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张肯堂,字载宁,号鲵渊。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郡城东门外果子巷。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居松时,朱舜水曾出其门下。初任余干县知县。至崇祯十四年(1641年),累升为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简介

个人生平

张肯堂,字载宁,号鲵渊(一作鲲渊)。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崇祯七年(1634年)擢御史,累迁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南都亡,唐王即位于福州,进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寻改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陈子龙吴淞起事败,请出募舟师由海道抵江南,招合义旅,为郑芝龙所阻。唐王败,飘泊海外。鲁监国三年(1649年)至舟山,鲁王拜其为东阁大学士。顺治八年,清兵攻舟山,城破,阖门老小20余口自缢尽节。肯堂乃从容赋绝命词云:

虚名廿载谟尘寰,晚节空余学圃闲;

难赋归来如靖节,聊歌正气续文山。

君恩未报徒长恨,臣道无亏在克艰;

寄语千秋青史笔,衣冠二字莫轻删。

词毕,自缢于院左之雪交亭。雪交亭满园梨花,系肯堂平日读书处。雪交亭故址在今书院弄蓉浦学院职校内。卒后,落发于普陀山之故部将无凡和尚冒死进城求葬肯堂遗骸于普陀山宝称庵旁。

最后岁月

舟山政协文史委

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建立了清王朝。其后,反清的战斗持续不断。舟山则成为反清力量的主要基地之一。鲁监国六年九月,清军攻破舟山城。《舟山市志》称,大明监国鲁王政权军队、官员和城内居民有18000人死难。这是舟山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社会评价

《明史》记载,张肯堂是此次遇难者中职位最高的鲁王政权官员:东阁大学士。并在张肯堂列传中记述了此次事变:“顺治八年,大清兵趁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鲁王航海去,属肯堂守。城中兵六千,居民万余,坚守十余日。城破,肯堂从容赋诗自经。”《明史》中还留有与张肯堂同死在舟山城内的二十一位高级官员名单,并记有其中一些官员誓死不屈的事略。

张肯堂最初在福建任巡按,明亡后迎接唐王,建立反清政权。掌握军权的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逐渐倾向投降,张肯堂受到排挤,唐王也遭清军杀害。鲁监国二年(1647年),张肯堂入舟山,希望能在这里取得隔海相望的故乡——江苏松江的反清力量支持,继续进行反清战斗。他在舟山度过了人生最后四年岁月。

当时的舟山实际统治者是舟山总兵黄斌卿,唐王曾封他为肃虏侯。黄斌卿,清道光年间成书的《鲁之春秋》有他的列传。他是福建人,崇祯末年升为舟山参将。弘光元年,任南明福王政权江北总兵。次年兵败,回到舟山任总兵。浙东鲁王政权军队大败时,黄斌卿拒绝接纳鲁王避难。

黄斌卿隆重欢迎张肯堂,把自己的住所,原舟山参将府让给张住。但是,黄氏其人类似三国时的荆州刘表,表面上礼贤下士,内心却猜忌刻薄,无远略,只求割据自保,“欲为不侵不叛之岛夷”。清松江提督吴胜兆叛,要求舟山派兵前去支持。张肯堂喜出望外,黄不愿意。指挥水师的兵部右侍郎沈廷扬与鲁王军队张名振、张煌言所部渡海前去,在崇明岛外遇风暴而大败,沈廷扬死于难。两张实力大减,黄斌卿更不把鲁王势力放在眼里。张肯堂几次劝说黄氏要与盟友交好,无济于事。他就这样度过了寂寞的两年。在所写的散文《寓生亭记》一文中,他感慨地把自己比喻成“寓生之木”,只能攀附在别的树木上,任凭风吹雨打。

沈廷扬,崇明人,《明史》也有其列传。他是明末的海运专家。《鲁之春秋》称,他到舟山时,劝说黄斌卿整顿军纪,制定赋税。后来,黄被杀,舟山之民颇念之,以其军稍有纪律。而此皆廷扬一言之力也。

