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古代朝鲜半岛南部有三个小部族,它们是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当时朝鲜半岛北部为汉四郡卫满朝鲜被汉朝所灭,设立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史称汉四郡)。

三韩演变成百济新罗。后来百济被中国唐朝所灭,百济国皇室成员向中国唐朝称臣,并也成为了中国的熊津都督府,其存在时期后来被称作“前三国时代”,百济、新罗属不同民族。

大韩民国之韩即来自于朝鲜王国的末代国号大韩帝国,而大韩帝国的国号便来自于古代的三韩联盟。现在的朝鲜民族的成员均称自己为“三韩子孙”,这一点和华人自称“炎黄子孙”的缘由相似。

名字释义

三韩是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后4世纪左右朝鲜半岛南部三个部落联盟,包括马韩、辰韩和弁韩。 其中马韩是三韩中最强大的,被三韩拥立为“辰王”,定都目支国,统领三韩之地。

4世纪时,中国扶余诸部建立了百济国,辰韩中的最强大的斯卢部统一辰韩,建立新罗国,弁韩则逐渐融合成为伽倻国,后又被新罗国所兼并。

三韩在西汉时便与中国有密切交往,其中,辰韩因语言、称谓、器物等与秦朝相似而被称为“秦韩”。《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曾提到:“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此系“韩国”这一名称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后,朝鲜民族进入“前三国”时代,在这之后的近两千年的时间里,金氏新罗、王氏高丽李氏朝鲜先后统一朝鲜半岛,从未以“韩国”为号,但“韩”仍然作为其政权的别称,如高丽太祖王建曾声称“赖三韩山川阴佑以成大业”,在1882年签订的《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中,便称朝鲜人民为“韩民”,1894年清朝在向日本开战的诏书中也说“拯韩民于涂炭”,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则有“征韩论”。

1897年10月12日,朝鲜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李熙即皇帝位,并于次日在敕令中称:“我邦本为马韩、辰韩、弁韩三韩之地……及高丽时吞并马韩、辰韩、弁韩,是谓统合三韩……定有天下之号曰大韩。”遂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于是韩国这一名称被启用。

疆域范围

三韩所在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不同时期,三韩的边界也不断的变化。朝鲜民族古代官方史料《三国史记》记载马韩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后被百济占领。

根据《后汉书》记载,辰韩位于新罗的位置。弁韩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后被百济占领。

马韩是三韩中最大的一个,由54个城邦构成,大致位于全罗道,忠清道和京畿道,后来百济吞并马韩。

辰韩主要位于洛东江以东,由12个城邦组成。其中的一个城邦后来吸收了其它城邦发展成新罗。

弁韩由12个城邦组成,发展成伽倻后被新罗吸收。弁韩位于洛东江以南和以西。

族群演变

古代朝鲜半岛南部居民的主要构成成员即是韩人。韩有三种,即马韩、辰韩和弁韩。辰国是朝鲜民族古代文化发祥地 之一,它的居民主要由韩人组成。辰可能是一个更为古老,松散的部落联合体,不是国家形态。

韩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以韩人为绝对主体,后吸收中国东迁至韩半岛南部的汉人移民和日本列岛西渡至韩半岛的日本人,形成韩民族。

与汉四郡

三韩对中国的朝贡均由汉四郡中乐浪郡负责接收。

真番郡治霅县与其余无考的七县为开辰国北部所置。三国志魏志马韩传云:“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三韩,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韩国学者李丙焘认为,此处“辰韩八国”可能就是真番郡南部没入辰国的八县,包括霅县。

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罢真番郡,以北部七县入乐浪郡,隶属于南部都尉。霅县及其南部无考的七县可能于此时没于辰国,后入马韩。献帝建安中,割据辽东的公孙康分乐浪郡屯有县以南地置带方郡,辖带方、列口、长岑、昭明、含资、提奚、海冥七县,即西汉时真番郡北部故地。

魏齐王正始年闲,魏国遣毌丘俭等伐辰韩,恢复了对临屯郡故地的统治,东濊、辰韩诸部落多由带方郡管辖。西晋太康中改昭明县为南新县。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年),带方郡没入高句丽。

三韩与汉四郡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故而朝鲜半岛南部各地也都有汉朝的钱币出土。

高句丽崛起之前,三韩的贸易伙伴主要是朝鲜半岛北部的汉四郡。双方最初是政治贸易关系。三韩通过朝贡得到汉朝的册封和政治保障,并且输入文化。每个城邦的统治者会得到一个印章代表其与乐浪郡进行贸易的权利。据《三国志》记载,曹魏之后,乐浪开始向三韩普通平民发放印章, 印章失去了先前的意义。

