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一票否决指的是只要有一人投了反对票,无论赞成票有多少,这项决策也不能通过,体现的是全体一致原则了。

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就实行一票否决制。中国就是这个权利拥有者之一。

简介

“一票否决”制度似乎在政府部门的考核体系中广泛引用,信访一票否决、环保一票否决、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党风廉政一票否决等,许多部门似乎在追热点,赶潮流,在考核方式中如果没有“一票否决制”,似乎不能显出领导者的决心和权威。

形式

在各地实施“一票否决制”的具体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否决职务

一些诸如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工作等“一票否决”项目,一旦出现影响全局的问题,均采取就地免职、降职、降级等方式,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一票否决”。如贵州翁安事件,县委书记、县长均被撤职。水城县2007年因计划生育工作被“一票否决制”否决职务的乡2个,涉及干部8名,2008年因安全生产被“一票否决制”否决职务的乡2个,涉及干部8名,2009年因计划生育被“一票否决制”否决职务的乡有3个,涉及干部10余名。

否决政绩

一些如整脏治乱、禁毒、环保等“一票否决”的项目,一旦超出规定的控制指标或未完成规定任务指标的,均采取取消评先选优资格、年度奖金等方式,对该单位进行政绩否决。这种否决方式的具体方法是:不论其他各项工作完成得如何好,年终考核总分也排名在获奖的名次范围内,但只要有一项“一票否决制”的项目被否决,则取消该单位本年度的评奖资格,只排名次不评奖。如水城县在2007年至2009年的年度考核中,因禁毒、整脏治乱等工作被“一票否决”取消年度奖金的乡镇达20余个每次。

否决机会

一些“一票否决制”规定,对违反该“一票否决”项目的干部,采取个人考核当年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或不得晋升职务,或不得提拔提职,或不得申请调动工作等方式,对责任人进行提拔晋升机会的否决。如未完成当年经济指标、涉毒人员超出规定的控制指标等影响轻微的“一票否决”项目。

否决单位个人

一些“一票否决制”除对具体的责任人进行职务、政绩、机会等的否决外,还对单位进行否决,如个人被否决的单位及其内设职能部门不得参加评先选优等。同样,单位及其内设职能部门被执行“一票否决”的,该单位任何人不得参加评先选优。“一票否决制还实行连带否决,按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和具体责任等兑现相应的否决。

功效

确保政令畅通

实施“一票否决制”是促进各级各部门及领导干部抓落实最有效的机制,在“一票否决制”的高压态势下,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具体的责任人,都是被否决对象,可以大大减少推诿扯皮等现象,确保政令畅通。

“一票否决制”的实施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和“谁违反否决谁”,它着力明确了具体的专项工作中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抓不好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对实施“一票否决”项目的管理实现了有章可循,对违反“一票否决制”人员的处理实现了有据可依。

提升工作效率

在“一票否决制”的强大压力下,有利于激发干部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聚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一切有效的办法,以确保“一票否决”工作项目的完成,并达到最佳效果。因此,“一票否决制”对提高否决项目的工作效率具有“外动力”的作用。

实行“一票否决制”的工作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特别是被否决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的责任人,在思想认识和落实行动上都能有效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加,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全力以赴地完成“一票否决”的工作项目,有利于强力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

在具体的工作中,各部门及领导的麻痹大意思想会产生很多问题、事故。“一票否决制”推行提醒官员们在任何一个领域出现问题都会被追究责任。因此,它能时时警醒各级各部门及领导干部必须消除麻痹大意的思想,时时保持责任意识,以求有效地预防各类事件和问题的发生。

弊端

助长腐败

半月谈》杂志上曾发表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乡镇信访干部在透露信访工作的“内幕”时称,为了严格控制信访数量、无群体性上访、无越级上访,甚至零上访等工作任务不被“一票否决”,当地每到两会等敏感期,对老上访户专人监控,一旦“失控”的“接访”和“截访”,甚至要想尽一切办法在上级信访部门“销号”。这一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在信访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基层工作是纷繁复杂的,基层政府在落实上级政策与群众现实利益之间寻求着平衡点,在此过程中,也难免会损害到部分群众的利益,从而产生一系列矛盾,其中有的矛盾(如移民问题)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是必然会产生,而这些矛盾也并不是在一个固定的时期内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去不断磨合,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中慢慢融化。然而,许多基层政府为了不因此被“一票否决”,在这些矛盾产生后,并不是正视,而是一味的采取强制的、暴力的甚至违法的手段,对矛盾进行压制,以至于滋生出更多的腐败现象,而矛盾也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当这些矛盾被一点一点积压下来,最终一触即发的时候,后果将不堪设想,前段时间的贵州瓮安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一票否决制度产生的初衷是为了以权威的压制力来控制腐败现象,不否定这也产生过一定得效果。但是,这一以不正视问题产生的深层根。