鲁监国四年(1649年),张名振联合各方势力,攻打舟山。黄斌卿众叛亲离,抵抗失败,只好请张肯堂出面向鲁王请罪,以求免死。最后,还是被张名振所杀,抛尸大海。

舟山至此成了鲁王政权的反清基地。张肯堂把参将府让给鲁王居住。他成了鲁王政权的内阁大学士。然而,当时诸将争权,以将军张名振力量最大,文官只是看客。张肯堂名位虽高,在这一新的圈子里似乎也并无实权。

《鲁之春秋》记载,黄斌卿败亡前,其部与张名振军队发生冲突。后者获胜,驱舟山城中少壮妇女二百八十余人,命赴南田岛给赏军士。兵部侍郎任颖眉认为不能这样做,要求把所抢妇女都放还。张名振大怒,大臣们皆失色。次日,任颖眉再次提出此议,张名振才同意放归妇女。兵部尚书李向中见朝政如此,叹息道:“此所谓是何天子,是何节度者也!”

清军在浙东与鲁王政权隔海对峙两年,未即进兵,原因之一是浙东四明山反清武装活跃,有后顾之忧。而当四明山义军被一一击破后,进攻也就为期不远了。鲁监国六年(1651年)六月,张名振偷袭从前攻打黄斌卿的盟友王朝先,杀死这个四川土司出身的将军,并其所部。接下来便得全力对付清军的入侵。张名振认为,由阮进统领的水师能够在海上击败来敌。他奉鲁王领兵出航,可起战略牵制作用。九月,大雾,清军水师在螺头门消灭阮进水师,登陆攻破舟山城。张肯堂自缢于雪交亭。张名振的老母等也死于此难。张名振海上闻报,悔恨交加,痛不欲生。

四年之后,张名振的军队终于重返舟山,迫降城内清军。他痛哭入城,三军将士为之动容。张名振不久去世,葬于今普陀勾山。张煌言接管军权,与郑成功几次联手作战,继续反清大业。永历十一年(1657年),清军再下舟山,尽迁舟山之民去大陆。自明初以来,270年间,舟山竟两次遭遇“海禁”,其不幸至此到了极点。

张肯堂漂泊半生,死于非难。他部下军官汝应元,从福建随张到舟山,后在普陀山出家,僧名无凡。舟山城破,无凡冒死进入废墟间,收拾张肯堂骸骨,并全力营救被俘的张的孙子张茂滋。其后,张肯堂骨骸被安葬在普陀山,无凡守其墓终生.

同名作家

个人简介

张肯堂(1918—— ),生于揭阳县河婆溪角村(今属揭西县)。他毕业于五华县三江中学。后在河婆几间小学执教兼任通讯记者。

人物履历

1948年南渡印尼。历任当地中华职工会秘书、中华公会理事、中华青年体育会主任等职。1957年参加厦门大学中国文学函授。1960年迁马来西亚的沙拉越,1969年居吉隆坡。I975年出版专著《河婆风土志》。1986年主编《河婆民间故事集》。1990年主编《拱桥银禧特刊》。1992年为北京东方文化馆民俗文学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中国大学北京逸仙学院名誉教授。1996年受聘国际孙子兵法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历任《河婆之声》、《龙岗会议》、《和平俱乐部40周年》等纪念特刊主编及编委。其著述共500左右万字。《河婆风土志》被收进《英国大百科全书》,同时为日本史学界译成日文。当他85岁高龄还出版《河婆客家山歌》选集、86岁高龄还出版一本396页的《河婆文史拾萃》。

详细信息

张肯堂原籍河婆溪角村,生于1918年9月27日(农历戊午年八月二十三)。1930年毕业于原乡大光学校,1934年毕业于五华县立第三中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曾经作过小生意、小学教师(在井田学校教书)和通讯记者。1949年,由表哥刘新策申请到印尼谋生,在农历元旦抵达坤甸,后来在坤甸一间潮州人开的商店工作。在坤甸生活一段时间之后,迁到山口洋创业,经营小生意。1960年,印尼发生动乱,张肯堂搬迁到砂拉越,在马当地区种植胡椒。1969年,张肯堂又举家前往吉隆坡,从此一直定居吉隆坡。他曾经从事屋业发展,也担任过吉隆坡和平俱乐部的座办,最近二三十年,他在吉隆坡燕美路附近经营小食馆,起初专卖野味,店名叫“野珍园”,后来改卖“肉骨茶”,招牌也改为“阿喜肉骨茶”。他健康良好,虽然年高八十七岁,仍然到店里帮忙。他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今天仍头脑清醒,身体尚健”。

