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文摘 | 大数据时代的中国政治学

友成导读

数据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态,它正在重塑政治学的主流研究范式,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全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 挑战。本期文摘,将为您呈现大数据时代下,中国政治学将如何应对。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中,合适的治理技术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载体,也是切实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媒介。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关联性分析,可以更为科学地研判和预测人类政治生活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趋向,为理解人类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是提升中国政治学研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重要契机。

一、大数据技术开创政治学研究的新时代

人类社会已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 Data)是在物联网与云计算之后发展出来的全新的技术革命。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类生产的数据不仅在规模上呈指数级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数据种类繁多,既有结构化信息,又有文本、图片、视频、音频、邮件、交易信息、社交网络信息等非结构化信息,而且要求快速地采集和处理各种数据

(一)塑造政治生活新景观,拓展研究空间

数据日益成为影响现实政治的关键因素和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大数据作为“颠覆性创新”,深刻地改变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带来了“数据的民主化”,有助于建设更具高效性、创新性和透明性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目前,国际学术界积极将大数据应用于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政治稳定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

(二)更新研究方法,形成研究新主流范式

数据一出现即挑战着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悄然引发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全方位的方法论变革。《自然》《科学》等杂志分别组织专刊讨论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挑战和价值。大数据时代的政治学研究将不再需要模型和假设,而是利用超级计算直接分析海量数据,发现相关关系,从而获得新知识,形成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大数据政治学至少在方法创新和学科发展两大领域的五个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更便捷、更廉价、更大规模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学新方法的引入;定量与定性方法的整合;政治学与计算科学、信息科学等跨学科研究;数据民主化所推进的政治知识平民化的传播和普及。随着政治大数据的快速增长,未来的一切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和政治问题,都可以通过更加精确而科学的定量方法予以分析解决。

(三)为大规模跨学科协作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政治学已经日益成为一个数据密集型学科。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诸如微博、社交网站、GPS定位、传感器等多种政治性数据的来源,以文档和表格形式保存的传统政治数据被70%至85%的数据是以图片、音频、视频网络日志、定位信息、链接信息等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政治大数据所替代。大数据时代涌现新的政治现象,塑造新的政治关系,人类将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采集和利用数据政治学的学术研究服务,大数据技术对现实的政治发展和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开创政治学研究的新时代。

二、大数据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全新机遇

数据方法的出现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穿透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提升人类对政治发展客观规律的认知力和洞察力,为中国政治学的研究者提供深刻而丰富的洞见,并为其理论创新奠定坚实的数据和资料支撑。大数据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全新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渐趋明确,政治学特有的问题意识、概念和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结合日趋紧密,交叉融合程度加深。在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的相继问世拉开互联网崭新时代——Web2.0,互联网开始成为人们实时互动、在线交流的基本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挖掘和统计分析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过去不可计量、难以存储、不易分析和不便共享的许多资料被数据化,为政治学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提供更为宽广的渠道。

(二)助力和推动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变革

“还原论”作为过去几个世纪一直主宰政治学研究的主流范式,视个体为人类政治现象和政治事务的唯一研究单元。事实证明,对个体的研究越多,并不能相应增进对整个社会和政治系统的科学理解,甚至可能离社会真实与系统真谛相去甚远。在研究方法创新方面,大数据技术对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贡献主要体现在:

第一,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各种相关关系,引导人们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将颠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习惯,对人类认知模式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全新挑战。

第二,大数据方法革新了政治学研究中数据获取与管理的既有模式。在传统的政治学研究范式中,个案研究、抽样法、问卷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方法对于发现政治现象、理解政治行为和政治心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人类政治行为和互动的基本信息,关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不再需要通过研究设计来模拟现实,田野研究和样本分析下降为辅助工具。

第三,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数据分析学(Data Analytics)的发展空前催化了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诸如自动文本分析、主题模型、情感分析等前沿方法被及时应用于政治学研究。

第四,大数据技术强化了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对话。大数据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定量技术分析大规模的定性资料,同时运用定性方法来呈现和阐释定量分析结果,实现两种方法的整合。大数据将量化研究广泛引入各种政治问题研究之中,使研究对象更加精确化,从而揭示规律,理清关系,预测事物发展趋势。

