一熟悉亡者亲属的人领着前去报诉,孝子每到一家侧跪门边,等被请的人见面见面,孝子叩头后再离开。孝子戴孝讲究母故24孝(两年)父殁22孝(一年另十个月)还有“百天孝”“近期孝”(七十七日)出门孝四种。二、超荐。(做道场、行大礼),道场分僧人道场、阴阳道场两种。僧、阴阳道场可在同一灵场堂念诵,但须僧念道停,轮换开进行,僧人超荐不破土、不上坟,送葬素斋素食不收报酬,但不是佛门子弟不去念经。阴阳道场有随堂食、三报食、铁罐食三种形式。三、行儒礼:多般是生前在教育界从事,且有一定职务,名望高尚、弟子甚多者,记殁后,开祭典仪式、读祭文、讲述生半事迹,作文章、作歌词。仪式有主祭官、陪祭官、执礼、执事生、歌咏生,进行四献、四读寄思恩点后发葬。四、卧草(跪草)。老人去世后,亡灵停放灵堂内,吊丧期间家庭妇女(妻、儿媳、出嫁女儿)跪于灵前门外两侧麦草上致哀,有吊丧者一来即大器不止,哭声时断时续,直至客走为止。夜间有儿子守灵。瓜州社火瓜州县社火以“地蹦子”又名“秧歌子”为主体。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自娱舞蹈,有说有唱、有跳,载歌载舞。社火队伍是由四个鼓子、四个拉花、四个和尚娃、一个膏药匠、一个俊公子、一个丑婆子、一个大头和尚、一个柳翠组成。民歌瓜州县民歌属“小调一类,受一定戏曲音乐影响,突破了正规乐曲调的限制,小调有《十颗子》、《十朵花》、《小货郎》、《马秀英》、《小儿子当兵》、《丝绵线》、《织手巾》、《抬亲》、《怕老婆顶灯》、《想亲娘》、《新媳夕刁浪会》等,故事传说有《湘子渡林英》、〈打夯号子》、《十朵花》、《采花》、《珍珠倒卷帘》、《绣香袋》等。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河西走廊 玉门 敦煌市 安西县 渊泉镇 柳园镇 三道沟镇 南岔镇 锁阳城镇 瓜州乡 西湖乡 腰站子乡 河东乡 布隆吉乡 双塔乡 梁湖乡 沙河乡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