张肯堂好学不倦,勤于写作。他自修语文,并在1957年间报读厦门大学,函授修习中国文学。他在民俗学上的成就,获得国际上的肯定。1992年,成为北京东方文化馆俗文学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中国大学校友会属下北京逸仙学院名誉教授,1996年受聘国际孙子兵法研究所研究员。张肯堂笔名方唐、薇凤。河婆风采、潮汕百科辞典、现代潮汕名人录、潮汕人物辞典、新马文坛人物扫描、南来作家手稿图片展目录,均有他的传记。

张肯堂先生多年来一直参与河婆同乡会的活动,他由1999年至2002年担任吉隆坡河婆同乡会乐龄组第一和第二届主席,并协助社团编辑特刊。他负责编辑的社团特刊包括:《吡叻拱桥河婆同乡互助会二十五周年银禧纪念特刊》、《和平俱乐部40周年纪念特刊》、《傅氏公会十周年纪念特刊》、《龙岗亲义总会十周年纪念特刊》和第二、第三及第七届河联大会纪念特刊。其中在1990年编辑的拱桥河婆同乡互助会银禧特刊,厚达九百二十余页,重约两公斤,实为钜作。

作品介绍

张肯堂作品众多,也曾经编辑过多本图文并茂的特刊。他的文章,绝大多数是有关河婆人与事的,可谓写尽河婆风土人情。他编著的五部有关河婆文化的著作,深受国内外学术界重视,也在河婆人中广泛流传,可以脍炙人口来形容。这五部著作是:

一、《河婆风土志》 1976年10月出版,十六开本,厚二百六十余页。主要内容为:河婆六约沿革、河婆各姓源流、河婆历史、河婆掌故、河婆民俗和河婆人士商业介绍。张肯堂的同学杨子渊形容《河婆风土志》“是故乡缩影绮丽风情画,血汗旧诗篇,来自故乡者,人手一卷,可温故而知新,童年景物回味无穷;本土出生者读之,水源木本有所探索”。

二、《河婆民间故事》 1986年12月出版,24开本,厚二百六十五页。内容分为:先哲事迹、名贤传说、人物掌故、神奇传说、逸闻趣事、杂锦集萃共六辑收七十九篇文章。这是一部集体创作的著作,由张肯堂主编和修订,他形容此书所收集的作品“都是以环绕河婆历史本位为论述中心,也概括了六约久为人所熟悉的风土人情、逸闻掌故、名胜古迹、山水传说的历史面貌”。

三、《河婆乡土情》 2001年12月出版,16开本,厚六百五十页,约65万字,插图500张。内容分为12章:1,乡史记忆、2,泪滴南洋、3,情牵乡彦、4,缅怀先哲、5,河山碧血、6,山水有情、7,乡情民俗、8,农村情歌、9,诗范新声、10,瞬息人生、11,历史殷鉴、12,乡贤论著。该书图片方面收集各州同乡先贤,时贤、妇女精英和现届各州河婆同乡会理事、青年团、妇女组彩色精印照片。第1,2两章,是历史、源流、文化的追索;第3,4两章是跨世纪乡贤史略;第5章是纪述抗日、抗英,排华和日治时代的死难同乡实录;第7,8,9章是游记、山歌和诗词作品;第10章是作者个人生活体会片段;第11章,全面记述近两百年来原乡农村的重大案件;第12章收辑30多位同乡作家,对张君思想、创作的评价和回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出版后,将一部分分送各州河婆同乡会发售,所得书款、全数捐赠各州河婆同乡会为教育基金或乐龄部为活动基金。

