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冠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ān miǎn,指冠帽的总称;堂皇大方;仕宦,又指高官高位。见《后汉书·郭太传》:“﹝ 贾淑 ﹞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

拼音

guān miǎn

基本解释

(1) [official hat]∶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2) [high-sounding]∶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北史·寇洛等传论》

冠冕堂皇。

引证解释

1.古代帝王、官员所带的帽子。

①《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

②《后汉书·明帝纪》:“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絇履以行事。”

③明 梁辰鱼《浣纱记·送饯》:“去其冠冕,作彼庸奴。”

2.特指中原汉人服饰。

《隋书·东夷传论》:“今辽东诸国,或衣服参冠冕之容,或饮食有俎豆之器,好尚经术,爱乐文史。”

3.比喻仕宦。

①《南史·王裕之等传论》:“观夫晋氏以来,诸王冠冕不替,盖亦人伦所得,岂唯世禄之所专乎。”

②宋 叶适 《朝请大夫沉公墓志铭》:“ 沉氏自汉以后,冠冕名闻之盛,代不绝於乌程。”

4.冠族,仕宦之家。

①《世说新语·德行》“ 王绥 在都”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自王浑至坦之,六世盛德, 绥又知名于时,冠冕莫与为比。”

②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

王利器 集解:“《文选·奏弹王源》 李善 注引《袁子正书》:‘古者,命士已上,皆有冠冕,故谓之冠族。’”

5.比喻首位。

①《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②唐 刘知几《史通·鉴识》:“盖《尚书》古文,六经之冠冕也;《春秋左氏》,三传之雄霸也。”

③金 王若虚《跋王进之墨本孝经》:“孝悌百行之冠冕,《孝经》六艺之喉衿。”

徐迟《入峡记》:“ 长江的治理和综合开发已经在筹划着了。它,毫无疑问的,将是我国建设事业中最伟大的一个建设,一个冠冕。”

⑤《南史·庾肩吾传》:“至如近世 谢朓 、 沉约 之诗, 任昉 、 陆倕 之笔,斯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

6.盖过,居于首位。

①南朝 宋 颜延之《蜀葵颂》:“渝艳众葩,冠冕羣英。”

②《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茂绩殊勋,冠冕列辟。”

③清 梁章钜《退庵随笔·读史》:“ 欧公文章,冠冕有宋。”

郭沫若《南冠草》第五幕:“令尊彝仲先生道义文章,冠冕人伦。”

7.犹言体面,光彩。

①《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何不倾成锭儿,还觉冠冕。”

②《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小弟而今正要替先生接风,我们而今到酒楼上坐罢,还冠冕些。”

③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譬如‘ 伟人 ’‘教授’‘学者’‘名人’‘作家’这些称呼,当初何尝不冠冕,现在却听去好象讽刺了。”

8.指日珥。

韩偓《登南神光寺塔院》诗:“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 扶桑 病眼开。”参见“ 冠珥 ”。

其它相关

皇冠

[huang guan]。英语“crown”,希腊语“diadem”。国王就佩戴镶嵌了宝石的冠冕,显示高贵和王权。Heathen国王和王后,以色列和犹大的国王都佩戴冠冕(见撒母耳记下1:10;以斯帖记2:17,6:8,KJV)。当犹大的统治者无视神时,神就"摘下冕",取消了对他子民所拥有的王权,直至被涂膏油的弥赛亚,耶稣基督降临,作为以色列和全世界公义和涂膏油的王。"主耶和华如此说:当除掉冠,摘下冕,景况必不再像先前......这国也必不再有,直等到那应得的人来到,我就赐给他"(以西结书21:26-27)。

就是冠冕

[jisi de guānmiǎn]。英语"mitre”。在历王时代这前以色列的大祭司披戴一种“冠冕”的布,模样可能类似穆斯林的头巾,固定在圣冠?即小圈金子上,以表示神所示的权柄(见出埃及记29:6)。

桂冠

[guiguan]。英语“laurel crown”,希腊语"stephanos"。在古希腊运动会上,用月桂树枝叶做成的一顶花冠奖励给得胜者。其本身并无多少价值,但是要赢得和穿戴这种桂冠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罗马人出于嘲笑,给耶稣一顶用荆棘做成的桂冠,向彼拉多承认耶稣是犹太人的王(见马太福音27:29;希伯来书2:7)。保罗在讲道时将这月桂树的花冠看成是象征着那些能赢得人生赛跑的人(见哥林多前书9:24-27)。"......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摩太后书4:7-8)。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贾淑 梁辰鱼 世禄 叶适 刘孝标 盛德 颜氏家训 勉学 王利器 南州士之冠冕 刘知几 喉衿 徐迟 述作 颜延之 梁章钜 郭沫若 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