典籍记载

三韩

朝鲜民族早期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借用表汉字标记本民族语言。韩国的国名中就含有“韩”字。 “韩”后来演变为朝鲜民族的别名。三韩是现在朝鲜民族的直系祖先,而朝鲜王国的末代国号大韩帝国则来自于三韩,“大韩帝国”也是大韩民国的国名得来的原因。

“三韩”一词最早在中国的典籍《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出现。《后汉书》曰三韩之地“皆古之辰国也”。辰韩沿用了辰国的“辰”字。 弁韩的另一个称呼“弁辰”也使用“辰”这个字。另外马韩的统治者在一段时间称自己为辰王表示对整个三韩的统治。

《后汉书·东夷列传》

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与倭为近亲属也,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同族之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与倭亦为近亲之属也。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马韩人知田蚕,作绵布。出大栗如梨。有长尾鸡,尾长五尺。邑落杂居,亦无城郭。作土室,形如冢,开户在上。不知跪拜。无长幼男女之别。不贵金宝锦罽,不知骑乘牛马,唯重璎珠,以缀衣为饰,及县颈垂耳。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其人壮勇,少年有筑室作力者,辄以绳贯脊皮,缒以大木,欢呼为健。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十月农功毕,亦复如之。诸国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苏涂,建大木以县铃鼓,事鬼神。其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马韩为倭之兄弟宗邦也。

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有城栅屋室。诸小别邑,各有渠帅,大者名臣智,次有俭侧,次有樊秖,次有杀奚,次有邑借。土地肥美,宜五谷。知蚕桑,作缣布。乘驾牛马。嫁娶以礼。行者让路。国出铁,濊、倭、马韩并从市之。凡诸贸易,皆以铁为货。俗喜歌舞、饮酒、鼓瑟。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

弁辰与辰韩杂居,城郭衣服皆同,语言风俗有同。其人形皆长大,美发,衣服洁清。而刑法严峻。其国近倭,故颇有文身者。

朝鲜王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余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准后灭绝,马韩人复自立为辰王。建武二十年,韩人廉斯人苏马諟等,诣乐浪贡献。光武封苏马諟为汉廉斯邑君,使属乐浪郡,四时朝谒。灵帝末,韩、濊并盛,郡县不能制,百姓苦乱,多流亡入韩者。好养马韩之西,海岛上有州胡国。其人短小,髡头,衣韦衣,有上无下。好养牛豕。乘船往来,货市韩中。

唐朝杜佑 《通典》

秦并天下,其淮、泗夷皆散为人户。其朝鲜历千余年,至汉高帝时灭。武帝元狩中,开其地,置乐浪等郡。至后汉末,为公孙康所有。魏晋又得其地。其三韩之地在海岛之上,朝鲜之东南百济、新罗,魏晋以后分王韩地。

弁辰与辰韩杂居,亦有城郭。衣服居处与辰韩同,言语风俗相似,祠祭鬼神有异。施灶皆在户西。

  初,朝鲜王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余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准后灭绝,马韩人复自立为辰王。后汉光武建武中,韩人廉斯人苏马諟等诣乐浪贡献。諟音是。帝封苏马諟为汉廉斯邑君,使属乐浪郡,四时朝谒。灵帝末,韩、濊并盛,郡县不能制,百姓苦乱,多流亡入韩者。献帝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有盐县屯有、有盐并汉辽东属县,并今东夷之地。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代韩、濊,旧民稍出。是后倭韩遂属带方。魏景初中,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诸韩国臣智加赐邑君印绶,其次与邑长。其俗好衣帻,下户诣郡朝谒,皆假衣帻,自服印绶衣帻千有余人。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晋武帝咸宁中,马韩王来朝,自是无闻。三韩盖为百济、新罗所吞并。

百济,即后汉末夫余王尉仇台之后。后魏时百济王上表云:「臣与高丽先出夫余。」初以百家济海,因号百济。晋时句丽既略有辽东,百济亦据有辽西、晋平二郡。今柳城、北平之间。自晋以后,吞并诸国,据有马韩故地。百济王。大唐武德、贞观中,频遣使朝贡。显庆五年,遣苏定方讨平之。旧有五部,分统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至是以其地分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仍以其酋渠为都督府刺史。其旧地没於新罗,城傍余众后渐寡弱,散投突厥及靺鞨。其主夫余崇竟不敢还旧国,土地尽没於新罗,夫余氏王族降于新罗国,其人民皆为新罗所兼并。