四、《河婆客家山歌选辑》 2002年9月出版,32开本,厚二百四十三页。这本山歌选辑,一共收录山歌和童谣两千首,分为六大章。第一章河婆山歌(大部分是河婆口传山歌),第二章创作山歌,第三章粤东山歌,第四章山歌杂萃,第五章童谣民歌,第六章山歌故事。

张肯堂编辑这本山歌选辑时,已经年高84岁。他认为山歌“内容丰富”,“如果不及时编纂一本《河婆客家山歌集》,年老的同乡,逐渐远去,年轻一辈对山歌又索然无味,河婆山歌将会失传,而遗憾终生!因此,不自量力,以衰老之身,趁着夕阳馀晖的片刻时光,毅然决然的负起编辑这本山歌集的繁重任务。”他也体会到客家山歌直到今天“仍然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客家民族的历史文明、感情习惯、思想信仰、生活哲理,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至于本书的名称由来,他说:“河婆山歌多是以情歌为主,它汲取了粤东客家山歌的养份--血肉相联的关系,积聚了感情丰富和情节动人的歌词;又经过历代的流传和不断的修改后,自然的汇集了客家山歌最精彩的内容,所以,我把这本山歌集定名为《河婆客家山歌选辑》。”

五、《河婆文史拾萃》 2004年10月出版,24开本,厚三百九十六页,约23万言。这本书共分六章,1,历史回顾(45篇)、2,人物掌故(74篇)、3,对比诗联(54篇)、4,民间笑话(94篇)、5,神鬼迷思(22篇)、5,转载诗文(38篇),加上澳大利亚谭达先博士和张子深的序文及编者的后记,共三百篇文章。全书附有二十余帧彩色照片,可谓图文并茂。

社会评价

张肯堂著作《风雨九十年》面世

被誉为“河婆双宝”之一的90岁民俗学家张肯堂(河婆双宝是指他和刘伯奎),2008年2月出版了他的第六本著作《风雨九十年》(一个马来西亚河婆老华人的沧桑录)。

《风雨九十年》(一个马来西亚河婆老华人的沧桑录),厚达440页,其中彩色版占64页,十六开本印刷,约42万字,由马来西亚河婆同乡会联合总会第12任会长蔡子今赞助出版。出版费用大约四万余元。

这本书,未出先轰动。一个90岁的老人,却能够以非凡的毅力,完成这项艰巨的出版工作。蔡子今得知张肯堂老先生的出版计划后说,“这样的文化人,很难得”。他赞助四万余元予张肯堂先生出版这本书,就是基于对河婆文化和文化人的爱护和支持。他希望更多有关河婆文化的书籍出现。

这本42万字的巨著,不但描述了一个河婆人的毕生经历,更折射了丰富多彩的河婆文化,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作品。一些报刊对这本著作做了介绍,并对本书的价值作出肯定。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风雨九十年》(一个马来西亚河婆老华人的沧桑录)这本书,且让我引述旅居澳大利亚的谭达先博士和马来西亚名撰稿人张子深所写的序文和张肯堂本身所写的后记。本版也摘录张肯堂的一些文章。通过这些篇,大家可以更加了解本书的内容。

以下是谭达先博士为《风雨九十年》所作的序文,题目为《一本国际华文世界的华侨中药的史传著作》:

这本《风雨九十年》(一个马来西亚河婆老华人的沧桑录)是马来西亚九十高龄的华人民俗学家张肯堂先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出版的新著。因书成于生活经历与文史知识极为丰富的晚年,更显得材料翔实、思想深邃,析述精细、文彩斐然。我曾在出版前拜读过其目录与一些篇章,得到不少启迪、获益良多。在深受鼓舞之余,为表热情的祝贺,特此写此短文推介其在国际华文世界的贡献如下:

一、这是一本国际华文世界的华人华侨的重要的史传的写著。

作者张肯堂于1918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广东揭西县河婆溪角村,为生活的驱使,1948年冬天离乡,到南洋谋生。此时起,飘流海外约六十年,先到达新加坡、印尼坤甸,1960年到达马来西亚的砂拉越,1969年才定居吉隆坡。初出国时是华侨,最后加入马来西亚国籍,成为华人。他在此书记下所做、所见、所闻的大事颇多,举其要者如:

