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西晋是怎样被灭国的?吸取前人教训还是走上了覆灭之路

司马炎上位后,灭魏立,并且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可是,整个西也就持续了短短的52年,还没曹魏存在的时间长,难道这就是因果报应?司马炎怎么说也是把朝带上了正轨,最后究竟是怎样被灭国的呢。其实这一切也跟司马炎本人的决策离不开关系,他选择的继承人,导致后来爆发了八王之乱。而西又允许游牧民族内迁,为之后的五胡乱华埋下伏笔,此后天下大乱,西也就此走上一条覆灭之路。

司马懿不会想到,在西建国五十二年后,一个比他更加能忍的人物,在历经同样残酷的宫廷斗争之后,起兵直接杀向洛阳,抓住自己的子孙,最终导致西灭国,重演了一次司马家的历史,这个人就是刘渊。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居住在漠北的南匈奴帮着平黄巾,曹操赏赐匈奴贵族作为统帅,受汉廷管辖。其中左部人马最强,首领名叫刘豹,他的儿子名叫刘渊。刘渊的前半生堪称是怀才不遇的典型。刘渊作为人质被带入洛阳,受到曹魏权臣司马昭的厚待。

刘渊好友大臣王浑多次向司马炎举荐刘渊,夸奖他博识多才。于是司马炎召见刘渊,与他长谈一番后,对他也是极其赏识。派他驻守东南,平定吴会地区。司马炎同意,可就在要下诏时,一旁大臣谏言说:"刘渊才干过人,威望卓著,其心难测。若陛下派他去平定东吴后,恐怕此人就不会渡江回师了。"武帝司马炎听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便放弃了任用刘渊的打算。

齐王司马攸对司马炎说刘渊这个人必须马上除掉!幸亏此时他的好友王浑在皇帝身边,他连忙为自己的朋友担保:刘渊的人品我是知道的,我王浑愿意为他担保。杀掉边疆少数民族的质子,造成多恶劣的影响?听了王浑的话,司马炎觉得有道理,便放过了刘渊。刘渊侥幸逃过了杀身之祸!刘渊在洛阳受到猜疑,内心一直不安,279年,刘渊父亲去世,他返乡继承,刘渊严明刑法,轻财重义,匈奴五部中的豪杰纷纷前来投奔他。公元290年,傻子惠帝继位,任命刘渊为五部大都督。

朝发生"八王之乱,天下再次大乱。刘渊到山西孝义,宣布举兵反,立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北方各族人民长期受到西压迫,听说刘渊起兵,一时间纷纷响应,几十天便汇聚人马五万多人。在东边战败的羯人石勒率众来降,刘渊顿时势力大增,因此趁势南下,屡败军。地盘很快扩展到山西、河北、山东。308年),刘渊正式称帝,自称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汉的招牌吸引了很多民众归顺。

310年,刘渊竟突然一病而亡。次年,刘渊子刘聪攻克首都洛阳,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太子司马诠被杀,史称"永嘉之祸"。骑兵冲进西首都洛阳后,把包括司马懿在内的西宗室的陵墓挖的一干二净,烧毁皇宫和宗庙,城中最后三万汉人也被屠杀殆尽。

刘聪大宴群臣,命怀帝穿为群臣斟酒,国一些老臣,当场嚎啕大哭。刘聪一怒之下,将怀帝与哭泣者全部杀了。后来武帝之孙司马邺闻讯在长安继皇帝位,可仅仅七个月便向他投降。刘聪又在宴会时命令愍帝端酒,洗酒杯,上厕所时又让愍帝拿着马桶盖在边上为他扇臭气,西的最后两位皇帝真是受尽了人世间的屈辱,如果司马懿知道自己的子孙如此悲惨的话,还会处心积虑的去争夺皇位吗?

司马家族从司马懿至武帝司马炎即位,历经几代人辛苦努力换来的西大好河山,仅仅才维持五十二年便宣告灭亡,司马懿坚忍不屈一步步夺取曹魏政权;五十多年后天道循环!又是一个命运与他极其相似的人物,导致了西的灭亡,拉开了百年的乱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西晋  西晋词条  之路  之路词条  覆灭  覆灭词条  前人  前人词条  吸取  吸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