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科学家首次在磁鞘中观测到磁重联现象

 众所周知在地球外面存在着磁场,而磁场的存在对地球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不言而喻磁场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人类对磁场的研究也一直都很重视。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近日的一项重大研究中,四枚NASA探测器观测到了所谓的“磁重联”现象。这正是地球抵御太阳风的第一道防线。而该防线的形成过程还是首次为人所知。该现象产生于地球外层大气中一处较为动荡不安的区域,名为磁鞘(magnetosheath)。这一发现或将改变我们对地球防护层的了解。

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乔纳森·伊斯特伍德博士(Dr Jonathan Eastwood)参与了本次研究,他指出:“湍流(turbulence)是经典物理中最缺乏了解的重要概念之一。但我们知道它在太空中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实现能量的重新分配。”

“此次观察到这一现象,我们便可提出新的理论或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在其它地方的观测结果,如太阳大气和其它星球磁场等。”

此前科学家曾多次在磁气圈中观察到磁重联现象,但通常都是在平稳的环境中。而此次磁重联则发生在磁气圈外侧的磁鞘中,此处的太阳风极为动荡凶猛。

该任务名为“磁气圈多尺度探测任务”(简称MMS),专为研究磁重联现象而设。磁重联在宇宙中颇为常见。当磁场相连和分离时,便会产生磁重联现象。而此次任务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磁重联现象,名为电磁重联。与发生在离地表更近、更平静的磁气圈中的磁重联相比,电磁重联有诸多不同之处。

此前科学家曾一度怀疑磁鞘中不可能发生磁重联,因为该区域中的等离子体极为混乱。但MMS任务发现,磁鞘中也可以产生磁重联现象,只不过规模比此前发现的磁重联小得多。

这一新发现将帮助我们了解此类现象对太空中的宇航员、卫星、以及电力部门的影响。

“磁鞘中的湍流含有大量磁能。”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泰·潘(Tai Phan)指出,“人们一直在探讨这些能量是如何被耗散的,而磁重联也许能解答这一问题。”

这些能量来自日冕。粒子以每小时160万公里的时速从日冕射向四面八方,形成强大的太阳风。太阳风击中磁鞘时,便会与混乱的等离子体波发生相互作用。

科学家尚不了解这些能量是如何被耗散的,但此次观察到的电磁重联现象或将对他们有所启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观  中观词条  科学家  科学家词条  现象  现象词条  
科技

 三星推出Galaxy A90 5...

来源:新浪VR三星电子今天宣布推出Galaxy A90 5G,三星电子IT和移动通信事业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J Koh表示我们对Galaxy A系列的成功感到兴...(展开)

科技

 李勇慧:再论甲骨文发现始末

甲骨文和明清档案、敦煌藏经洞遗书、居延汉简并称中国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但与其他三大发现不同的是,关于甲骨文发现者是谁、何时发现、通过什麽途径发现等基本问题,并没...(展开)