1942年2月全马来西亚沦陷于日军后至1945年8月14日投降止,侨胞惨遭杀害;1957年在西加里曼丹山口洋时,遇到印尼排华;1960年入山芭苦种胡椒十年;到达吉隆坡后,于1969年又遇上“五·一三”事件,最后,多年编辑各种特刊,参加社团;为传奇人物刘光琴主传;至1999年起,荣任吉隆坡河婆同乡会乐龄部永久名誉主席……。其传记被中国收入《潮汕人物辞典》;在南洋被收入《新马文坛人物扫描》等书。以上的一切,无不是重要的史料,虽以个人私事述及,但也记述乡贤及辑入社会史料,实际上属于群体大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视此书是一本国际华文世界的华人华侨的重要的史传性专著,有其珍贵的认识历史的学术价值。

二、这是一部见证近、现代河婆与广东重要史实的专著。

自1918年至1948年南来前的三十年间,作者在动荡的近、现代的这个社会生活过,目击过种种重要事件,如:小学时军阀割据、走兵灾;918事件时河婆抗日情绪的高涨;河婆中学被抢;五华县立三中初中毕业,就读中医学院因病辍学;任职父亲商店及离开;六弟等及诸弟及伯父之丧,1943年大饥荒,内战的苦难……。这一切,成了作者的家史与地方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了近、现代河婆与广东重要史实的可贵见证,值得珍视。

三、这是一部留下了国际华文世界洋溢着河婆精神,从事中华文化与民俗学工作者的足迹。

作者具有坚毅务实的品德,书中所述自1948年南来,以后在国外虽处逆境,仍然善于解困自强,学习不断,怀着高度的河婆精神,联系与团结乡贤乡亲、关心祖国与桑梓,为同乡社团编撰多种纪念刊物(如参与编辑《河婆之声》等),鼓舞河婆人努力猛进。他所编写的文章,不计其数。专著则有1975年的《河婆风土志》、1986年的《河婆民间故事》、2001年的《河婆乡土情》、2002年的《河婆客家山歌选辑》与2004年的《河婆文史拾萃》等。在本书中作者有专文自述。各书文体极为多样,有新闻报道、传记、家谱、族谱、历史掌故、风土记与考证等。如仅就文学方面来说,则有:传说、民间故事、趣事、笑话、山歌、歌谣、童谣、儿歌、谚语、俗语方言,与自著的古文(文言文)、古体诗、词作、联语与新诗,以及推介乡贤之文,而且收入了大批彩照,多彩多姿。

在全书中,作者怀着可贵的钢铁意志,坚韧地弘扬河婆文化与中华文化,贡献巨大,值得钦佩。

末了,我还要说几句多余的话。作者来信告我说:“我的一生,有很多可记述处,但是,我水平不高,只能平白记述,不会加油添酱,也不会长篇大论,更不会写出小说般的文学动人,情节曲折,使人入迷的结构,但我是一个‘老实人’,讲的都是农家话,浅白易懂。我这本自传,有其历史真实的一面,值得自慰。”

我想:他说的,并非坏事,倒是好事。作者涉及的历史年月跨度长,题材多,人物多,事件多,大小题材,不应纳入一个简单的框子里,为了务实求全,他灵活地采用了“史传、掌故、知识小品”三结合的文体形式,并以此贯串了全书,形成了本书在文体上一大特色,也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自传专著。以记述一己之事为中心,把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俗等,再为重现出来。因此也就成了可读性高的专书,可贺之至!

老民俗学家张肯堂先生,不愧是出色的民俗学者,在书中又一次大大弘扬了优秀的河婆文化与中华文化。在此文中,我再次表示敬佩!遥祝他学术常青!