(三)将极大地扩展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从研究空间上看,中国政治学将从政治实体研究走向虚拟空间研究。传统上对国家、政党、政府、社会组织等的研究,主要关注制度建设、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治网络营销、政治传播、舆情治理和社会监管等研究领域得到发展。在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社交平台等公共空间充斥着大量文本、视频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政治大数据的分析能够提升政治学者对社会舆论的动态把握能力,预先防范和纾解新媒体诱发的各种社会运动和突发性事件。

三、大数据时代政治学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

将现有大数据方法应用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也面临若干重要挑战。大数据时代中国政治学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具体体现在:

(一)大数据技术容易导致数据崇拜

数据崇拜容易导致研究者在数据海洋中迷失自我,热衷于对技术的掌握,而忽视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分析把握,为“数据”而“数据”。大数据强调相关性而非因果性的研究取向限制了其探究因果关系的能力,缺乏发现因果关系的优势,应该将大数据分析与实验设计、参与观察相结合来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实现数据分析与理论建构的良性互动。

(二)严重缺乏大数据意识、分析的技术和人才

我国的数据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长期缺乏数据文化,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使用数据的意识淡薄。目前,中国拥有的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都是世界上最多的,而互联网和手机都是产生数据的重要来源。因此,中国政治学研究缺乏的不是可供收集的数据,也不是收集数据的手段,而是收集数据的意识。我国的政治大数据不系统、更不具有连续性,很多数据都没有长期的积累,妨碍了研究者对历时性长时段政治变迁问题的研究,难以从历史的对比中找寻规律。

(三)数据开放性、透明性不足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问题是国家治理的重大难题,数据库的泄露将给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公民造成巨大的损害,如2014年爆发的“棱镜门”事件就是例证。为了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必然以牺牲数据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为代价,而数据开放性、透明性的不足必然影响政治大数据的信度与效度,缺乏透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限制着大数据方法的应用。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和全面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时期,中国政治学理应为现实的中国政治发展提供足够的学术养料和学理支撑。

四、大数据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应对之策

积极应对大数据技术对国家安全提出的严峻挑战,实乃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关键议题。大数据时代推进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具体应对之策表现为:

(一)实现研究方法与理论构建创新的有机结合

国家治理问题是当下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关键议题,大数据技术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支点支撑与技术保障。利用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政治大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中国政治学亟需加强对执政党治理体系、政府治理体系、市场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研究,全面系统地理性评估治理制度的运行效果,探索治理体制机制运行的内在机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巩固提供理论指导。

(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数据技术加深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科之间内部的交叉融合,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亟需汲取自然科学、计算科学、信息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养料,大力推进政治学交叉学科的成长与发展。为了更好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各个学科之间需要共建一个所有学科能够共享的巨型数据库,形成历时性共时性的数据链,丰富各学科的数据量,提高数据使用质量,达到数据共享,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促进各学科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三)将大数据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严峻挑战,党和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聚国家之力收集更多数据,实现政治大数据在学者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共享。此外,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该转变治理理念,除了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的数据不宜公布之外,应将社会治理、行政行为、公共服务、市场和社会监管等领域的数据向民众与学者公开,为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构筑扎实的数据资料支撑。同时,云处理是政治大数据的基础性设施,云计算技术是产生政治大数据的基础性平台,需要政府资金的大力资助。

五、结论

数据时代是将海量、多样化、流动速度快且实时性强的数据视为核心资产的时代,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行为习惯、偏好选择等都可被视为是高度数据化的。为了更好发挥大数据对现代国家建设、政治学研究的服务支撑作用,既要强化政治学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更要从国家层面将政治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提供学科大发展与大繁荣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中国政治学研究打造更高更好的数据平台,实现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学学科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政治学  政治学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文摘  文摘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  数据  数据词条  
政治

 【军史档案】系列 1

30年代 德国为何多次向中国提供军事支持?88年美伊海战:伊战舰先射鱼叉导弹反遭歼灭刘伯承以“鬼”克鬼城 24岁血战丰都失右眼48年刘邓大军智取邓县:敌军眼皮底...(展开)

政治

 军官为人处事之道

  谨以此篇献给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排长们!  1、用制度管人,以人格带人,以情感动人,以道理服人,以利益引人,以身作则育人  2、善于克制自己的冲动,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