源而提出脱离实际的考核目标的行为,却更显主观与片面。

降低工作效果

“一票否决”的考核制度实际上是为被考核者设立了一条红色警戒线,只要不触碰这条红线,做任何事情都没事,一旦触碰就得遭殃。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产生矛盾,触碰红线,基层政府更多的会放弃改革和探索的机会,而是一味的严格按照条款,按照上级的一步步指示办事,以“本本”思想作为执政的行为指南,更有甚者或许会采取无所作为的方式,这样做虽然最终不会被一票否决,但是,就考核制度实际应该产生的激励效果也因此而微乎其微了。

走出误区

换位思考,走出“一票否决制”的误区。

下放考核权力,实行群众测评。

我们所说的“执政为民”,就是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那么采取这样一个至上而下的考核制度是否真的科学呢?上级部门又能否真正了解下级政府的政绩以及老百姓对基层领导执政的满意程度呢?他们又怎么能通过几个片面的指标和数字对下级政府的工作进行全盘否定或是全盘肯定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思索的,毕竟大多数的考核方式都是以被考核者对于上面下达的任务的完成与否,或是是否出现过重大问题来作为标准。反过来,更多的却忽略对任务的执行效果以及这是否真正能够使人民群众得到满意等具有实际意义的指标进行考虑。因此,这项制度不难让人们可以理解为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一项不科学、不实际的考核制度。

为考核方式才能真正达到公平与实效,这个考核的权力应该下放给人民群众,让群众对自己的“父母官”进行测评,因为,所有基层政府的工作和实际行动都是作用于人民的,只有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才最有资格去评价基层政府行为的利弊。当然,这种考核监督权的下放实际上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利于基层党组织的廉政建设,也是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有力体现。

变“一票否决制”为多票信任制,即引入信任度测评。

所谓信任度测评,即为人民群众以对基层领导干部投递信任票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做的效果是,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切身体会去评价自己的“父母官”,那些在过去因自己的利益受到基层干部侵害,而因畏惧政府,只能忍气吞声的老百姓,在这种考核制度下,即使保持沉默或弃权的方式,也会对该干部的政绩考核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被考核人很可能因为自己的信任票数没有达到一定得数量或比例而被否决掉,从而,更有利于弱势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也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群众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反过来也无形中对基层干部起到了监督和鞭策的作用。

对干部以进行民意测评的方式进行考核,虽然在不少地方得到施行,但是,大部分都是走过场而已,许多地方的民意测评数据都是乡镇政府的几个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完成的,其重要原因在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同时,老百姓对于自己的权利认识度还不够等因素也是制约基层民主建设的瓶颈。 广东省首次问责地市“一把手”,把本地教育责任考核与干部政绩挂钩,教育指标考核不合核的干部不能评优、推荐先进,原则上不能提拔。

这则新闻让人感慨:兜兜转转很多年,对地区和“一把手”业绩考核的“一票否决”做法,终于从GDP、招商引资、计划生育、污染治理等等方面,延伸到了教育工作。这种变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显著标志。

这实在是百姓与教育业的幸事,应该是值得拍案叫好的做法。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在广东各个地市的教育配套齐全、设施更新、质量提高和健康发展上会有收效。

然而,相关报道中透露出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状况,仍然不免让人心酸和忧虑。12个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与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有较大差距”,校舍不足,图书资料和教学设施设备“匮乏”。不少地区初中学校大班化严重,最高班额竟然高达123人,同时竟然还有小部分学生早早辍学的现象。

广东的做法,从干部考核一面说,是下大力气的,值得肯定。然而,对于教育发展而言,更重要的是形成长效机制。要知道,各省市设立教育督导室,由来已久。在地方政府层面上设立督导的作用,主要的目的便是约束各地方政府,保证每年的教育投入到位,监管教育资源与设施设备配套完好,监督教育公平、办学质量等问题。然而,除了在教育系统之内,整个社会却很少能听到教育督导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存在的作用。原因,恐怕并非由于督导室不作为,而是我们少有硬性制度的约束,只允许他们“导”些不痛不痒的原则意见,对“督”出的问题,却放任无视。

“一把手”问责、把教育放到官员升迁中“一票否决”的位置上,是一味急救药。“百年树人”的教育,最需要的,是执政者理念的根本转变,和依法治教的长效制度。

实际应用

2013年5月29日讯根据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国将对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意见强调,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丰富政治理论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推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意见指出,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

意见提出要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师德表现不良的,及时劝诫、督促整改;对师德失范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意见还强调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师生互动、网络教育服务等多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要确保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经费投入,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只要从事教育工作,师德永远是第一标准,永远是“一票否决制”的“零容忍”。学术造假首先是一种违背基本师德、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现,是一种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应对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专业术语 一票否决 全体一致原则 整脏治乱 个人考核 主观能动性 责任意识 半月谈 业绩考核 教育公平 一票否决 依法治教 政治信仰 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