谭达先博士简介:

谭达先博士,原籍广西玉林县,早年中山大学文学士,香港大学民间文学硕士,博士。1990年旅居澳大利亚雪梨市,1952年起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澳籍华裔国际性民间文学理论家、教授。雪梨华文作家协会顾问。“中国民间理论丛书”14册及《论中国民间文学》、《论港澳台民间文学》等,为台湾大学中文系,日本西南大学博士班教材,有的书被译成英文,葡萄牙文版本,流传于欧美。已有民间文学专著43册。最近写作专著《海外华人民间文学》,书成已交中国渖阳人民出版社出版。

马来西亚第一人九十高龄完成巨著

●(马来西亚)张子深

同乡张肯堂,河婆老才子也。近日又有新作结集出版,索序于我。承蒙不弃,当然一口答应,且深感与有荣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张肯堂有鉴于河婆史料没有好好保存,散佚颇多,遂下决心以收集整理为己任,不辞劳苦,无远弗至。或在马来西亚有河婆人居住州属探访,或到广东揭西搜寻。日复一日,不以为劳。年复一年,不以为苦。

岁月如流,仿佛弹指之间,卅多年一幌而过,真正是岁月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张肯堂埋首案牍,一方面撰文写诗,一方面扒罗剔抉,处处力求去芜存精,猛一抬头,盛年已不在,而发苍苍,而视茫茫,垂垂老矣!

所幸流逝的是年华,收获的是与河婆文化有关的,一本又一本的著作。这些著作,有五本已经出版,顺序是:⒈《河婆风土志》、⒉《河婆民间故事》、⒊《河婆乡土情》、⒋《河婆客家山歌选辑》、⒌《河婆文史拾萃》。五本作品中,除《河婆民间故事》与《河婆客家山歌选辑》篇幅比较小之外,另外三本,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研究河婆民俗文化绝对不能缺少的参考书。

2006年,年近九十高龄的张肯堂,特地请我到他开设,闻名遐迩的“阿喜肉骨茶店”吃肉骨茶。同时告诉我,有感于已出版的著作未能全面反映“河婆”民俗历史文化,准备再编一本书,名为《风雨九十年》。我一听,欣喜莫名,张肯堂本可以吟诗作对(他老人家是古诗及对联高手,而书法又自成一格),颐养天年。他却选择了握笔为文,以便为河婆人留下更多真实史料。我当然希望他赶快动笔,张肯堂老当益壮,坐言起行。

2007年的7月,张肯堂又邀我吃肉骨茶,这一次,他把4大本《风雨九十年》的初稿拿给我看,并要我提供意见。遍读全书,我佩服张肯堂毅力惊人,一个90岁老人,一口气完成这本400多页的巨著,试问马来西亚有没有第二人?

遍读全书,我佩服张肯堂在著作之外,又能编集许多重要史料。如果说,这本书是张肯堂“著”,并不周全,说是“编著”则十分恰当。

遍读全书,对张肯堂以自传为经,以当时发生的事件为纬,娓娓道来,让人能全面洞悉整个时代的面貌,尤为拍案叫绝。

因此,我郑重推荐这一本书给每一个河婆人,以及有志于了解河婆文化的人。

2007年10月10日

相关资料

《风雨九十年》目录(一个马来西亚河婆老华人的沧桑录)简目:

1.我的祖宅溪角寨青钱第;

2.我的童年——身体瘦弱、童年玩意、节日、民俗;

3.坎坷的小学时代——大光毕业、回味小学生活、走阵兵、河婆联防、彭湃海陆丰搞革命;

4.河中被抢——读特科班、拔田茨;

5.河中案始末;

6.三江中学求学——学生闹风潮、偷菜煲粥、五云、河婆同学;

7.五华岭东中医学校——卧病期间;

8.回首绍昌——杨志伟其人、叶家惨剧、步行往安流、六弟逝世;

9.芦沟桥事变——组织留外学会、张建猷的胆识、井田教书、重游潮州、接受军训;

10.四弟纬芒之丧——三弟纬严之丧;

11.种罂粟记——斩树被罚、种罂粟经过、上良田卖鸦片、做烟贩;

12.投稿经过;

13.五华华华对来河婆比赛;

14.抗战掠影——战时景色、两次大轰炸;

15.一九四三年大饥荒;

16.梁区长伯平事件;

17.两河联防会——盐警队事件、林先立事件、老杨抗暴记、放贷街息;

18.绑票;