新罗王。其王至今亦姓金。按梁史云姓慕,未详中间易姓之由。其先附属於百济,后因百济征高丽,人不堪戎役,相率归之,遂致强盛,因袭加罗、任那诸国,灭之。并三韩之地。其西北界犬牙出高丽、百济之间。

狄仁杰。臣请罢薛讷,废安东镇。三韩君长,高氏为其主,诚愿陛下体存亡继绝之义,复其故地,此之美名,高於尧舜远矣。

明朝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于时辽左新溃,三韩余众大东焉,依东人,遇辽众,不相主客,时时夜惊,赖公(袁可立)抚绥无事也。”

顾炎武,《日知录》

三韩今人谓辽东为三韩者,考之《书》序“成王既伐东夷”传:“海东诸夷驹丽、扶余、千、貊之属。”正义:“《汉书》有高驹丽,扶馀、韩。无此千,千即韩也,音同而字异耳。”《后汉·光武纪》:“建武二十年,东夷韩国人率众诣乐浪内附。”《东夷传》:“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日辰韩,三日弁辰。”《书》作“弁韩”。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貊接。并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内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百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馀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言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占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尽上三韩之地。

《三国·魏志》:“齐王正始七年,幽州刺史毋丘俭破高句骊、貊、韩、那奚等数十国,各率种落降。陈留王景元二年,乐浪外夷韩,貊、各率其属来朝贡。”《晋书·张华传“:“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余里,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并遣使朝献。”杜氏《通典》:“三韩之地在海岛之上,朝鲜之东南。”此其封域与朝贡之本末也。刘熙《释名》:“韩羊、韩兔、韩鸡,本法出韩国所为也。”后魏阳固《演赜赋》:“睹三韩之累累兮,见卉服之悠悠。”此其风土也。

《宋史·天文志》:“狗国四星在建星东南,主三韩、鲜卑、乌桓、犭严狁,沃沮之属。”此其占象也。《宋史·高丽传》言:“崇宁后始铸三韩通宝。”而《辽史·外纪》有高丽王子三韩国公勋、三韩国公容、三韩国公误。其《地理志》有高州三韩县,辰韩为扶馀,弃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县。据此乃俘三国之人置县于内地,而取三韩之名尔。今人乃谓辽东为三韩,是以内地而目之为外国也。原其故,本于天启初失辽阳,以后章奏之文遂有谓辽人为三韩者,外之也。今辽人乃以之自称,夫亦自外也已。

《北史》:“新罗者,其先本辰韩种也。地在高丽东南。辰韩亦曰秦韩,相传言秦世亡人避役来适,马韩割其东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韩。其言语名物有似中国人。辰韩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传。辰韩不得自立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恒为马韩所制。辰韩之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则其一也。”此又与前史不同。而《唐书·东夷传》:“显庆五年,平百济,分其地置五都督府,其一曰马韩。

《钦定满洲源流考》

三韩分地

  后汉书韩有三种,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接。弁辰(即弁韩)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

  三国魏志: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种:马韩在西,辰韩在马韩之东,弁辰与辰韩杂处,其渎卢国与倭接界。晋书:辰韩在带方南,东西以海为限。马韩居山海之间,无城郭,有小国五十六所。辰韩在东,分十二国,又有弁辰亦十二国属扵辰韩。

  三韩属国

  通考:马韩有爱襄国,牟水国,桑外国,小石索国,大石索国,优休牟涿国,臣濆活国,伯济(另条详后)国,速卢不斯国,日华国,古诞者国古离国怒蓝国月支(亦作目支)国治(魏志作咨)离牟卢国素谓干国古爰国莫卢国卑离国占离卑国臣衅国支侵国勾卢国卑弥国监奚卑离国古蒲国致利鞠国冉路国儿林国驷卢国内卑离国感奚国万卢国辟卑离国旧(魏志作臼)斯乌旦国一离国不弥国支半国勾素国捷卢国牟卢卑离国臣苏涂国莫卢国古腊国临素半国臣云新国如来卑离国楚山涂卑离国一难国勾奚国不云国不斯濆邪国爰池国乾马国楚离国凡五十余国大国万余家小国数千家总十余万户辰王治月支国(案第一国曰爱襄与新音相近满洲语谓金曰爱新魏志作爰襄则传冩之异也又国名多繋以卑离二字以满洲语考之当为贝勒之转音其后百济甚强分建侯王有面中弗斯迈卢等当即弥冻不斯莫卢诸国也)。三国志辰韩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国。弁辰亦十二国,又有诸小别邑,有已抵国,不斯国,弁辰弥离弥冻国,弁辰接图国,勤耆国,难弥离弥冻国,弁辰古资弥冻国弁辰古淳是国冉奚国弁辰半路国弁乐努国军弥国弁军弥国弁辰弥乌邪马国如湛国弁辰甘路国户路国州鲜国马延国弁辰勾邪国弁辰走漕玛国弁辰安邪国马延国弁辰渎卢国斯卢国(案此即新罗国之本名)优中国合二十四国大国四五千家小国六七百家总四五万户(案弁辰与辰韩杂居故魏志于两国所属不为分隶其冠以弁辰者当为弁辰所属也)。

