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元老级”的机枪鼻祖,那些关于MG34不能不...

随之科技不断进步发展,枪支的设计和研发越来越带上科幻色彩,单是今天军哥要带大家怀旧一波,让我们重温旧岁月里的“霸王枪”。也许现在看来它不够出色也不酷,但是他可是在二战,苏德战争,抗日战争,法越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诸多战争中参战的“元老级”,它就是——MG34机枪,值得关注的是,MG34亦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

MG34机枪曾该型枪最初称为"索洛图恩3"型",是瑞士于20世纪20年代研制的。MG34 7.92mm通用机枪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通用机枪,是德国毛瑟公司设计的。它综合了以前许多机枪的特点,同时自身也有不少特点。它是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现代通用机枪。作轻机枪使用时两脚架固定在机枪枪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机枪使用时,机枪安装在轻型(铝制)高射三脚架或高射双联托架式枪座以及折叠式高射支柱上,也可固定在与1专用高射支柱上。二战中还生产了许多MG34S和MG34/41等改良型机枪。改良型机枪比原型机枪尺寸短,枪管也短;发射机构只能连发;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和枪管助退作用,并于1936年被德国陆军采用成为制式武器,直到被MG42取代。

MG34(德语:Maschinengewehr 34)是德国在1934年起采用的弹链供弹式机枪、在1935年开始装备部队,MG34的口径为7.92x57毫米(又名8毫米毛瑟弹)。MG34机枪曾大量作为德军地面使用的制式机枪,现已撤装。由于一战后的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所限制而不能制造重型武器,因此MG34在德军中定位为轻重两用机枪

MG34的生产需时很长,成本亦很高,每把须用49公斤(108磅)的钢铁以钻削方式才能制造出重12.1公斤的MG34,而由于射速高,枪管较易过热,也较易出现故障。

MG34可用弹链直接供弹,亦可用50发弹链装入的单室弹鼓或75发非弹链的双室弹鼓挂于机匣左面作供弹,但改装成75发双室弹鼓后无法直接改回弹链供弹。MG34的枪管可以快速更换,只须将机匣与枪管套间的固定锁打开,再将整个机匣旋转即可取出枪管套内的枪管。MG34的扳机设计独特,扳机护环内有一个双半圆型扳机,上半圆型为半自动模式(印有"E"字),而下半圆型设有按压式保险的扳机则为全自动模式(印有"D"字)。

机枪模式时的MG34连两脚架重12.1公斤,而中型及重机枪模式时可选重6.75公斤的三脚架或较大型、重23.6公斤名为MG34 Laffette的三脚架,除了一个可调式照门外,机匣左面有另一个翻开式的长程照门,亦可加望远式瞄准镜作长程射击用途,甚至加装潜望镜以令射手保持在战壕中射击而无须暴露在火线范围内。

作为机枪的鼻祖,MG34的研发与使用还是符合哪个时代的战争需求的,如此一款利弊皆大的枪杆子,着实是让人又爱又恨!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机枪  机枪词条  鼻祖  鼻祖词条  元老  元老词条  不能不  不能不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