19.千里姻缘——记刘超结婚

20.抗战实录

21.西峡江击敌(蔡仲芳);

22.重阳店痛歼日军战车记;

23.远征军战绩;

24.简介河婆军人抗日事迹——五位壮士;

25.改变生活,入潮阳县政府工作——

26.广万昌织布厂;

27.绍业楼的兴建;

28.同室操戈;

29.内战情况;

30.伯父谢世,家庭分衅;

31.辞大华教职,申请南来;

32.飞出囚笼;

33.张建猷先生史略;

34.到了新加坡;

35.印尼坤甸登岸,大姑丈逝世——走私生意;

36.坤甸做店员;

37.西婆反日同盟会记略;

38.表哥新明布庄开幕;

39.第一次到雅加达;

40.三发板厂;

41.坤甸中华职工会;

42.砂拉越教师投奔中国;

43.一生转捩点;

44.成立家庭与满香结婚;

45.走难的回忆;

46.函授厦门大学中国文学;

47.印尼排华纪实——印尼山口洋排华血腥史迹回忆;

48.进入砂拉越;

49.种胡椒的日子;

50.五一三在吉隆坡;

51.肯堂“安乐了”;

52.和平俱乐部工作的感受;

53.《河婆风土志》的出版和影响;

54.和平俱乐部简介;

55.难忘的回忆——为和平俱乐部60周年纪念而作;

56.回忆五本拙作的出版;

57.新联兴屋业后的转变——编辑多本特刊、参加社团、诗总、湖滨诗社、古城会;

58.河联控股告同乡书;

59.《河婆之声》不容停刊;

60.碧血耀长空——记石山脚河婆农村九一抗日纪念碑;

61.河婆同乡会乐龄部的成立与活动;

62.护身符;

63.感激好妻子;

64.张汉藩先生家族史略;

65.北游吟草;

66.传奇人物——刘光琴先生史略;

67.三个精神病人;

68.恩重如山——记三位恩人;

69.人心难测;

70.纪念张树春先生;

71.两次撞车;

72.四次撞“鬼”(小偷);

73.儒林公祠的兴建;

74.张府儒林公行述;

75.谒儒林公墓记;

76.哭敬文儿;

77.跋——蔡英元先生东山草草诗稿读后;

78.张蜂女士八秩荣寿序;

79.傅氏族谱读后;

80.大被同眠;

81.我生何幸老来肥;

82.文联新抄;

83.各方来函;

84.亲友书札;

85.百岁寿翁张重谦先生;

86.后记;

87.张肯堂故乡与家族纪念图照;

88.张肯堂九十抒怀;

转载:

澳大利亚谭达先博士著;

1.国际华文世界的马来西亚民俗学家张肯堂——河婆民俗、民间文学、文史编辑之集大成者;

2.国际华文世界弘扬中国民间文学重大贡献之一——张肯堂《河婆乡土情》山歌、谚语、歇后语选辑;

3.国际华文世界弘扬中国民间文学重大贡献之二——浅论张肯堂《河婆客家山歌选辑》的艺术世界;

4.国际华文世界弘扬中国民间文学重大贡献之三——张肯堂《河婆文史拾萃》的民间故事、民间笑话选析;

5.苦难的岁月,祥和的笑靥——陈爱梅;

6.河婆作家张肯堂及其作品——李南林;

7.87岁张肯堂,文史专家卖肉骨茶——张子深;

8.马来西亚客家学研究拓展史略:兼谈两位河婆籍先驱学人刘伯奎、张肯堂——苏庆华博士;

9.母亲平静离开——张子深;

10.好妈妈——黄振环;

后记

张肯堂蓦然回首,九十岁了。过眼云烟,人生几何,能不感叹!