  三韩故地马韩都督府辰州三韩县

  旧唐书百济国为马韩故地。显庆五年以其地置熊津马韩等五都督府。

  辽史地理志辰州本髙丽盖牟城渤海盖州又改辰州以辰韩得名井邑骈列最为冲会。

  辽史地理志髙州三韩县。辰韩为夫余,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髙丽。开泰中,圣宗以三国之遗人置县户五千(案此以三国分属三韩殊为谬误)。

  金史地理志三韩县属大定府。

  谨案三韩在夫余挹娄二国之南,所统凡七十八国,合方四千里。马韩在西,辰韩在东,弁韩在辰韩之南。马韩北与乐浪接,所辖则在今盖平复州寜海。辰韩北与濊接,濊地即夫余境也。马韩弁韩之南皆与倭接,东西以海为限,则并今髙丽全国亦隶封域至所属诸国多繋以卑离二字当为贝勒之转音,而以三汗统诸贝勒于体制亦适相符合。晋书又载有裨离国,在肃慎西北陴与卑音相近耳。辽史有陴离郡为今抚顺城是不独东南广而西北亦极袤亘矣唐马韩都督之设未久辄废其址无存辰州即今之盖州今为盖平县至三韩县辽时以迁户置但取其名非故地也。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

(第8—9章)三韩者:曰马韩,据今朝鲜国忠清道地。曰弁韩,曰辰韩,居今庆尚道地。《后汉书》,《三国志》,皆以辰韩为秦人避役者。金于霖《韩国小史》,则称秦人避役者为秦韩。或称之曰辰韩,则称故辰韩为辰韩本种焉。《三国志》谓辰韩:“言语与马韩同。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案《礼记·投壶》:“命酌者曰:请行觞。”相呼皆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齐之名物也。”《南史·百济传》:“呼帽曰冠,襦曰复,衫袴曰裈,其言参诸夏,亦秦韩之遗俗云;”三韩中,马韩最大,弁韩、辰韩,皆役属之。《韩国小史》云:“秦人避役出塞者,辰韩割东界居之。分为六村:曰杨山,曰高墟,曰大树,曰珍支,曰加利,曰明活,各有村长。汉宣帝神爵四年,朴赫居世,以六部之推尊,即王位。建国号曰徐罗伐。筑金城居之。今庆州东四里。后世乃改称新罗。自此辰韩本种,日就衰颓。后汉桓帝延熹九年,其众分为八国。其臣智长帅之称。攻带方、弓遵、刘茂讨之。遵战死,而辰韩本种遂亡。又有驾洛者,亦汉族,而君于弁韩。其先有金天氏裔八人,自中国莒县。今山东莒县。播迁于辰韩之西;人称其地为八莒,今星州。八人之裔,有分居弁韩者。其后曰首露,时弁韩有九干,各统其众,分居山野,共尊为君,号曰驾洛。实汉光武建武十八年也。地在今金海郡。案《魏书》谓新罗附庸于迦罗,即此。首露王最老寿,且有令德,为邻国所归仰。传八世,至梁武帝中大通四年,乃降于新罗。方首露之开国,其同族五人,亦各分据一部落,号曰五伽耶:是为阿罗伽耶,今咸安。古宁伽耶,今咸昌。星山伽耶,今星州。大伽耶,今高灵。小伽耶,今固城。大伽耶,即后来之任那也。”案朝鲜民族古史,甚可信。然三韩开化,由于汉人,则不诬也。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历史 王朝 马韩 辰韩 弁韩 朝鲜半岛 汉四郡 卫满朝鲜 乐浪郡 玄菟郡 真番郡 临屯郡 百济 新罗 唐朝 熊津都督府 前三国时代 大韩帝国 三韩子孙 炎黄子孙 朝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