回忆一出娘胎,生不逢辰,祸患频仍,走兵灾、避战乱、军阀内斗、岁无宁日。八年抗战,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胜利后,曾几何时,内战爆发,烽烟满地,哀鸿遍野。时局动荡中,远走南洋。不久印尼排华,越过原始森林,躬耕荒野。迂居吉隆坡,又遇“五·一三”事件。生意失败后,入俱乐部佣工。在刻苦中,儿女长大,经营小食店,渐入佳境,如今已逾古稀之年。

近十多年来,国泰民安,蔗境回甘,又幸儿媳孝顺,粗茶淡饭,稍慰平生,一转眼间,已是九十岁了。

这样的人生,虚渡年华,市井小民,一事无成,有什么可值得回味;出版回忆录,岂不被人耻笑,有谁会去阅读、欣赏!

澳洲谭达先博士说:“九十年的岁月,是一个可骄傲的标志,整个世纪所遭遇的风风雨雨,就是一部历史的纪录,只要真实,就有价值。”

同时,尽量让历史的最贴近真实面貌留存。虽然本书所纪述的内容不代表历史的真相,仍须纪录,因为哪是一个社群,民族持续发展前进的指向。

因此,受到启发,不自量力,把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自传性质的章节有30万言,加上博士、学者、名流的评介文字12万字,并60多页的历史照片。辑成这一本《风雨九十年》,可以留下了个人的史迹和社会面貌,奉献在同乡、亲友面前留念。

在编写期间,得到拿督张子贞律师、拿督黄汉良、黄远光、李福安、张利畅、蔡维、蔡展文等乡贤的提供意见和鼓励。河总前总会长蔡子今乡贤的赞助出版经费,于是本书才能顺利出版。

蔡子今乡贤说:“赞助一位不懈撰写故乡历史、文化的作者出版书刊,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我对河婆文化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我不是为名誉,只有一个目标是保存河婆人的历史文献,传之不朽。”伟哉斯言,他的崇高理想和爱乡典范,当永远为同乡所景仰。拙著今天能得蔡乡贤赞助出版,也是我一生感到最光荣的事。

本书虽是回忆录,为了保留史实,选登了多篇已发表过的文章:《河中焚劫案》、《一九四三年大饥荒》、《梁区长事件》、《印尼山口洋排华史迹回忆》、《种胡椒的日子》、《碧血耀长空,记‘九·一’抗日烈士纪念碑》等篇。

同时,本书也选登了同乡抗日军官蔡仲芳《西峡口击敌》、张访朋《重阳店痛歼日军战车记》、周郁谋(注:外省人)《远征军战迹》、黄略汉《西婆罗洲反日同盟会记略》、张清安《令人悲痛的西加红头事件》等篇。这些文章,都是反映抗日战争和西加里曼丹排华事件,和我们河婆人的历史情节,有直接的关连。为避繁琐,特将原文照录。因为这几篇文章很有价值,可以弥补拙著的不足。

最后还有二篇文章,一篇是张子深写的《母亲平静离开》,一篇是黄振环写的《好妈妈》。张子深的父亲张海筹先生、黄振环的父亲黄清先生,都是被日军杀害。张海筹遗孀李秀英女士遗腹子张子南、黄清遗孀彭甜女士遗腹女黄雪芳。2006年12月李秀英96岁已逝世,彭甜健在。现年89岁,她们含辛茹苦,教子女成人,特在此表扬她们母爱的伟大。

本书刊登了60多页彩照,收入二百多张照片,这些都是我家族、亲友、乡贤们的珍贵照片,借以保存同乡历史人物的真貌,使同乡们了解自上世纪,在年老的同乡记忆中,得到缅怀和安慰,对年轻一代也有启发和鼓励的作用,让他们重回历史中,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增加爱故乡,爱马来西亚的情操。

本书承蔡子今乡贤独资赞助出版,谭达先博士、作家张子深作序,陈鸿宝设计封面。叶雪梨编辑、陈立莹女士校对,和多位亲友的协助,使本书能如期出版。又书中引用他人作品,以增强内容,一并在此致谢。

作者年老愚鲁,学术水平不高,加上时间匆促。错漏难免,敬请方家不吝指正。

2008年1月1日于吉隆坡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历史人物 松江府 天启 进士 朱舜水 知县 崇祯 佥都御史 满园 郑芝龙 舟山 南明 张煌言 五华县 揭西县 渖阳 海陆丰 坤甸 西加里曼丹 吉隆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